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沉船上神秘文物勾勒400年前海洋贸易全景
新华社沈阳4月29日专电(记者赵洪南)明代万历年间两艘重要沉船出水的600余件文物近日在辽宁省博物馆展出,这些来自古沉船上的“出水”文物勾勒出繁荣的明代海外贸易以及明代东西方海洋贸易的全景。
明代万历年间,装载着大批中国青花瓷器的商船在航行到南澳岛附近海域时,不幸沉没。数百年来,沉船历经浪击沙掩,委身海底。在水下考古队员的探索与发掘 下,古船得以重见天日。本次展览是明代万历早期和晚期的两艘重要沉船——“南澳1号”和“万历号”的最新水下考古成果展示,共展出展品600余件,包括陶 器、瓷器、铁器、铜器及有机物如果核、药材等。
辽宁省博物馆馆长马宝杰说,被列为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10年“一号工程”的 “南澳1号”共出水文物30000余件,水下考古人员根据在沉船表面及外围采集到的上万件青花瓷推测,其生产年代不晚于万历年间,应属早期漳州窑系青花 瓷。因此,这艘船被推断为一艘明万历时期的商船。“南澳1号”沉船中打捞出来大量瓷器,具有重要的文物史料价值,让我们了解到明代开放时期的瓷器贸易情况 及瓷器生产情况。
15世纪末至16世纪中叶,欧洲诸国从殖民地运回大量贵金属,导致银价下跌、物价上涨。与当时欧洲相比,明代晚期的民间资本和手工业生产得到极大发展,广东、福建两省成为中国海外贸易的主要地区。丝绸、瓷器、茶叶、金属制品和农产品(000061,股吧) 等物美价廉,成为海洋贸易中最主要的商品,深受海外市场的欢迎。伴随着中国海洋贸易黄金时代的到来,这些商品大量输出国外。商贾有往自有来。伴随中国商品 沿海路的源源输出,各色海外货物不断输入。非洲的象牙、犀角和南洋的动物类产品以及宝石器物、香料、农作物以及贵重木材等外来物品、物种大量进入中国。
马宝杰说,万历年间是明代海外贸易最活跃的时期。万历时代海洋贸易的兴盛,从沉没于世界各大海洋中大量商船可见一斑,希望通过展览带观众一起回到遥远的明代探寻神秘的海上丝绸之路。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