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万件出水文物或仅冰山一角

2017年04月04日 06:30 新浪收藏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民间传说,明末清初张献忠兵败四川,曾“江中沉银”。

  “石牛对石鼓,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这首世世代代在四川彭山岷江流域流传的歌谣,是对这个巨额宝藏最形象的描述。

  但“江口沉银”是否真的存在,具体地点在哪儿,却一直没有明确说法。

  就在今年3月20日,四川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队对外宣布,1月开始的“江口沉银”水下考古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出水文物超10000件,直接证明张献忠“江口沉银”的历史传说绝非虚言。

  百年谜团

  神秘古镇几百年来流传着藏宝传说

  江口是岷江流域的一个重要的水运码头,是千里“下岷江”的第二发源地。在这座处在北纬30度线上的神秘古镇,几百年来流传着一个藏宝的传说。

  据史料记载,张献忠(1606-1647年),陕西延安人,崇祯三年(1630年)在米脂起义,是与李自成齐名的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通过沿途劫掠富豪,维持军队物资的运转,也积累了大量的财富。1644年率部攻破成都,建立大西国政权。

  1646年,张献忠顺岷江南下转移财物,遭明朝参将杨展伏击,战败船沉,大量财物沉于江底。

  据《蜀难纪行》记载,“张献忠部队从水路出川时,由于银两太多,木船载不下,于是张献忠命令工匠做了许多木头的夹槽,把银锭放在里面,让其漂流而下。但遭到阻击后,江船阻塞了江道,所以大部分银两沉入江中。 累亿万,载盈百艘 。”

  200多年前,清政府就曾垂涎于这笔宝藏,组织了一次大规模打捞行动。据《彭山县志》记载,“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冬,渔者于江口河中获刀鞘一具,转报总督孙士毅,派员赴江口打捞数日,获银万两并珠玉器等物”。可见当时他们确实收获不少宝物。

  “江口沉银”考古项目组领队、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中心主任刘志岩告诉南都记者,“当年江口之战发生之后,当时的明朝参将杨展就是用矛向河里面扎,因为当时记载银锭都是藏在木鞘里面的,他们希望能把木鞘戳上来”。

  此后,不断有历史记载关于宝藏的下落,但一直都没有明确说法,人们对于江口沉银是否真的存在、具体地点在哪儿,充满着无限的好奇和想象,甚至在全国多个地方,都曾被认为是张献忠“沉银”地点。

  而近年来,在岷江彭山江口段河道施工过程中,陆续发现一些与张献忠有关的文物,为破解历史之谜提供了线索。

  2005年4月20日,彭山进行跨江引水工程。在江口镇岷江河道内施工过程中,距地表2.5米左右处挖出一圆木,从中散落7件银锭,被施工民工捡走。出土银锭由木筒包裹,与史料记载的张献忠“木槽夹银”说法吻合。

  2011年,在河道施工过程中,彭山江口地区再次出水大量文物,包括铭刻年号的金册、银锭及“西王赏功”金币、银币等,文物出水地点也与文献记载张献忠“江口沉银”地点一致。

  那几年,江口沉银遗址也曾一度遭到盗宝者的偷挖。

  2013年下半年,当地公安局巡查人员发现个别区域有盗挖迹象。2014年初,警方获取线索,有人用专业潜水设备夜间潜入遗址区域,盗挖文物高价倒卖。此案也被公安部确立为督办案件。

  2016年4月,历经两年多,四川眉山警方辗转十多个省市,行程十多万公里,打掉盗掘倒卖江口沉银文物团伙十个,抓获犯罪嫌疑人70人,将本案涉及主要文物全部追回,共计千余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100件。虎鈕永昌大元帅金印、金封册、五十两金锭等文物经相关部门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其实在2015年12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已召开江口沉银遗址保护与考古研讨会,经国内权威专家论证,该遗址极有可能为文献记载的张献忠船队被伏击地点。

  2016年1月,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文物局)组织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彭山区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向国家文物局提出对“江口沉银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的申请。

  2016年4月,国家文物局批准“江口沉银遗址”的考古发掘。2017年1月5日,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启动。

  传说证实

  确定江口为沉银地点,出水文物过万件

  沉银遗址位于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岷江河道内,保护范围为东西各至河堤,南至岷江大桥,北至府河、南河交汇处,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本次考古工作初步划定了1万平方米的发掘区域,在河道内采取围堰的方式,把江水抽干后,修建导流渠,开创了新型水下考古方式。

  3月20日,四川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队对外宣布,“江口沉银”水下考古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经过两个多月发掘,已发掘出水文物超过10000件,实证确认张献忠“江口沉银”的历史传说。

  这批出水的文物包括西王赏功金币、银币、大顺通宝铜币、金册、银册、银锭,以及戒指、耳环、发簪等各类金银首饰,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还有铁刀、铁剑、铁矛、铁箭镞等兵器。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介绍,本次考古发掘是四川首次开展的水下考古发掘项目,也是中国考古界首次在内水区域开展围堰考古。

  考古专家介绍,本次出水文物数量之多、等级之高,种类之丰富,在全国都堪称一项非常重大的考古成果,具有极高的科学、历史、艺术价值,万余件出水文物对研究明代政治史、经济史和军事史等具有重要意义。

  “之前关于张献忠沉银埋宝的传说很多,大家也搞不清楚,一直是个历史谜团。张献忠到底有没有跟杨展打这一仗,也不清楚,关于张献忠沉银和埋宝的传说,也不止彭山这一个地方。”刘志岩告诉南都记者。

  江口之战在历史上有很重要地位,刘志岩介绍,他们本次考古发掘首先就是要确定江口这个位置是不是当年张献忠沉银的地点。“从目前发掘情况来看,我可以很肯定地回答,这就是张献忠当年沉银的地方。”出水的文物很多都跟张献忠有关,比如“木鞘藏银”、西王赏功、大顺通宝。通过很多证据来综合考量,通过科学的考古发掘,印证张献忠江口沉银的历史传说确实为真。

  “通过此次发掘,基本确认张献忠江口之战的地点,出水的万余件文物是确认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把这个重大的历史问题解决了,我们也感到很欣慰。”刘志岩说。

  这批财宝是张献忠当年主动安排人沉下去,还是因为战败财宝被动沉下去,甚至还有一种说法是先因为战败被动沉银,然后又返回去主动埋的。目前文献关于这段历史的记载有多种说法,不确定哪种是真实的。

  刘志岩告诉南都记者,从目前发掘情况来看,可以得出张献忠并不是主动、有意沉银,应该是被动沉银。“因为我们在发掘过程中,并没有发现财宝特别集中埋藏的情况,也没有发现宝物有被埋藏的痕迹。”

  “如果它是故意埋藏的话,在发掘过程中可以找到蛛丝马迹,它会有一个坑啊,或者其他形式。比如几年前这块遗址曾有部分被盗挖,那些盗洞可以通过考古发掘手段辨认出来,会有盗挖痕迹。除此之外,我们在现场并没有看到这种有意埋藏的任何迹象。”刘志岩告诉南都记者,他们更倾向于论证张献忠是因为战败被动沉银。

  3月16日,考古队在发掘区域的最北端发现一块相对完整的木鞘,这是本次发掘工作的一个重大收获。“这确实让我们觉得很兴奋也很激动,因为木鞘之前在2005年河道施工过程中挖到过一些残的,里面藏有银锭,但是那时候这个木鞘完整样子是什么,我们不太清楚。”刘志岩说。

  关于“木鞘藏银”清代文献有记载,当时张献忠就是通过木鞘转运银两。“这种木鞘就是一个木棒或者一根树桩,被劈成两半之后,把中间掏空,里面装入银两,然后在两头和中间,用铜片或铁片把木鞘箍起来。”这种运输方式很方便,两个人一抬就走了。

  “见证一个传说成为现实,当然是一个特别让人激动的事情,我们在考古发掘现场出水完整的木鞘,跟文献记载丝毫不差,同时也是证明这批出水文物与张献忠有关的一个最直接证据。”刘志岩告诉南都记者。

  冰山一角?

  未来发掘更加值得期待,或在当地建博物馆

  考古发掘现场很多出水的文物都比较小,如何确保不被漏选?刘志岩告诉南都记者,的确很多银制东西比较小,像戒指、耳环,而且银制文物和泥沙的颜色也比较像。

  为确保文物的不流失,他们在发掘现场专门设置一个筛选区域,通过大型筛选机,机械上面装有高压水枪,先把泥沙冲一遍,再通过机器筛选,把大的和小的分开,然后再通过人工方式拣选。每天,分拣员都要从大约几十吨沙石中筛选文物,这样可起到双重保障作用。

  同时,发掘中采用现代化的工作方法和最新的科技手段,前期通过金属探测、磁法、电法和探地雷达等物探手段确定发掘区域,在重点区域安装延时摄影,搭建整个遗址的考古数据管理系统等,保证考古工作科学、有效进行。

  文物在被发掘出水之后如何进行保护工作?刘志岩告诉南都记者,文物出水之后,埋藏环境发生变化,原来是在江底,是比较湿润、饱水的一个状态,出水之后就没有那么湿润,和空气接触之后空气可能会对文物造成一定影响。

  因此,在考古发掘现场专门配备有“文物移动医院”,就是一辆随时跟着考古专家移动的车,当现场考古队员发现文物,会第一时间在车里做及时保护。

  “比如一些木头、木鞘类文物,发掘出水之后会赶紧把它们泡在水里,还原到它出水之前所处环境;比如一些铁器,发掘出水之后会先做除锈,以减缓它氧化速度,从而避免文物受二次伤害。现场及时处理之后,再把这些东西运到发掘现场附近实验室,做进一步保护,驻地实验室做不了的会运回成都,在更好的实验室里做保护。”刘志岩告诉南都记者。

  在发掘平台上进行考古发掘工作的专业人员共20多个人,他们分成发掘组、测绘组和摄影组。刘志岩告诉南都记者,发掘组负责遗址发掘,做田野工作。摄影组负责拍照和摄像,记录文物出水状况,工地现场有两个机位专门记录整个发掘过程,第一是记录文物位置和出水过程,第二是记录发掘工作过程。

  测绘组就是要对整个的遗址现场做一些测绘工作,包括整个遗址是什么样子,建立坐标地形图,运用测绘仪器、测量仪器、定位仪器对遗址、文物进行准确定位。当队员发现文物时,测绘组还要对每一个发掘的文物出水位置进行精确定位,给它一个“身份证”,建立三维坐标。

  高大伦介绍,目前仅是阶段性的考古工作,江口沉银地有几公里长,开放式的岷江河道,分布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而此次发掘的面积仅为1万平方米。尽管出水文物数量巨大,但专家认为,目前的发现可能仅为“江口沉银”的冰山一角,未来发掘更值得期待。

  “考古发掘只有在枯水季才能进行,4月以后可能就不行了,加上今年汛期可能会提前,时间上非常紧迫。”刘志岩告诉南都记者,汛期到来之后发掘工作可能要暂停一段时间,然后再申请下半年的考古发掘工作。他还透露,近期他们将会邀请文物研究专家对这批出水的珍贵文物进行研究。

  据了解,下一步,当地本着集约节约、共享资源原则,将在张献忠沉银遗址附近规划建设博物馆。

  对话

  “江口沉银”考古项目领队、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中心主任刘志岩:

  尚未发现沉船迹象

  或跟河流冲击有关

  南都:确定要进行“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发掘时,你有什么样的规划?

  刘志岩:最开始接手这个工作时,整个人是比较迷茫,因为之前没有过这种水下考古工作的经验。之前讨论过,到底是应该潜水考古发掘还是做围堰。后来确定做围堰,但是围堰应该怎么做,又是一个新的挑战。所以我们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一边学习一边总结经验。

  南都:就是心里没底?那什么时候你觉得有信心了?

  刘志岩:当发现水底真的有东西时,尤其是一些比较重要的发现,比如一些带字的文物,能够佐证这些东西是张献忠的或者是他劫掠来的,很激动很高兴,那时候感慨自己做的是对的,对自己的工作也是一种印证。

  南都:你认为本次水下考古发掘最大难点是什么?

  刘志岩:因为这是四川省首次水下考古发掘,所以困难是有的,第一个困难就是如何解决水的问题,是潜到水下发掘,还是做围堰。另一个困难就是在发掘过程中发现的一些文物都比较小,像戒指、耳环,尤其是银制的东西,它们和泥沙的颜色比较像,不容易分辨。

  南都:最后方案确定做围堰,是如何考虑和论证的?

  刘志岩:我们最开始讨论了两个方案,第一是潜水做考古发掘,我们经过科学论证,发现如果潜水去发掘,可能效果不太好,一是岷江水比较急,不利于潜水,人下去之后站不住,会被冲走,二是岷江水的能见度不高,下去什么也看不清楚,而且挖的范围比较小,危险系数也更高。所以我们就把这个方案否决了,最后选择了第二个方案,就是做围堰,创立一个比较理想的挖掘环境。现在看来,效果还不错,也比较利于这种大规模发掘。

  南都:这次的发掘范围是不是遗址的核心区域?

  刘志岩:我们现在只发掘了1万平米的区域面积,是不是核心区域还没有一个肯定答案,有可能是核心区域,也有可能是核心区域的边缘,也可能不是核心区域。这只有在接下来几年的挖掘工作开展之后,通过对比才会有答案。

  南都:目前发现的文物都处在水下什么位置?

  刘志岩:因为河床是一种基岩河床,各种红砂岩、卵石、砾石在水的冲力作用下,就会被冲出一道一道的沟,形成一种冲刷槽的形态。我们目前发掘出来的文物基本上都位于冲刷槽的底部。

  南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沉船,未来你认为会不会出现?

  刘志岩:现在我们没有发现沉船迹象,可能跟河流冲击有关系,它是被水冲得比较远还是在哪个位置,到底是我们没有找到还是因为它是木制船已腐朽找不到了,我们也希望通过未来的发掘把这些问题解决掉。

  南都:听说这次考古工作向全国公开招募志愿者,他们主要从事什么工作?

  刘志岩:目前在工地上常驻志愿者是四五个人,基本上以学生为主,他们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我们会安排他们做些辅助性工作,比如说摄影、资料记录和整理,还有其他一些相关的新闻记录。

  南都:下一阶段工作怎么安排?未来还有哪些内容值得期待?

  刘志岩:我们也希望通过未来的发掘,能把我们之前不能肯定的,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解决掉。我们在考古发掘之前可能会有些设计,希望能够通过科学、正规的考古发掘来印证。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王琦

  (新华社、四川省委宣传部供图)

  来源:南方都市报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