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祭出利剑直指文物收藏乱象

2017年08月08日 15:16 新浪山东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本报记者赵晓林

  每到周末,济南英雄山文化市场内都是人挤人,各个摊位前、各种小商铺内几乎都是人。尤其是古玩市场内,更是人满为患,虽然很多淘宝者都知道,现在的古玩市场已经几乎见不到“真东西”了,但他们依然乐此不疲,只要时间允许,很多收藏爱好者是每周必到,流连在各个摊位前,想凭着自己的眼力和运气淘到难得的“宝贝”。

  但是,以后可能再想在古玩市场上买到真的古玩,会越来越难了。因为,国家出手了,要对文物市场和文物商店出售的文物、出售假文物等进行严格管理了。

  《通知》让文物经营者和收藏者有了可依之“背”

  近日,国家文物局官方微信公众号的一条通知转遍了艺术品从业者的朋友圈,内容是为严格落实文物安全监管责任,封堵非法文物销售渠道,维护文物市场秩序,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国家文物局下发了《工商总局文物局关于联合开展文物流通市场专项整顿行动的通知》,决定于今年7月至10月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文物流通市场专项整顿行动。

  那我们来看看此次专项行动的具体内容:第一是对古玩(文玩)和旧货市场、涉及文物经营活动的特色商业街、文物旅游景区等进行检查,督促市场开办者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建立并执行市场管理各项制度。对买卖国家禁止买卖的文物、假托“文物”名义售假坑骗、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二是对文物商店、文物拍卖企业进行检查,对文物商店未经许可销售文物及从事文物拍卖经营,文物拍卖企业未经许可拍卖文物及从事文物购销经营,以及文物商店、文物拍卖企业销售文物未依法备案等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三是对经营“旧物”“古玩(文玩)”等互联网网站进行检查,对买卖国家禁止买卖的文物、假托“文物”名义售假坑骗、虚假宣传、无资质从事文物经营等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根据此次专项行动工作安排,8月至9月,各地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文物行政部门按照行动方案联合对文物流通市场进行执法检查。9月至10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国家文物局派出联合工作组,对各地专项整顿行动情况进行实地检查。10月31日前,各省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文物行政部门联合对专项整顿行动进行全面总结,报送总结报告。

  这份通知下得非常突然,而且指向明确,措辞也非常严肃。

  相信,这次的专项行动在全国的文物市场都将引起不小的震动。从业者一定会开始重新考虑下一步将如何在政策范围内做好文物生意;收藏爱好者也一定会更加理性,出手更加谨慎,避免“赔了夫人又折兵”。

  《通知》对文物经营者是一个行动指南

  只要认真阅读《通知》,就可以看出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重点短语就是“买卖国家禁止买卖的文物”和售卖假“文物”。如此可知,这次整顿针对的目标就是这两种行为。

  所谓国家禁止买卖的文物,主要是指盗掘古文化遗址和古墓葬所获得的文物。而目前最为严重的文物犯罪就集中在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以及盗窃、倒卖、走私文物等方面。而造成这种现象的无非是因为利润巨大。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曾在2015年底专门出台了《关于办理妨害文物管理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具体的量刑给出指导。比如,倒卖文物罪最高可判5年有期徒刑的“情节严重”是指:(一)倒卖三级文物的;(二)交易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而最高可判10年有期徒刑的“情节特别严重”是指:(一)倒卖二级以上文物的;(二)倒卖三级文物五件以上的;(三)交易数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的;(四)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

  记者在英雄山文化市场和齐鲁古玩城采访了多位古玩经营者,他们近日也从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了这个《通知》,并对其中的内容进行过讨论。

  有几位古玩经营者告诉记者,他们非常关注这个《通知》,因为其中所提出的很多内容都和他们的经营有关,只有把这个《通知》弄明白了,才能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将生意做好。

  几位经营者说,其实,以前他们在经营时心里也是经常打鼓,害怕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就踏上“红线”。“以前,我们很多时候都是蒙着买、蒙着卖,对相关政策并不了解,所以干的并不是很舒心。前几年就曾有经营象牙艺术品的被抓了,当时在古玩圈里还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些都是只顾赚钱,不管是否触犯法律的后果。现在有了这个《通知》,我们就更明确了,以后的经营也就有了行动指南,不会再担心越线了。”

  “国宝帮”利用“价值连城”的国宝集资诈骗

  在《通知》中重点指出的售卖“假文物”这个部分,很多人感到有点意外,因为以前都是针对售卖非法文物进行打击,这次添上了“售卖假文物”多少令人有些意外。古玩行在以前有种说法——“古玩行不打假”。这条历史悠久的行业潜规则到今天仍然有着很强的生命力,而艺术品本身真伪难断的特点让文物诈骗的判定存在很大的难度,所以执法部门一般也不太愿意介入其中。可是为什么之前这么多年都风平浪静地过来了,现在忽然提出要整顿售卖假文物?

  其实,这也不是平地生风,也是有征兆的。在7月28日,国家文物局召开的第三场“鼓励民间合法收藏文物座谈会”上,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专门提到“文物造假给民间文物保护利用带来的危害”;更早以前的7月21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在答记者问时提到“近年来,非国有博物馆藏品真实性问题日益突出”,并且直接点了3个民间博物馆的名字:冀宝斋博物馆、西丰县鹿城博物馆和深圳隆盛博物馆。

  冀宝斋曾经在社会上掀起过轩然大波,“国宝帮”的做法让众多古玩行业内人士气愤不已,但也只能是无奈,而无法作出什么具体的惩戒措施。此次既然直接点了冀宝斋的名,也就不难推测,国家文物局这次整顿的另一半锋芒,其实是针对艺术品行业里“声名赫赫”的“国宝帮”。

  除了实在臭名昭著的冀宝斋,其他两个被点名的鹿城博物馆和隆盛博物馆在“国宝帮”序列中并不算知名,但是这两家所谓的博物馆都参与了一种非常严重的恶性行为——集资诈骗。这两个博物馆背后的运营者都以所购的赝品为诱饵,进行借贷和融资活动,说白了就是以“价值连城”的国宝和高昂的利息骗取普通民众的信任,吸收社会资金,一旦无

  力兑付就可能造成群体性事件。在这场老鼠仓中,大部分吸收的资金都被“国宝帮”们非法处置。当大量

  普通的老百姓发现他们既要不回本钱,抵押的文物又是一文不值的赝品时,往往第一反应就是围堵政府部门,如果出现一个类似e租宝规模的案件,那么后果只能用恐怖来形容。这个锅,显然政府是不会替“国宝帮”背的。

  更严重的是,“国宝帮”的自我宣传中总是着重强调自己的行为是抢救珍贵文物的义举,是党和政府支持的大好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而号称“扶贫济困,均富共生”的传销组织善心汇,对自己的事业是这样描述的:“其为党和政府减轻负担,做了大量的扶贫帮困的具体工作,累计公益慈善救助捐款数千万元,扶贫济困达数十万人”。大批善心汇的狂热信徒在头目被抓捕后,竟然相互串联,冲击地方政府部门,甚至组织大规模人员进京闹事。

  古玩经营者也不必草木皆兵

  但是,这个《通知》也并不全是打击负面的内容,从中和以前发布的相关文件中,关于合法流通文物,我国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及刑法等法律法规均作了明确规定。个人、文物商店、拍卖企业等主体,应当依法操作。从这个文件内容的关键字也可以看出,国家还是鼓励民间合法收藏的,而且国家要解决文物合法流通的瓶颈问题。所以,出台这个《通知》,是想告诉有关的经营者,不会是国家不分青红皂白地乱打击,而是有所分析、有针对性地对违法者进行打击,所以,古玩经营者大可不必草木皆兵,谈“古”色变。

  那么反过来说,普通市民和收藏爱好者如何才能依法拥有文物呢?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文物收藏单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通过这些方式合法收藏文物,并且可以依法流通。具体来说就是依法继承或者接受赠与;从文物商店购买;从经营文物拍卖的拍卖企业购买;公民个人合法所有的文物相互交换或者依法转让;国家规定的其他合法方式。

  然而要注意的是,很多文物是不可以收藏的:国有文物,但是国家允许的除外;非国有馆藏珍贵文物;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中的壁画、雕塑、建筑构件等,但是依法拆除的文物如果不需由文物收藏单位收藏的,可以流通。

  山东是文物大省,文物市场也比较繁荣,而济南作为山东省会,文物市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一直是山东的中心,现在也有多处文化市场、古玩市场和书画市场,在国内的古玩界还是比较有名气的。虽然,近两年和全国的文物市场一样,整体处于低潮和调整期,但济南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文物交易声誉,在此次发布的《通知》的指导下,相信济南的文物市场会越来越正规,越做越大,成为广大市民和收藏爱好者可以信任、可以淘到“宝贝”的福地!

  来源: 济南日报(济南)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