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发布

2017年04月11日 19:39 新浪收藏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河南 新密文物普查河南 新密文物普查

  2017年4月7日,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是覆盖我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全部国有单位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项目。该项工作从2012年开始,由国务院统一部署开展,刘延东副总理亲自提出并担任普查领导小组组长,15个部委参加。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家文物局,负责制订公布《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实施方案》,组建普查工作机构,承担全国普查组织协调工作。普查范围包括我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等各类国有单位收藏保管的可移动文物。通过建立覆盖中央、省(自治区)、市、区、县的五级普查工作体系,对我国国有单位文物藏品进行了摸底调查、文物认定、信息登录等工作,经过各级政府和普查机构努力,截至2016年底,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通过普查验收,普查工作总体完成,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可移动文物名录和藏品信息资源库,并逐步向社会开放,为公众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服务。

黑龙江  2013年进行普查工作期间后勤人员为普查人员准备普查表与宣传单 黑龙江 2013年进行普查工作期间后勤人员为普查人员准备普查表与宣传单

  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珠在发布会上公布了普查工作的主要成果:

  一是掌握全国国有可移动文物资源总体情况。普查期间,全国成立3600个普查机构,投入10.7万名普查人员力量,12.45亿元经费,调查了102万家国有单位。普查全国可移动文物共计10815万件/套。其中完成登录备案的国有可移动文物2661万件/套(实际数量6407万件),纳入普查统计的各级档案机构的纸质历史档案8154万卷/件。普查除对文物本体信息进行逐项登记外,还对收藏单位情况、文物保管条件等同时开展了调查,全面摸清我国国有可移动文物家底。普查建立了各省级文物资源目录和文物资源地图。各级地方政府全面掌握本行政区域文物资源状况、收藏单位数量和行业分布,将有效助力各级政府文化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新发现一批重要文物。各级普查机构通过上门调查、重点认定等方式,加大对新发现文物资源的梳理调查和登记,全国新发现新认定文物共708.4149万件/套。增量主要来源于两类单位,一是一些博物馆、考古所等文物单位对历史上囿于保护条件所限封箱保存的藏品进行了全面清理、登录。二是众多各行业的国有单位和宗教场所通过普查认定,发现了大量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如故宫博物院新登录一批重要甲骨文物,社科院考古所整理登录的考古出土文物超过10万件,山西省运城市青龙寺发现完整的《永乐南藏》经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在普查中认定各类文物数万件,新疆认定2万件反映生产建设兵团历史的文物。

  三是建立文物资源数据库和文物身份证制度。普查采集了27项收藏单位信息和15项文物基础信息,建成国家文物资源数据库,登录文物照片5000万张,数据总量超过140TB,全国文物大数据体系基本建成。普查按照统一标准为每件文物赋予永久、唯一的22位数字编码,建立起文物实物、藏品档案、电子信息关联一体的“文物身份证”编码和数据管理系统,实现文物资源标准化、动态化管理。

  四是全面夯实文物基础工作。普查制定文物藏品登录规范,建立了十余项标准,文物定名、断代、计量、分类等15个核心内容首次实现全国一体化。普查期间,全国累计举办各类培训11741次,培训人员28万人次,有效促进专业人员的培养和储备。各文物收藏单位借力普查摸清藏品保存状况,掌握保护需求,改善保管条件,采取保护修复措施。文物部门积极为各行业各类文物收藏单位提供文物认定、保护修复等专业支持,共同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和能力。

  五是初步建立可移动文物数据社会服务和共享机制。各地举办普查相关展览1901个,展出文物35.7万件,参观总人次达到1.5亿。普查建立全国可移动文物登录网,逐步向社会公开已登录文物基本信息和图片,提供查询、检索等服务,目前各地向社会开放的文物资源信息达228万件,普查建立的网上共享平台已向社会开放普查文物信息40.8万件。

  刘玉珠特别强调了下一步工作重点:一是推动各级政府落实文物资源管理和文物保护方面的责任。加强基层文物行政部门在文物管理方面的职能作用,积极支持各地改善收藏单位文物保存环境和条件,加大预防性保护和修复力度,积极争取将普查中已登录文物全部纳入保护范围。二是建立涵盖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的文物登录制度,加强文物资源管理。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及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基本掌握国有文物资源数量和现状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建立国家文物登录制度,通过建立文物认定、采集登录标准以及信息更新完善机制等,实现文物资源统一和动态管理、定期统计和发布、社会共享。三是创新资源利用手段,促进文物活起来。将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中建立的文物资源登录统一平台打造成开放共享平台,持续向社会开放普查登录文物信息,提供文物基础信息和图片,实现检索、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通过建立配套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各收藏单位、各级文物部门改变观念,提高服务意识,主动完善开放共享信息,创新开放方式,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支持各收藏单位依托普查统一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开展联合研究,共同策划展览,促进大型收藏单位文物资源和展览向基层博物馆流动,鼓励各收藏单位之间开展馆际藏品交流,进一步提高文物展示利用率。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化的力量,支持社会资源参与合作,开展文物内涵挖掘和创意设计,积极探索创新文物资源共享途径。

  新闻发布会由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国家文物局普查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主持。国家文物局普查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段勇、国家文物局普查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王莉参加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五十余家在京媒体出席发布会。

海南文物普查培训海南文物普查培训
山东博物馆普查员董倩倩带领古籍普查小组的志愿者们开展古籍信息采集登录山东博物馆普查员董倩倩带领古籍普查小组的志愿者们开展古籍信息采集登录
广西、专家小组在梧州市档案局文物认定广西、专家小组在梧州市档案局文物认定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普查员不畏酷暑,将工作台搬到库房,加紧采集文物信息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普查员不畏酷暑,将工作台搬到库房,加紧采集文物信息
2014年9月,重庆市可移动文物普查认定专家王川平等到巴南区国有收藏单位认定书画作品2014年9月,重庆市可移动文物普查认定专家王川平等到巴南区国有收藏单位认定书画作品
山东省邹城市普查办工作人员进行文物影像采集山东省邹城市普查办工作人员进行文物影像采集
青海  2015年1月海东市乐都区红卡寺,省普查办专家组成员正在认真仔细的筛选和认定文物青海 2015年1月海东市乐都区红卡寺,省普查办专家组成员正在认真仔细的筛选和认定文物
湖北 专家在武汉市房产信息中心进行文物认定湖北 专家在武汉市房产信息中心进行文物认定
总参民兵武器陈列馆文物认定总参民兵武器陈列馆文物认定
吉林市文物普查称重吉林市文物普查称重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普查员文物测量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普查员文物测量
山西省博物院普查人员测量文物尺寸山西省博物院普查人员测量文物尺寸
国家文物局专家数据审核国家文物局专家数据审核
内蒙古 审核登录信息内蒙古 审核登录信息
辽宁·大连市旅顺博物馆估计整理录入辽宁·大连市旅顺博物馆估计整理录入
河南辉县市开展文物鉴定工作河南辉县市开展文物鉴定工作
大连市专家文物鉴定。大连市专家文物鉴定。
201411专家在中南大学开展文物认定201411专家在中南大学开展文物认定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