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YT云图

2016年度中国女性艺术人物——冰逸

近两年,我和我的团队在创作上进行了很多新的尝试。2015年7月15日起,我们发起了“胡同”项目,关注北京内城创造生态的建设,包括“建筑,文学,戏剧,电影,绘画,教育,创业,和公共关系”等各个方面。其中“我要对胡同说”邀请各类文化人给北京所有的胡同书写情书。

目前“胡同”项目的各领域目前都有不同的活跃小组在进行之中。我创办的醴斯学院是其中重要的创作力量。 我现在的展览,是场景化的生态。它会逐渐演变为朴素的现实。



跟“胡同”项目并行的是电影项目《废墟》。 它循环往复地探索发生在北京内城的一系列不可思议的故事,分成三个章节。从视觉上,它是一个实景拍摄的时空长卷。从概念上,它描摹人和昆虫之间的性爱,有黑白胶片上的时空交错,还有纪录片和凶杀案交叉并行的叙事方式。


在我看来,电影是一种蓬勃的器官,你可以用它去触摸生命。不同的容器,载体,和对象需要不同的器官去触摸。 我面对的是具体的场景和它们带来的系统。 所以我的媒体是场景决定的。 我永远不会离开写作和绘画。你也可以认为,只不过这次我用胶片来写作,用场景的叠加来绘画。 我沉浸于,城市作为一个身体,电影作为一种器官,人作为某种深陷的深度体验。



如果是展览的话,我参加过“女性艺术家群展”,也支持任何有倾向性的工作。我是女人,无需否认。虽然我不需要用这个理由去表达。 不仅在中国,在世界范围内活跃的女性艺术家都比男性艺术家要少,女性依然受到自我的巨大局限。




女性虚荣,软弱,贪婪,懒惰,很多时候以付出和奉献的名义来试图控制一切。哪怕再多的学习,女性如果没有天才的奔涌,明确的理想,强大的理性力量和感性生命,依然成不了一个有趣的生物,更不用说好的艺术家了。 你可以明显地看到,男性组织的协作性和统一性,以及工作的结构性。女性的合作性非常差,作为一个精神组织的结构性不足。

但是,女性又有着无法替代的优势:女性,尤其是从事文化工作的女性,天性中就有反社会的倾向,更尊重自己的内心选择,拒绝成为社会工具,远远超越了男性的社会性、奴性和结构性的虚伪,尤其在中国。 从男性的角度来看,整个二十世纪的文化实践,是人类远离人性,加速靠近愚昧和癫狂的过程。 因为男性的社会属性,他们占据了贪婪和愚昧的核心位置。人类过去近千年整体的文化立场是对女性的工作不利的。 我们距离真正的人性觉醒还有巨大的距离。


很多人认为对女性艺术家来说,婚姻家庭与创作之间有着无法调和的冲突,我不认为“婚姻家庭与创作只能二选一”这个结构是唯一的。人们会简化地这样说,但人只有在最低点时才会二选一。一旦解决基本问题,就会立即追随精神快感而去。 婚姻,本质上是某种低级保险,而且还惯例性地品质糟糕。 如果一个女人可以有无比绚烂和丰富的精神生活,谁会要婚姻呢?我们生活在一个精神快感的可能性无限延展的世界里,所以婚姻经常不是超级灵魂最好的选择。

我不会结婚。 只有真正独立自主的心灵,才有强大的爱的能力。 婚姻的品质不是由婚姻制度决定的,而是由婚姻中的人决定的。 如果人们有美好的婚姻生活,有完美的世俗生活,情感生活,和神圣生活,他们有统一的性灵关系,为什么不呢? 所以,我祝福所有热爱婚姻生活的人。 我蔑视婚姻带来的虚伪。这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它因为中国人本来就有的虚荣,狭隘,和空虚的心灵生活而让人不能容忍。常见的婚姻是一场秀,秀給家人,朋友,孩子或者潜在的设定的观众看,而对自己的心灵毫无营养。这样的生活,对我来说,不如监狱,谁又能接受呢?唯一能够在这监狱里生存下去的,就是麻木。 我蔑视制度带来的虚假的平衡,但我珍惜人类所有的真性情。 所以思考婚姻的问题,不仅仅是理解人性需要的真实,也是寻找通往深度精神生活的路程。

婚姻是人类最基本的制度和契约。它跟爱情的关系必然是荒唐的。它可能是爱情的随行物,也可能是是对深度感情真正的伤害,或者对虚伪人性的保护和成全。也可能是人自认不得不完成的事务。 但是,若用一生去完成如此低级的契约,代价太大了 。

我想爱情发生的时候,一定是忽略婚姻的。有契约的爱情,注定是荒谬的。 我想爱情发生的时候,也是能够成全婚姻的。如果没有爱情的借口,婚姻里的人怎么办呢。 所以,婚姻里找爱情,最难。 伟大的感情,当然包括爱情,都来自本能。本能,注定是制度的毁灭者。

对于我的孩子Aaro,我没有具体设计。只是,多了一个朋友。 我没有规划过他,完全放养。他让我看到人本来应该有的样子,我本来应该有的样子。他超常的快乐和能力让我很意外,但是我也深觉他的未来会很不同寻常。

我的孩子给我无限的灵感和想象力。我不需要他跟我的生活平衡。如果你认为你的智慧大于他,你就要花时间去管他。如果你觉得你的智慧不如他,你怎么管他呢?你只能跟他一起玩耍和学习,或者,向他学习怎么对待生活。所以,跟他在一起,就是创造。儿子是我的智慧师。

在有了孩子之后,我对所有人类的感情的强度认识都增加了。我对世界的看法,更多地是从他的角度在观察。他无所畏惧,总是相信遇见的每一个人都是好的,都值得去交谈和交往。我觉得很神奇。他对我的教育很大。 所有人类丰厚的感情,统称为“爱”。它可能是人类表达和存在唯一的理由。 但是不要夸大它的力量,因为“人”,远比“爱”复杂得多。 只有最辉煌的人类,才能把世界简化为“爱”的统一

(本文自述根据YT云图采访整理,采访者吴小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