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玉医问诊 废玉起死回生

2016年05月01日07:11   大洋网-广州日报  收藏本文     

  五一期间,广州市二沙岛岭南会展览馆将举办“燕赵瑰宝——河北省工艺美术精品展”。展览共呈现1000多件由河北省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及工艺美术新秀 创作的精品,堪称燕赵文化的“艺术名片”。本次展览的重头看点,无疑是“双料”国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雕艺术大师)田健桥的玉雕作品。

  被誉为“京都玉医”的田健桥,不仅在动物造型上别出心裁,在制作工艺上开启“新概念”,还能对玉石“望闻问切”、蒸煮晒烤,让“坏玉”重生。他是如何做到的?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玉石名医。

  文/图 广州日报记者江粤军

  田健桥,字子游,1963年生于河北辛集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雕艺大师、中国轻工珠宝鉴定师。2011年作为当代京派玉雕艺术代表之一,被收录在《中国玉雕——北京名家名品》一书中。

  多年痴迷“动物题材”

  “丝毛技法”栩栩如生

  很多工艺美术大师从小就痴迷绘画,但田健桥发现自己的艺术才能,却是到了中学以后,他被班主任老师指定负责教室后面的黑板报。一开始,田健桥心里惴惴不 安,不知自己能否做好。没想到写完画完以后,自己看着挺美,老师也很满意。这让田健桥对美术产生了真正的兴趣,从此开始写写画画,并日益喜欢临摹八大山 人、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等名家的作品。

  中学毕业以后,田健桥一门心思就想学习美术,先后到河北师范大学、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打 下了扎实的绘画基本功。后来,一位老师鼓励他:“既然你的绘画基础这么好,不如学习玉雕,以后可能更有发展前景。”听从了老师的建议,二十多岁的田健桥才 开始了和玉雕的结缘之路。

  因为有着厚实的美术功底,虽然入行不算早,但田健桥很快就在玉雕上锐意创新,自出机杼。

  玉 雕一般分为五大类,包括瓶素类、花卉、走兽、山子雕、人物。最初,田健桥主做人物,后来又做了不少山子雕。某一天,一位新疆朋友拿了一块料让他帮忙做一头 牛。玉料很不规则,基本就是一个三角形,做站的牛站不住,做卧的牛又躺不稳。经过仔细观察、思考,最后,田健桥做了一只半蹲半卧的牛——想站起来却又还没 立直腿的样子。这一瞬间的动作表达得生动传神,送料的朋友看过后特别开心,又拿来很多玉料,让田健桥继续做牛。于是,在接下来的两三年里,田健桥做了各种 站立的牛、闻歌起舞的牛、推犁耕地的牛……简直成了“牛贩子”。同时,做动物玉雕的兴趣也被完全点燃了,他又尝试着做猫、狗、小猪,十二生肖基本过了一 遍。

  本次展览中,就有两件动物作品,是田健桥的心头之好。一是《节奏》,做的是一只奔跑的兔子。其实兔子只是“谜面”,这件作品中另有 深意。“我今年53岁,见证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生活巨变,感触很深。我为这件作品写了几句顺口溜:‘三十年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追风逐电。神舟问天世界肃 然,嫦娥奉月玉兔下凡。’我想表达的是,玉兔跑得再快,也没有我们这个时代发展得快。”田健桥表示。

  另一件参展作品《日子》,则是一头大猪领着几只小猪载歌载舞。整件作品看起来生动活泼,惹人喜爱。

  不过,以前玉石雕刻界普遍认为动物题材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就连田健桥的师傅也曾劝说他,不要雕动物雕得走火入魔了。田健桥则认为,艺术源于生活,应该更加接地气,动物题材无疑是人们最喜闻乐见的。

  本着这样的理念,田健桥在动物玉雕上用心钻研,慢慢摸索出了一种全新的雕刻技法——丝毛技法。“河北有一位老画家米春茂,在工笔花鸟画上非常有功力,画 动物的皮毛时,他将毛笔的中锋撕开进行创作,画出来的动物很有毛茸茸的质感。这给了我很大启发。虽然玉雕工具跟毛笔大不相同,只是一个钩钉,制作时毛发必 须一根一根地雕刻,但通过注重穿插和轻重缓急的处理,我雕刻出来的动物,皮毛特别逼真。”

  “现代几何玉雕” 省时又省料

  除了借鉴工笔画法,田健桥在创作中还融入了古代人物画的“十八描”,山水画的皴擦点染、大小斧劈,整体处理上的散点透视与西画的焦点透视及三维立体等。 事实上,在田健桥看来,玉石只是一个载体,最根本的还在于通过作品体现艺术精神,因此不能只着眼于整体造型、雕刻技艺,更要注重画外之“意”,注重文化内 涵,这样做出来的作品才有高度。

  “‘意’在玉雕作品中所占的地位始终是头等重要的。中国艺术从古至今都在孜孜不倦地追求意境。古人云 ‘意远而笔长’、‘得意而忘象’,就是说要尽量拓展形式和形象的外延和内涵,乃至将‘形’引向极致——有形中寓无形,有限中见无限,瞬间即永恒,从而构成 穿越时空、意蕴荡漾的艺术灵境。”热爱读古人书的田健桥,对中国艺术精神参透得很深。

  因此,他的每一件大型作品,都要花大量时间做前期 准备工作,既要出去写生,还要查阅很多资料,到了真正坐下来设计,由于成竹在胸,一般几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了,可谓图上一分钟,图下十年功。荣获2009 “百花玉缘杯”金奖的碧玉长卷《中华魂》,就充分展现了田健桥在创意上的精益求精。为了这件作品,田健桥到故宫临摹九龙壁,对南北方的龙,历朝历代的龙都 做了仔细的对比研究,又参考了民间艺术中各种龙的形象,加入自己的理解,创作出了这样一幅具有时代特征、夭矫吞吐的写意龙图。整件作品云雾缭绕,海天相 连,神龙在流云中穿行、在海波中翻腾,形态各异、风姿雄健。

  当然,如果没有“工”的完美呈现,作品也很难达到预期的表情达意的效果。因此,精工细作在田健桥看来,是手工艺人的题中之意。

  正是因为在技术层面上也下过大功夫,田健桥还推出了“现代几何玉雕”的新概念。“过去玉石雕刻叫琢玉、碾玉,用砂纸慢慢研磨,推进得很慢,做一件东西工 期很长,小一点的可能要二十天、一个月,大的山子雕要一年、两年甚至十年以上。因此,一个艺人一生可能做不了几件作品。而我通过利用当代美术中的造型理 论,利用立体几何、两点一线、三点一面的基本原理,就可以大刀阔斧地进行切割。譬如做一件人物作品,先精确测算人物的四肢、躯干位置,把不需要的部分切 掉,就可以显示出人物的基本雏形来,而后再进行细部加工,能节省大量时间。过去用一个月时间干的活,现在往往只要三五天就能完成,而且还能充分利用玉料。 切割下来的边角料,可以直接做成小件,不会浪费。过去慢慢研磨,磨下来的粉末都被水流冲走了,即使留着,也无法再利用。”田健桥说。

  手艺人有责任把玉石中的“坏孩子”调教好

  蒸煮晒烤……这些词语用在玉雕上,让人感觉不可思议。可是,田健桥就是这么来拯救“坏玉”、 变不可能为可能的。

  由于前几年玉石市场风生水起,不少商人瞄准了这个机会,从其他行业“跨界”到玉石产业中来,赌石之风盛行。不过,挑选玉石是需要专业知识的,很多“跨 界”商人盲目自信参与赌石,对原材料并不了解,往往十赌九输。一般来说,赌石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石包玉,外面看起来像石头,一打开发现里面玉质很好;一 种是玉包石,外面看起来质地很不错,打开后里面偏向石性,或者有黑点、有杂质,后一种当然就亏了。赌石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不少人找上门,希望田健 桥给想想办法,让玉石重新“活”过来。喜欢接受挑战的田健桥也答应下来了。他首先将玉石挖脏去绺,实在去不掉的,再进行做旧、改色或镶嵌等处理,对瑕疵进 行“藏拙”。这当中,最难的就是改色。田健桥采用一些特殊的中药材,通过蒸煮晒烤等方式,让玉石的颜色发生变化。这跟一般的俏色巧雕有很大不同,而且主要 运用于摆件和大摆件上。初次尝试很成功,一些几乎被判“死刑”的玉石原料,重新焕发出生命力。于是,找田健桥“治玉”的人越来越多,日子久了,“京都玉 医”的名头也就不胫而走了。可以说,田健桥在玉石行业开创了一种崭新的制作理念。对此,田健桥如是说:“我把玉石当做孩子,我们手艺人有责任把这些‘坏孩 子’给调教好。”

  不过,对于玉石,中国人历来讲究材质之美,这些经过“救治”的玉石,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吗?田健桥表示:“我做过实 验,玉石经过高温处理,色料会渗入表皮0.01毫米左右,放十年八年,不会有太大改变。至于放三十年、五十年会怎么样,目前还不得而知。而且,这种处理主 要针对的是几乎一无用处的废料,好料我们当然要提倡天然去雕饰,尽量保证原汁原味。”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张大千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