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登录可移动文物558万余件 力促珍贵文物归队

2017年04月09日 00:26 中国新闻网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中新网济南4月7日电 (曾洁 任珂)在中国首次可移动文物普查中,山东在全国可移动文物信息平台共登录文物558万余件。菏泽古沉船出土的元代青花龙纹梅瓶等普查新发现的珍贵文物均“归队”并获得保护和修复。

  记者7日从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总结电视电话会议获悉上述消息。第一次中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历时5年,2012年10月开始,2016年12月结束。

  山东在全国可移动文物信息平台共登录文物286万余件/套,实际数量558万余件。山东省与北京市、陕西省成为全国可移动文物数量逾500万件的地区。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山东在普查中新发现大量可移动文物。山东省文物局普查办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普查新发现的可移动文物源自省内国有文博系统清理库房发现,文博系统外单位提供,以及2013年12月31日前新发掘等三个主要渠道。

  菏泽古沉船出土的元代青花龙纹梅瓶、济南大辛庄遗址出土的商青铜鼎、东昌府区土桥闸遗址出土的明清石镇水兽、汶上南旺分水枢纽遗址出土的明清铁锔扣、沂水纪王崮春秋墓出土的春秋玉人、沂水纪王崮春秋墓出土的春秋铜镈钟等新发掘文物均被登录在册,并得到妥善保护。

  山东省副省长季缃绮代表山东省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总结电视电话会议发言时说,山东省创新建立了可移动文物资源库和“文物身份证”体系,编制实施了文物认定、藏品登录、数据审核、普查验收等一系列工作流程。

  据悉,济宁、潍坊、济南、临沂、青岛的可移动文物资源总量排在山东前5位。山东省文物局与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合作共建山东全省可移动文物保护半岛科研基地;依托曲阜、日照、菏泽的专业机构,建立曲阜、鲁西、鲁东南三个区域中心;还在沂源、定陶、黄岛、平度、临沂、诸城,建立六个工作站。初步形成了以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为龙头、半岛科研基地为依托、区域中心为骨干、重点区县工作站为支撑的网络体系。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