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故宫”修文物 平武报恩寺震后九年迎重生

2017年04月21日 14:50 中国网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大悲殿内经过修复的柱子大悲殿内经过修复的柱子
国家文物局工作人员使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壁画进行记录国家文物局工作人员使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壁画进行记录

  平武报恩寺建于明代正统年间,面积约2.8万平方米,为清一色楠木结构的宫殿式建筑群。寺内殿宇庄严恢宏,布局严谨,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好、四川规模最大的明代宫殿式建筑群,因完全仿造北京故宫布局设计,地处西南山区,被称为“深山故宫”。

  在“5·12”特大地震中,绵阳平武报恩寺遭受建寺以来最严重的损伤,各殿屋脊多处震毁,塑像部分损坏,多处珍贵壁画遭重创。

  成都商报记者18日获悉,在“5·12”特大地震九年后,报恩寺主体建筑修缮完成,这座具有500多年历史的建筑群,重现当年风采。

  为保护这一重要文化遗产,从2008年6月开始,来自省内外的文物修复专家与当地文管部门一起制定了详细的抢救保护修缮方案,启动了报恩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修缮工程。在修缮过程中,国家文物局特批不设期限,但要尽量保存明清时期的构件和风格。

  / 损坏 /

  屋脊、塑像、壁画均遭重创

  平武报恩寺内泥塑、木雕、石刻和壁画工艺精细。楠木雕千手观音高8米,千手各异,精美壮观。转轮经藏高11米,6面7层,镂空雕刻,工艺精湛。大雄宝殿和万佛阁内有壁画40余平方米,是研究明代民间绘画极有价值的实物。

  平武县文管所所长苏洪礼介绍,“5·12”地震前,因为报恩寺年久失修,他们邀请了清华大学专家团队制定了修复规划方案。正当方案完成时,地震发生了,报恩寺遭受了建寺以来最严重的损伤。

  根据统计,报恩寺的山门、天王殿、大悲殿、万佛阁屋脊多处震毁;天王殿天王塑像、万佛阁释迦牟尼佛等塑像损毁严重,手腿震裂震断,山墙震垮,多处珍贵壁画遭重创。损毁古建筑面积达到3518平方米。

  / 修复 /

  修缮资金近6000万元 特批不设期限

  “地震后,(我们)加速了报恩寺的修复工作。当年6月,就争取到了国家文物局的修复资金,来自省内外的文物修复专家制定了详细的抢救保护修缮方案,启动了报恩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修缮工程。”苏洪礼说。

  据介绍,整个修缮资金达到了5700多万元。在对施工单位进行招投标时,从上到下都非常严谨,对施工单位进行了严格的资质审核。报恩寺的修缮分为6期,施工单位进行第一期施工后,主管部门对修复结果进行评估,看是否达到要求,再决定下一期的修复。

  “刚开始修缮时,是有时间限制的。但是修缮过程中,发现了很多肉眼不能发现的问题,即拆开损坏的一处时,发现了内部更多的问题,只有重新再制定方案。要保证质量,时间就不允许,国家文物局特批不设期限,允许边研究边修缮。”苏洪礼说,这就要求“时间服从质量”。

  14日,报恩寺主体建筑修复工程进行了验收。18日,成都商报记者在报恩寺看到,从大门中轴线沿着钟楼、天王殿、华严殿、大悲殿,再到大雄宝殿、万佛阁。举目望去,古刹中老树翠绿、楼阁上风铃摇曳,殿宇间气势雄伟,重现了当年风采。

  / 保护 /

  用三维摄像 建立电子档案

  18日,国家文物局几名工作人员在报恩寺内摆弄着仪器,对一尊尊佛像、一根根柱子、一座座大殿进行三维摄像,他们已经如此工作了两个月。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三维摄像主要就是将各个建筑、佛像等的大小、形状、颜色等进行记录,然后再利用技术,将各个物件进行综合成“电子报恩寺”,人们看到“电子报恩寺”,就跟在现场看到的一样。

  苏洪礼介绍,三维摄像主要是给报恩寺建一个电子档案,如果以后要维修等,后人有据可查,电子档案也不会丢失。

  从损毁屋脊中找到 刻有建寺证据的 圆形银片

  平武文管所所长苏洪礼介绍,抢救保护修缮工程按照修旧如旧原则,最大限度地恢复文物建筑、塑像、壁画原貌。主体古建筑的修复采用传统工艺,使用传统材料,最大限度保留原构件。

  “在修复过程中,我们从损毁的屋脊中,发现了曾经当地官员奉旨建寺的铁证,现在又重新还原到屋脊中了。”刘海波说。成都商报记者在刘海波提供的照片上看到,这是一块碗口大小的圆形银片,上面的字清晰可见:龍州宣撫司××王奉圣旨×××报恩寺,正统七年。

  / 修复背后的故事 /

  万佛阁中的承重柱

  ●问题:柱子内部全部腐烂,柱子一半嵌入全是壁画的墙壁内

  ●难点:在不损毁壁画的前提下修复承重柱

  ●方案:将该柱子剖开,掏空里面腐烂的木屑,然后将一根直径30厘米的柱子,包裹在原柱子里面

  平武县文管所副所长刘海波的电脑上,存有数百个G的照片,每一处损毁建筑的维修,从拆卸、修复到重新安装,都有一整套照片,详细记录了整个修复过程。

  刘海波介绍,整个修复过程中,最难的是报恩寺万佛阁中的一根承重柱。这根承重柱一半嵌在墙壁内,一半裸露在外,直径达50厘米,高近5米。在勘查中,发现这根柱子内部全部腐烂。

  刘海波说:“由于柱子的一半嵌入墙壁内,而墙壁上全是壁画,如果取下这根柱子,必然损毁壁画,而壁画又是泥塑的,这个就难以修复了。”

  后来,经过多次研究探讨,来自省内外的专家组们决定,将该柱子剖开,掏空里面腐烂的木屑,然后将一根直径30厘米的柱子,包裹在原来柱子的里面。“方案决定后,工作人员就对原柱子进行掏空,然后将新柱子包裹在里面,并用树脂胶进行浇灌。让原柱子的表面和新的柱子形成一个整体,再把另一根树木剖开,按原柱子剖开的切口进行对接,最后修复成原来的颜色。”刘海波说,这根柱子的修复,可说是前无古人,就这一根柱子,耗时近一个月时间。

  山门处的哼哈二将塑像

  ●问题:地震时,泥塑的手脚以及身上的飘带都被震断

  ●难点:半截手臂就重百斤,而且是悬空的

  ●方案:以楠木作手脚的“骨头”,一层一层将泥巴修补在手脚上。先敷手掌厚的一层黄泥巴,用麻缠绕,等十几天干了后再敷第二层

  报恩寺山门处,有哼哈二将的塑像。不了解的人看到,绝不会想到塑像的手脚是修补上去的。沈贵华与父亲沈信芝两代人先后四次参加报恩寺泥塑修复工作,这次是工程量最大的一次。

  18日,记者来到哼哈二将泥塑前,沈贵华介绍,地震时,泥塑的手脚以及身上的飘带都被震断,因为这些都是悬空的,修复难度就非常大。

  沈贵华说,首先,他找来黄泥巴和干草,将原来的断肢融合在一起浸泡,充分混合。同时,根据原来手脚的大小,找来一截楠木,作为手脚的骨头,然后一层一层将泥巴按照形状修补在手脚上。“实际操作非常复杂,因为泥巴是湿的,半截手臂就重达百斤,而且由于是悬空的,因此不能一次性做完,只能先敷手掌厚的一层黄泥巴,然后用麻进行缠绕,等十几天干了后再敷第二层,如此反复,历时一个多月,才能做好一条手臂。”沈贵华说。

  手臂做好后,还有一年多时间的风化期。这期间,每隔十几天,沈贵华就会去看一次,如果出现裂缝,他就再次进行修补,直到风化期结束。 成都商报记者 汤小均 摄影记者 张直

  来源:成都商报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