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养心殿年底搬来南京

2017年03月06日 11:18 南京晨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作者:黄阳阳 成岗

  前期热播的纪录片和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风靡大江南北。据悉,去年故宫文创产品销售额在10亿左右,这样的业绩让很多上市公司都难以望其项背。故宫文创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南京又能如何去做?昨日,“南京老乡”、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向晨报记者表示,首先要让文物资源“活”起来,并开发出符合人们需求的文创产品。他还透露,养心殿今年年底“搬”来南京,市民将有机会与带有神秘色彩的养心殿“亲密接触”。

  谈“南京文化”

  点赞城门挂春联明城墙是特色“南京牌”

  故宫文创产品年销售额为十亿级,成为了国内博物馆极为羡慕的成功样板。祖籍为南京江宁的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南京艺术文化底蕴极为深厚,加上南博藏品丰富,在文创方面的开发潜力非常大。

  他点赞春节期间在南京推出的“城门挂春联”活动。如何能有更多的“城门挂春联”这样的爆款产品?651年的明城墙该如何进行保护和利用?单霁翔委员表示城墙一定要展现其尊严的一面,要有一个明城墙博物馆,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将明城墙的历史、现状进行立体展示。他认为,在众多南京地方品牌中,明城墙是可以打出的“南京牌”。南京文化底蕴深厚,可做的事情太多,并且工艺、技术一直很有名。

  聊“爆款文创”

  分享资源增加互动建立开放式博物馆平台

  文创产品如何才能打造成爆款?具有文化底蕴的南京,在发展文创业的时候有否可借鉴的地方?单霁翔委员表示,故宫在文创上的打造并没有外界所说的秘笈。文创产品要想成功,在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过程中,要更加多样化呈现,更加注重研发生活实用性强、带有一些趣味性,特别是互动性比较强的文化创意产品。单霁翔委员接着说,一定要建立开放式的平台。故宫文创的成功受惠于开放,“我们把资源通过各种渠道分享出去”,如推出了“每日故宫”栏目,即每天通过推送一则文物信息的方式,把喜欢故宫文化的人充分联动起来。这些信息会被文创工作者、爱好者捕捉到,他们会将自己的创意反馈给我们,我们再进行选择。单霁翔委员提醒,博物馆要让人们更熟悉馆藏的藏品,并且一定要注重高科技传播技术的应用方式,并要采取互动模式。比如,市民打开APP,点开上面的图案,有鸟鸣声等等。

  说“展出经验”

  展览要立体呈现文创产品要推“定制版”

  故宫博物院的每一次对外展出,都会让文物“活”起来。这背后要作什么方面的努力?

  单霁翔委员介绍说,所有的对外展出,都是立体化呈现的,不仅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展示,展览布置会注重情节设置,能给人呈现出一个故事,同一个类别的藏品也能在一次展览中呈现出来。首先会展会出版图录等,这些都会跟着展览走;二是会有一个国际研讨会,让专家学者来充分阐述;三是故宫演示也会跟上,比如用VR技术,会用微信、微博同步展示;四是在一次展览时,经常会研发出定制的文创产品,比如,前期的印度展就专门研发了60多件文创产品。此外一定要进行充分的宣传与传播。

  延伸阅读

  养心殿今年年底会“搬”来南京

  养心殿是故宫众多建筑中的一部分,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位于内廷乾清宫西侧。养心殿为工字形建筑,分为前朝和后寝,中间以穿堂相连。前殿三间,中间一间为皇帝召见大臣处理政务的地方,东间就是“垂帘听政”的场所;西间,有雍正皇帝手书“勤政亲贤”匾,是皇帝召见军机大臣的地方。

  “养心殿很快就要来南京了。”单霁翔委员透露,6月份在香港展出后,第三站会在南京展出,大约会在今年底。记者了解到,故宫文物“摆驾”南京,正是抓住了养心殿大修的契机。单霁翔还透露,南京是此次“走进养心殿”全国巡回特展的第三站。据介绍,清代入关后有10个皇帝,8个住在养心殿里面。因此,养心殿展览一直非常受欢迎。

  单霁翔委员表示,现在有“十个字”:走出紫禁城,走进养心殿。走出紫禁城的意思是,养心殿的东西没有出过养心殿,更没走出紫禁城的城墙,由于修缮原因走出去了。这使得人们从原来要隔着窗户看,到现在能直接近距离看到文物,感受立即就不一样了。

  根据实际让文创产品更贴近市民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亚萍国际购物广场董事长陆亚萍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亚萍国际购物广场董事长陆亚萍多年来都是从事现代家纺,但近期在公开场合,陆亚萍一直以“沉香女王”形象示人,近些年来,她创建了一家以收藏、开发沉香艺术品为主的“江苏亚萍国际艺术馆”。目前馆藏主要分三类,一是千年沉香树近500根;二是沉香艺术珍品近4000件;三是沉香片、沉香粉、檀香粉数十吨,沉香檀香衍生品数百万件;另藏有檀香类艺术品近400件,红木类艺术品700件。

  企业家转型进军文创产业似乎成为一种时尚,作为先行者,陆亚萍有何建议?陆亚萍表示,企业家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能不顾实际一哄而上。为了扩大文创产品范围,贴近市民,她不仅花巨资收购各种名贵沉香珍品、孤品,重金邀请国内外著名工艺美术大师,将购买的结香沉香木按照各自的纹理、形状雕刻成一件件艺术品,还加大沉香衍生品的开发力度。目前,已根据市场需求研发出沉香文房四宝、沉香手机壳、沉香枕、沉香扇、熏香器具等一系列沉香檀香衍生品。

  文创产品要发展首先得让人喜欢

  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

  传统文化如何能运用文创产品传播得更远,并让传统文化变“活”?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表示,传统文化一定得按它自身的特色去设计。比如去梵高墓地,就会有向日葵的纪念品出售,这就是结合伟大艺术家的名画特点做的文创产品。

  冯骥才表示,传统文化一定要有创意,首先要让人喜欢。这就是文化认同,而只有人真正喜欢,才能获得这种认同,“文化的接受首先是感性的,之后才是理性的。”冯骥才认为,传统文化的发展目的,不能光以赢得市场为导向,最重要的是,要包含民族独特精神、理念、思想,这能形成我们的文化自信。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防止被抄袭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党组成员丁荣余

  “江苏的文化创意产业,一定是未来成长发展很快的产业。产业结构的变化,显示新的产业体系正在加速形成,文化创意、数字经济这些经济业态非常重要,文化创意充满活力,江苏很多物质生产、工艺产业、文化、历史生态,嵌入文化创意,价值的迸发力度是非常大的。”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党组成员丁荣余博士告诉记者。

  丁荣余表示,在戏剧方面,江苏有不少本土知名的剧种和剧目;在旅游方面,也有明城墙、中山陵等世界知名景点,江苏各个地市都有历史悠久的文化景点和人文故事,在文化创意产业上大有可为。但是目前江苏的文创产品还存在一些问题,诸如特色不鲜明、千篇一律等。一些好的文创产品一出来,模仿速度非常快,真假产品同质化、无标准、小作坊制作,自然也就失去了市场。

  “在知识产权领域,包括发明、外观设计等方面,文创产品都可以考虑申请专利。”丁荣余提醒不少文创产业和个人,在有好的创意、好的作品后,不妨给自己的产品申请一些专利。

  专家声音

  4000多座博物馆要提供更丰富服务

  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

  “让文物‘活’起来是个大文章,要从考古、文物修复一直到博物馆等各个方面着手。”列席全国两会的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在“两会部长通道”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刘玉珠表示,要让文物“活”起来,首先要让众多文物资源向社会开放,让广大公众接触到文物资源。其次,现有渠道要充分利用和提升,特别是现有的4000多座博物馆,要多想办法使其能够向公众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服务。此外,还要努力促进文物市场的活跃有序。进一步发挥互联网平台的作用,特别是放开社会力量进入这个领域,鼓励并支持规范民间合法收藏。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