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湖南大学曾以惨烈代价保护80箱故宫文物

2017年01月28日 00:50 新浪收藏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来源:湘声报-湖南政协新闻网作者:湘声报记者 寻晓燕

  “敌机的轰炸无非是蓄意摧残我们的文化机关罢了” 

  故宫国宝长沙避险记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大楼后有一碑,上书“湖南大学老图书馆故址”,下有文字说明:“湖南大学老图书馆1933年9月落成,1938年4月10日,日军飞机轰炸长沙时被毁……”

  一所大学图书馆究竟因何成为重要目标,在炮火纷飞的年代遭遇灭顶之灾?

  77年过去,湖大老图书馆遗迹仍然保留在校园之中,而湖南大学曾以惨烈代价保护80箱故宫文物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80箱故宫国宝南迁

  3年前,湖南图书馆研究员沈小丁在整理馆内文献时,发现了一份尘封半个多世纪的《湖大被炸详图》。

  这张图源自《国立湖南大学蒙难纪念特刊》的第4、5页,1938年由当时的国立湖南大学工务组绘制。

  沈小丁说,根据地图分析,日军飞机由现在的中南大学方位从西南方向飞来,从湖南师范大学方位北向飞走。日军的目标很明确——摧毁湖南大学图书馆。

  据《国立湖南大学蒙难纪念特刊》记载,当时的湖南大学图书馆是一座哥特式建筑,在那次日军空袭中,瞬间被夷为平地,馆藏5万多册中外图书荡然无存。

  湖大图书馆究竟为何被日军轰炸?时任湖南大学图书馆主任的钱亚新曾愤然疾书:“日本强盗……不仅要焚毁我们的建筑物及庋藏的典籍,实在要想消灭我国及世界的文化!”

  钱亚新所指的,是日军此次轰炸的真正目的——试图摧毁当时曾寄存在湖大图书馆地下室的故宫博物院80箱文物精品。

  那么,这批珍贵文物为何会来长沙呢?沈小丁根据文献资料,又作了深入考证。

  1935年11月,英国举办“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共展出世界各国博物馆收藏的3万余件中国艺术品,其中有故宫博物院的展品786项。展览会于隔年3月结束后,故宫博物院的文物被运回南京。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故宫博物院把这批运到伦敦展览的文物,再加入一些重要文物,组成80个铁皮箱,于1937年8月14日由南京启运,目的地是长沙。

  “参加这批文物押运的有4人,那志良、庄尚严、曾湛瑶、曾济时,他们都是故宫博物院的职员。”沈小丁说,那、庄、曾三人随车负责文物的押运,曾济时则先抵长沙,与湖南方面协商,选定湖南大学图书馆作为故宫文物贮存地点。

  80箱文物由轮船运到武汉后转乘火车,运抵长沙火车站。文物卸车后用汽车运到湘江边,装船过渡,再运到湖南大学图书馆。

  转运过程中,故宫博物院的4位工作人员分了工:曾湛瑶在火车站装车,那志良在船码头,曾济时在湘江对岸溁湾镇接船,庄尚严在湖南大学图书馆接收。经过一整天的转运,80箱故宫文物入住湖南大学图书馆地下室。

  国宝刚离开,日军空袭就来了

  80箱文物在湖南大学图书馆停留近半年。按照计划,打算在岳麓山挖洞,将这批文物深藏,以躲过战乱,但是山洞还没有开挖,战事更为剧烈。

  那志良在《典守故宫国宝七十年》一书中说:“那一批运到长沙的文物80箱,才危险呢!运到长沙不久,长沙火车站就被日军轰炸;有一天,湖南大学旁边的旅馆也被炸了,当时正有人办喜事,现场所有人都遇难了。我们最重要的文物藏在那里,岂不危险?他们赶快请示办法,得到的指示是赶快迁运,以贵阳为目的地。”

  1938年春,存放在湖南大学图书馆的80箱文物装上10辆汽车,经广西辗转运往贵阳。也许日军侦知了国宝藏身处,就在这批文物转移离开长沙后不到一周,日军飞机就追踪来袭,直扑原存文物的湖大图书馆。

  “所幸转移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沈小丁说,长沙被认为是护佑国宝的“福地”,80箱文物在两次轰炸中有惊无险地顺利转移。

  “十分惊心,又十分愤怒!”得知敌机轰炸国立湖南大学的消息后,著名文学家茅盾先生在1938年4月12日香港《立报》发表了散文《记两大学》,文中写道:“岳麓山是长沙近郊一名胜,山上除了两大学外,惟有农舍,惟有坟园和庙宇,所以敌机的轰炸无非是蓄意摧残我们的文化机关罢了。中国的民众将永远不忘记这新添的血债!”

  沈小丁还考证了几个有趣的细节:从长沙撤至西南,为何不走湘西?因为当时湘西“不靖”,即闹土匪,有关人员作万全之计,选择取道衡阳、永州、广西再到贵阳。此外,当时运送这批文物的汽车,也不是想象中戒备森严的装甲车。10辆汽车中,有9辆竟是从南京撤离的公交车。

  抵达贵阳后,这批文物又转而贮藏在贵州安顺华岩洞,后转至川南巴县,直至抗战胜利。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标签: 文物故宫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