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前窑洞为周族先民遮风挡雨

2016年04月17日06:58   大洋网-广州日报  收藏本文     

石楼岔沟三号房址复原图石楼岔沟三号房址复原图

  史前遗珍

  许永杰

  1977年考入吉林大学考古专业。先后在甘肃省博物馆、吉林大学考古学系、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工作。现为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南中国海考古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

  陕北的窑洞接纳了长途跋涉而至的中央红军,延安窑洞的灯火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窑洞以其简单易修、省材省料、坚固耐用、冬暖夏凉的特性,为世代繁衍、生息、劳作在黄土高原上的人们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庇护。考古发现表明,窑洞式住房最早出现在公元前三千纪的龙山时代。

  1980年,考古工作者在地处黄河晋陕大峡谷东岸的吕梁山区的陕西石楼岔沟遗址,发掘清理了19座龙山时代的窑洞式住房遗迹。岔沟遗址位于黄河支流屈产 河北岸,遗址所在处河谷狭窄,两岸崖壁陡峭,窑洞住房三五成群,错落有致地建在向阳的山腰上。房址平面均为呈圆角长方形,面阔大于进深。地面和墙壁抹以白 灰面,以防潮和增强采光效果。墙壁弧收成穹庐顶,以达到坚固不塌的效果。本次发掘中保存最好的是三号房址,该房址修筑在生黄土上,居室呈椭圆形,面积约 12平方米,南侧有凸出的台阶门道,门道外有院落,院内有一室外灶坑。墙壁弧收,保存高度约1.5米,墙面和室内地面为抹在草拌泥上的白灰面,平整光洁; 居室偏南出有一高出地表的灶坑,表面因长期用火烧烤成暗红色;门外到断崖边有宽约6、长约3米的院落;院内的西侧有一长方形地面灶。

  窑洞建筑是一个系列组合,窑洞的载体是院落,院落的载体是村落,村落的载体是沟梁峁壑的黄土高原。

  1981年,考古工作者在地处黄土高原的陕西武功赵家来遗址,发掘清理一处龙山时代的院落遗迹。遗址位于渭河支流漆水河东岸的坡塬上,院落坐东面西,傍 山临水。院落南北19米,东西15米,由四座窑洞式房屋、六道夯土院墙和两个小院组成。四座房屋一字排列,门向西开,形制与岔沟的窑洞式房屋相同。北小院 落有三座房屋,其中一号房屋是二号房屋的改建,靠近西院墙有一个牲口厩,门开在牲口厩的偏北侧;南小院有一座房屋,院墙保留不完整。

  目 前,考古上发现的窑洞式居址,主要集中在山西、陕西、甘肃境内的黄土高原上。历史学家钱穆和考古学家邹衡考证,周人在入居渭河盆地建国之前,曾长期在晋陕 高原辗转迁徙,与这里的戎狄部族交融杂处。《诗经·大雅·绵》:“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高亨注《诗经今注》:“陶:通‘掏’。复:通‘復’。 从旁边掏土洞称復,如窑洞之类。穴:在此处键入公式。从地面向下掏土洞。”于省吾《泽螺居诗经新证》引清末文字学家朱骏声:“凡直穿曰穴,旁穿曰復,地覆 于上,故曰復。”程俊英《诗经译注》将此段译为:“古公亶父功业创,挖洞筑窑风雨挡,没有宫室没有房。”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周族的先民们在与戎狄 杂处期间,也曾长期使用与其相同的窑洞式居住形式。窑洞也为周族先民们提供了遮风挡雨,御寒避暑的场所,为周民族的崛起立下了丰功伟业。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窑洞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