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年中无休了21年 10月9日起大修

2017年09月15日 17:08 新闻晨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上海博物馆已全年无休地连续运行了21年,所有设备都处于超负荷使用状态。为了文物、观众和建筑的安全考虑,上博将启动大修的一期工程,为配合大修,从10月9日起,上博将实行每逢周一闭馆。

  晨报记者 詹皓

上博的外立面搭起了脚手架  晨报记者 何雯亚上博的外立面搭起了脚手架  晨报记者 何雯亚

  大修方案调整为两期

  据上博方面透露,位于人民广场的上海博物馆从1996年建成开放以来,已经不间断地运行了21年,馆舍建筑和设备设施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有些关键设备处于超负荷运转或超期使用状态,对上博的文物、建筑和参观人群安全形成一定的威胁。为此,上博于2013年就把全面大修工作提上了议事日程。

  2015年,市委、市政府着眼于国际大都市建设,提出了上海博物馆建设东馆的重大决策。为全力以赴推进上博东馆建设,同时合理安排本馆的维修工程,上博将本馆大修方案调整为两期,一期工程旨在解决当前急需解决的设备设施与建筑安全问题,通过局部维修与每周一闭馆相结合的措施,消除文物安全隐患,缓解运行压力,确保平稳过渡至东馆建成开放;在东馆建成开放后,实施人民广场上博本馆闭馆大修的二期工程,在不改变本馆现有建筑格局和风貌的前提下,对展陈体系和功能布局进行全面调整,提升上海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能级。

  干挂大理石外墙存隐患    

  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李峰表示,上博本馆在21年前高质量地完成,21年来都没有进行过大的维修,可以说,它的设备设施是久经考验的。但跟人一样,建筑和设备的机能肯定会慢慢老化,因此出现了一些隐患,主要表现在设备超年限使用;管道锈蚀,有的管道位置正处于展厅上方;为保持展厅的恒温恒湿,上博的空调21年不停机,处于超负荷运转。

  另外,上博的外墙也需要大修。21年前,上博外墙的大理石干挂技术属于新工艺,但是过了21年,如今相关工艺更规范,比如,外墙干挂现在都要求安装在钢结构上,因此,上博的外墙急需重新整修。前段时间,某天早上7点,上博南门附近一块外墙大理石突然掉落,幸亏没有伤到人,上博做了及时处置,此事为上博敲响了警钟。

  一期主要是更换管道电线

  如何做好上博的大修,保障观众和文物的安全,同时又把对上博日常运行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上博人为此动足了脑筋。

  上博从2015年就开始了大修前的准备工作,今年6月底,上博率先启动了对开放影响较小的本馆5楼施工。考虑到观众对“大英百物展”和“茜茜公主展”的观展需求,一期大规模的维修将于今年国庆假期以后、“大英百物展”结束的次日即10月9日才全面展开。李峰透露,一期大修是在不闭馆的情况下进行的,主要是更换管道和电器线路、外墙改造和清洁、解决屋面渗水等,以保证上博继续安全运行。

  这次大修,针对的都是已经刻不容缓的安全隐患,今后每周一虽然闭馆,但上博原有的展陈和之前已经确定的三个特展(11月的“山西古代壁画展”、“俄罗斯巡回画派”展、12月的“贵霜王朝的信仰与艺术展”)都将维持不变。一期大修主要在展厅外围进行,涉及展厅部分的维修,都将在不开放的时段进行。李峰形容这次大修就像在“瓷器店里抓老鼠”,难度很大,因此,工期也将适当延长,力争在2018年内完工。

  将把更多空间留给观众    

  上博东馆将于今年9月底启动建设,建成后,上博的展陈、文物和办公中心将东移,这个时候将启动本馆的二期闭馆大修,大修将彻底改造主机设备,并对上博本馆的内部空间进行改造。李峰表示,目前本馆的内部空间已经满足不了观众参观、教育、传播、互动体验的需求,本馆只有11个基本陈列厅,外加3个临时展厅,所以碰到“大英百物展”这样的超级热展,观众只好在博物馆外面排长队,实际参观时间很有限。博物馆要以人为本,二期大修后,要把更多的空间留给观众。

  李峰表示,现在的观众和20年前不一样了,他们除了观展,更希望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需要通过展览获取更多的知识,进行更多的艺术拓展。这次上博“大英百物展”,除了展览,还举办了亲子活动、音乐会,推出大量衍生品,就是对博物馆功能、定位方面的拓展。本馆大修后,在展陈和服务方面,将向东馆看齐,未来形成上博的双核心,使之东西合璧、交相辉映,将上博打造成为世界顶级的艺术博物馆。

  上/博/简/介

  上海博物馆创建于1952年,原址在上海市南京西路325号旧跑马总会,1959年10月迁入河南南路16号旧中汇大楼。

  1993年8月,上博新的馆舍在人民广场开工建设,1996年10月12日全面建成开放。上博本馆建筑总面积39200平方米,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高29.5米。

  上博本馆设有11个专馆,3个展览厅,馆藏文物近百万件,尤以青铜器、陶瓷、书法、绘画为特色。

  2016年1月,为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上海正式提出在浦东规划建设上博东馆,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体量是上博本馆的两倍多,东馆将于2020年建成。上博由此“脱单”,服务和功能可望进一步升级,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上博未来两馆图景

  东西合璧、交相辉映

  两年前,上博馆长杨志刚向媒体通报,将在浦东地区建设上海博物馆东馆,并称东馆建设的总体定位是把上海博物馆建设成为“世界顶级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两年来,随着思考、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两馆未来的定位和图景,也不断地清晰起来。

  东馆:重在文物“讲故事”

  ●未来的上博东馆,坐落于浦东上海科技馆西侧,建筑面积将达10万平方米。上博东馆的功能将包括收藏、展示、教育、研究、文创、服务等,它的定位是上海地区中国古代艺术收藏展示、古代文化教育、古代文化研究与交流及公众文化休闲娱乐的开放性公共平台,同时也将继续拥抱世界文明。

  ●在上博东馆的价值理念思考中,将突出智慧、互动、拓新、多样、开放、世界六个方面的特性,不断深化、推进和完善。

  ●将创新上博东馆的展陈体系,要让文物讲中国故事;在教育方面,会借鉴国外自然科技类探索馆的经验,加强观众的互动体验。为此,上博东馆将设立探索馆、体验中心、教育中心、文创设计中心、数字博物馆等。

  ●在展陈定位方面,东馆将构建以中国古代文化主题为核心的展陈体系,融合和打通多个艺术门类,突出书画、工艺藏品优势,与本馆以青铜、陶瓷为重点的中国古代艺术专题陈列相互呼应。

  ●未来东馆的展出内容将形成“一条主线,两条辅线”。一条主线就是中国古代艺术,两条辅线是“一带一路”和“上海及江南地区的历史文化”。因此,未来的东馆重在讲文物背后的故事,在历史、文化视野中看文物,因此它的展陈是主题式的,一个主题之下可以打通、融汇不同材质、类别、年代的文物。

  本馆:尊重原有展陈传统

  ●东馆建成后,本馆将以青铜器、陶瓷为主,以历史为主线的文物展陈为主,尊重原有的展陈传统。

  ●本馆的书画常设展按时代展开,如唐、宋、元、明、清这样的展陈体系和风格。对于上博的强项书画方面,未来可能在上博本馆有一个书画简史的展陈,而在东馆,可以看到书画史上更多样、更细节的展陈。

  ●目前,上博本馆限于展陈条件,一些古代艺术品里的巨制无法展示出全貌,比如古代书画展览经常会碰到一些长卷无法一窥全貌的遗憾,未来将在两馆展陈空间的设置中加以研究考虑。

  ●上博对东馆与本馆的陈列与布局体系将会进行充分的专家论证,对于古代艺术的常设展示,上博本馆将会尊重上海博物馆的展示传统。大修全部完成后,上博本馆的定位、服务和功能将与东馆看齐,实现两翼齐飞,相辅相成。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标签: 上海博物馆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