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菲:母子相认都以胎记为证

2016年08月08日 18:10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来源:YT云图-全球视觉文化媒体

  2016年度中国女性艺术人物——滕菲

  Mr.Yang约我做个采访,这次不谈艺术只谈生活,比较放松,我答应了。

  当他问及自己是如何平衡生活、艺术与工作时,我的大脑是空白。不知是问题太过平常还是自己储存过多有待厘清?反正不知从何说起。时间和生命,一直是我感兴趣的的话题,就从这里开始吧。

  小时候我喜欢跳舞,在当时的文艺小学,我是舞蹈队队长,但父亲深知时光对舞蹈艺术的严苛,职业生涯不会长久,于是我放下舞蹈拿起画笔。从1979年初报考中央美院附中开始,我的生活就再没离开过艺术这道轨迹。那时文革结束不久,中央美术学院(微博)附中也刚刚恢复。可选择的机会很少,全国只有两所文化部直属美术院校,一个是浙江美术学院,另一个就是中央美术学院。其实浙美就在家门口,可惜当时还没恢复附中。抱着试试看和积累些考场经验的初衷,我报考了美院附中,结果很幸运。

1981年滕菲在附中1981年滕菲在附中

  我们是文革后的第一届,学校许多基础设施还不完备,就是一幢楼和一块平地,水泥地上搭了两个蓝球架子,有一两棵大枣树,角落里还有一个食堂,没有图书馆。我们一个班有39个同学,年龄都在16岁上下,大都爱读书,在大家不断努力下图书馆(室)开放了,它的藏书也越来越多,对于信息资源不那么丰富的年代而言,我们感到很富有。虽然位于隆福寺的校园有些像孤岛,周边是热闹的商业区,但最庆幸的是学校对面还有个偌大的中国美术馆。

《身体的寓言》 材料:银、珍珠、吸氧管,2007年《身体的寓言》 材料:银、珍珠、吸氧管,2007年
《散玉》_02 ,花岗岩,尺寸: 40-120cm ,装置 ,2011年《散玉》_02 ,花岗岩,尺寸: 40-120cm ,装置 ,2011年

  对于女人,家庭是一个过程,结婚生子让我对生命有了体验,具备了母性的胸怀,最后还要回到自己。我渴望自由的精神,对生活试图保持明亮的心境和善意。对生命、人生的思考,始终在作用于我的艺术实践。

《胎记》,胸针:翡翠、银, 2006年《胎记》,胸针:翡翠、银, 2006年

  在儿时看过的电影里,母子相认都以胎记为证。在没有高科技可检测DNA做亲子坚定的时代,胎记是人们赖以佐证的标识。在我的右侧腰背处也有一块只有父母才能辨识的胎记,这块胎记,自己是看不见的,当我16岁离开家到北京读书时,妈妈不无惋惜地说自己好像丢了一个女儿,好在这块胎记可以帮她找到我。从那时起,我会时常设法留意这块胎记,二三十年过去了,我惊讶地发现岁月可以改变身体的一切,而唯独那块胎记丝毫未变。

《那个夏天》,材料: 银 漆,尺寸:直径16CM,2007年,首饰/行为《那个夏天》,材料: 银 漆,尺寸:直径16CM,2007年,首饰/行为

  1987年我怀孕了。经过九月怀胎健康正常的我,本该自然生产,却不料腹中的胎儿有些懒散,超过预产期九天还不想出来,出于对胎儿的健康考虑,决定剖腹产。日子是我自己选定的,那是1988年8月31日的下午,孩子出生时为下午4点15分。由于作了针灸局部麻醉,过程中我的大脑意识清晰,能够一直跟随主刀大夫的手术刀在我那被撑的薄薄的肚皮上行进。在经历了一种似乎难以承受却还是承受下来的切肤之痛后,好像是一股血水涌出了那道裂痕,一阵热乎乎的感觉过后,孩子顺利诞生了。刀口用7针缝合了起来,留下了这个身体的疤痕。这道生命的印记换来的是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和母体的再生。

  那个夏天??,于我意味深长。

  太阳是你的玩伴,我在她投来的光影中捕捉精灵。股掌间一捧光的精灵,分合、聚散,为每个玩伴凝结出一寸唯你独有的光阴。你从不奢望可以拢住遥不可及的太阳,却意外地在行囊中收纳到一片属于自己的阳光。《寸光阴》,材料:银, 钛,尺寸:10cm 2011年

  在我心中酝酿过好多年的一件作品——一具水晶般的棺木,用以死亡体验。之所以自己始终没勇气去完成它,倒不是因为创作本身的问题。而是依附于作品中的一种恐惧。对生与死的冥想,常常在我血液中汇集成一股原始的冲动,一次次的蠢蠢涌来,但终究都被死亡的肃穆镇慑了回去。我热爱生命,同时也渴望生死质变的体验。孔夫子言“未知生焉知死?”我想对未经历过巨大挫折的人而言,将其修正为“未知死焉知生?”意味更加深远。只有体验过死,才会更加珍爱生。

《中国匣子》1996年《中国匣子》1996年

  封存保鲜,是自己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人生是否可以保鲜,思想是否总能鲜活,生命也能永久充满活力吗?保鲜并不意味着不变,正因为各种因素的改变,才要努力去调节、调整、滋养鲜活的思想和充满活力的生命。人生不该在哀怨与遗憾中度过,保持一切的鲜活,这是我们生活的意义所在。珍视每一时刻的存在,这是生命的价值体现。

  (本文自述根据YT云图采访整理,采访者杨列)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