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美术工程招标选题新闻发布会举行

2016年07月08日10:57   新浪收藏   微博收藏本文     

  7月6日,“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招标选题新闻发布会在中国国家画院举行。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常务副院长卢禹舜,副院长张晓凌、赵卫、曾来德,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兵,创作研究部主任何加林,画院美术馆馆长陈风新,艺术信息中心主任、《中国美术报》执行总编辑王平,院办主任乔宜男,财务处处长范秀云,外联部主任张楠,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姜怡翔,山西画院院长王学辉,以及《人民日报》《中国美术报》《中国文化报》《中国书画报》《中国艺术报》、新华社、中新社、光明网、《国画家》杂志、《中华书画家》杂志、《美术》杂志、《慈善公益报》《艺术市场》《经济日报》《美术报》、新华网、艺术中国、雅昌网、99艺术网、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中央数字电视国学频道等嘉宾记者共计70余人参加了发布会。发布会由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助理纪连彬主持。

  杨晓阳首先对“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做了简单介绍,他认为“丝绸之路”不是历史概念,而是文化概念。中国国家画院要引领和导向中国美术的发展,在国家把新经济带的建设升级为“一带一路”以后,国家画院也及时把“丝绸之路”创作工程更名为“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使得该工程契合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扩大和深化了该工程的内涵和外延。工程涵盖的258个选题,不仅面向国家画院内部的创作力量,同时面向院外优秀艺术家,更向优秀的国际艺术家敞开,希望艺术家共同努力,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的完成,为历史留下一批精品。

  何加林对“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选题招标办法的原则进行了解读,对招标范围与对象、资格审批与执行、创作画种与尺寸要求,以及经费使用都做出详细的说明。随后,发布会媒体提问环节,媒体及到场艺术家提出了各自关于该工程的疑惑,画院相关领导悉数解答。

  慈善公益报:请杨晓阳院长具体阐述一下,“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与之前的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有什么区别?

  杨晓阳:大致有四点区别。首先是题目,我们公布的题目是范围,不是话题,画家可以根据具体绘画内容自定题目,充分尊重绘画本身的创意,因此,题目的选择余地较以往更大;其次是尺寸,目前该工程公布的尺寸只是一个参照,画家也可以根据自己创作内容充分采取更合适的画面尺寸;第三是创作的手法,尽量符合艺术规律;第四是尽量尊重作者的意图,数次的草图观摩会和后期的创作审查只是交流,而非否决,这是最根本的不同。另外,“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是一个连续的工程,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变动和拓展。

  中央数字电视国学频道:请问卢禹舜院长,“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总共时间是多长?现在进展怎么样了?

  卢禹舜:“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总共为期5年,现在已经进行了2年半,预计2018年全部完成,2019年会有一个整体的展览和展示。用5年的时间来完成这一重大工程,这其中体现着国家画院的整体设计和思考。在组织过程当中,要体现中国国家画院作为美术创作研究机构的组织力量。因为它作为一个国际美术工程,要有对外的文化输出,当然也有对外的文化吸收和借鉴,国际美术工程有别于其他几个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工程的一个亮点是该工程会有一部分国外的优秀美术家参与其中。同时,5年的时间,集结国内外优秀艺术家创作完成250余件优秀作品,国家画院也确实承载了很重要的责任。相信通过这一工程,也可以让大家深深的认识和了解创作才是我们的中心任务,特别是作品始终是中国国家画院的立院之本。

  中国美术报:我们知道“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的理论文本是由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编纂的,请张晓凌院长介绍一下具体的编撰过程以及美术研究院是如何具体参与其中的?

  张晓凌:文本的撰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从最初的1000个选题,经过讨论初步确立了600个题目。中间我们开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研讨会,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协和中央美术学院等各方面的研究专家,经过多次论证,最终确定现今的258个选题。分为江山多娇、历史风云、驼铃声声、艺文灿烂、丝路风情、今日新貌等6个版块,涵盖了古今中外关于“丝绸之路”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等各个方面。

  “历史风云”这一块涉及到许多重大历史题材,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比如“河西儒学”没有人认领,魏晋南北朝时,中原儒学遭到重大摧毁,有一部分儒家传人就逃到了河西走廊一代,替我们保存了儒家最经典的一些文档、书籍等。唐朝统一后,这些儒家返回中原,又反哺中原儒学,使儒学生生不息。这些选题从民族、政治、经济、文化,指向一个中心概念,这个概念就是中国。新中国成立后也是非常重视这一块,如《毛泽东接见库尔班大叔》《毛泽东与亚非拉人民在一起》等都是生动的题材;习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经济带,我认为是丝绸之路精神的当代再现,也是中国与世界重要政治、经济、文化纽带,更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战略考量。所以,“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不单是一项艺术创作工程,还具有深远的文化战略价值。

  美术研究院决定以“一带一路”创作为核心,确定写作规划,在近几年内完成10本专著,确保该工程在创作上有创新的同时,在理论上也要有建树,争取创作、理论双丰收,为整个工程作出贡献。

  经济日报:请赵院长对这项工程的经费的使用情况做一些介绍。

  赵卫:关于“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的经费,国家这几年支持力度非常大,从2012年开始到现在已经4年了,从原来的500万到1500万,1700万。国家基本上全力支持,未来几年我们还会积极争取国家的财政支持。对于参与项目的艺术家,经过艺委会的评审通过,我们就会支出制作材料费,最后作品的收藏会根据作品体量和形式的不同,同时参照按照重大历史题材的相关标准来发放。

  艺术市场:请问曾院长,书法篆刻院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参与“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的?

  曾来德:书法篆刻院准备从三个角度来参与。第一,书法本身的角度。形式上,我们仍然遵守中国传统书法的各种形式;内容上我们可以在“丝绸之路”诗词、文献,包括各级的地方历史和重要事件的记载,此外“丝绸之路”的文化传播,与佛教和佛经关系也很大,我们可以从中寻找切入点。第二,篆刻的角度。因为它基本上是提纲性的,所以我们可以把“丝绸之路”的题目、人物、地名,用篆刻的形式刻出来,可以出书和展览。第三,文献的角度。现在我们已经做好了20世纪100年的文献集,这也是可以表现的形式和内容。

  中国文化报:请问张书记,“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在向社会招标以及作品的审查及验收的过程中,如何保证公平、公正、公开?

  张兵:工程有专门的艺委会,以及各方面的标准和推进计划,工程的实施会根据艺委会的评审对艺术家的创作有一个公平、公正的要求。同时,该工程在推进的过程中,实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工程的具体进度,包括经费的使用,工程会从各个方面促进其公平、公正、公开。

  画家:我是南方来的画家,南方“丝绸之路”也可以参加这个活动吗?

  张晓凌:我们编写文本的时候,虽然更多考虑的是沙漠“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考虑得少一点,我们也去南方考察过。但如果在我们的选题之外,有经过论证的非常有价值的选题,完全可以纳入创作工程。我们掌握的内容也难免有遗漏,需要和各地专家进行研讨,更多力量的参与,会让我们的题材和选题更丰满。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招标选题国际美术工程中国国家画院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