广陵琴派《澄鉴堂琴谱》在京首发



由钧天坊主办的《澄鉴堂琴谱》首发仪式2016年4月10日于北京市朝阳区的耘·剧场举行。在《澄鉴堂琴谱》执行主编陈逸墨先生的主持下,中国书店出版社社长于华刚,古琴艺术家、钧天坊创始人王鹏,古琴鉴藏家陶艺,广陵琴学研究专家戈弘,广陵琴史资料博物馆馆长汤仪东,天津音乐学院教授李凤云,中国音乐学院雅乐研究中心主任杨春薇以及南京师范大学古琴教师赵烨等广陵琴派专家学者与琴界名家,共同见证了这一广陵琴派艺术保护与传承的盛会。

当天,为出版此次重要琴谱文献功不可没的中国书店出版社社长于华刚先生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钧天坊的创始人王鹏先生,连同在场的广陵琴派诸位名家就“广陵琴人、琴谱和琴曲”的话题进行了交流分享。王鹏、李凤云、杨春薇、赵烨等古琴名家更是坐而抚弦鸣琴,将广陵琴派经典曲目《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山居吟》《墨子悲丝》于耘剧场奏响,以飨各位到场的来宾。

《澄鉴堂琴谱》为清初徐常遇及其子所著,传世三百余年,是广陵琴派迄今所见的最早琴谱、也是广陵琴派五大琴谱中最具影响力的琴谱之一。其所记指法“探微洩奥,极古人所尽”又“严加考详,审音辨调,附以己意撰成”,既奠定了广陵琴派的演奏风格,又对广陵琴派在琴界确立地位及扩大影响起到了重要作用。此次《澄鉴堂琴谱》的再版参照了精印康熙版,一函五册,由广陵琴派的重要传人、广陵琴社的第二任社长孙金绶先生担任顾问,中国书店出版社与钧天坊联合出品。

《澄鉴堂琴谱》:
《澄鉴堂琴谱》:为清初徐常遇及其子所著,传世三百余年,是广陵琴派迄今所见的最早琴谱、也是广陵琴派五大琴谱中最具影响力的琴谱之一。其所记指法“探微洩奥,极古人所尽”又“严加考详,审音辨调,附以己意撰成”,既奠定了广陵琴派的演奏风格,又对广陵琴派在琴界确立地位及扩大影响,起到了重要作用。
钧天坊:
钧天坊是涵盖古琴制作、传承、研究、创作、演出、古籍保护、琴学出版、音视频制作等为一体的多元化古琴生态基地。作为 “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及“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钧天坊多年来立足于古琴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倡导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融入当代生活的理念,通过人文生活美学的设计及古琴与中国传统文化美学相结合,实践出一条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生活相融合的保护与传承之路。钧天坊的创始人王鹏先生也是本次再版琴谱的主编之一。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新浪警示:任何收费预测彩票会员等广告皆为诈骗,请勿上当!点击进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