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天水抢救性发掘3座古墓 2座已被盗掘

2017年10月24日 15:41 新华网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出土的绿釉陶器 出土的绿釉陶器

  10月20日,记者从天水市博物馆获悉,今年6、7、8三个月,天水连续抢救性发掘3座古墓,经博物馆考古研究所专业人员现场清理和勘查得出结论:6月底在秦州区玉泉镇王家磨村西北发现的古墓,初步认定是东汉墓葬;7月底在秦州区秦岭镇所辖麻山头村附近发现的一座疑似被盗古墓葬,属于北宋中晚期;8月底在秦州区中梁镇机场迁置房建设工地发现一座古代墓葬,年代判断在晚唐至五代时期。

出土的部分灰陶器出土的部分灰陶器

  1

  东汉墓发现33件随葬品

  今年6月20日下午,天水博物馆考古研究所接报称秦州区玉泉镇王家磨村西北发现古墓。据考古人员介绍说,此墓葬为一座单室砖墓,有斜坡墓道,南北向,方向约190°。墓道与墓室之间以甬道相连,甬道为砖券顶,底部也以青砖砌成,长度1.15米。墓室呈长方形,南北长4.2米、东西宽2米,墓室北侧加砌一层砖,做为棺床,棺床之上放置墓主人,棺椁及人骨腐朽极甚,葬式及墓主性别无法判断。墓室南侧及棺床东侧有随葬器形较大的陶器和青铜器,棺床中部和西部是随葬器形较小的铜镜、铜钱等。

  墓内共清理出随葬品33件,包括陶器、铜器、银器和石器四大类。陶器为大宗,共26件,分灰陶和釉陶两种,器形包括罐、盆、盘、灶、井、灯、奁等;铜器有3件,铜鍪和铜釜各一件,另外铜镜一枚,铜钱若干;银器有4件,手镯1只,指环3只;石器1件,为薄石片做成,器形似为环形。从墓葬形制以及出土器物判断,墓葬年代为东汉时期,其中绿釉壶和铜镜都具有东汉中晚期特征。据介绍,此墓是近些年天水地区发现的规模较大的墓葬,随葬器物数量多,且器形较大,为研究汉代历史文化提供了非常珍贵的资料。

墓葬内人骨墓葬内人骨

  2

  北宋墓葬已被盗掘一空

  7月20日,在秦州区秦岭镇所辖麻山头村附近发现疑似被盗古墓葬一座。麻山头村位于秦岭镇南部山区,与礼县红河乡接壤,地处偏远,且道路情况较为复杂,墓葬位于麻山头村南约一公里处的山坡地带,发现时已被盗掘,但墓室结构保存完好,考古人员清理完墓葬后判断该墓葬大致年代为宋代。

  据考古人员介绍,该墓葬为八角形单室仿木构建筑砖墓,坐北朝南,由墓道、甬道和墓室组成,甬道平面为长方形,两壁及弧形券顶为砖砌,高约130cm、长约70cm、宽约66cm,墓室为八角形,最大直径250cm、高270cm,除墓门所在面外,其余7个面均有色彩丰富的彩绘和雕砖仿木构建,保存情况良好。墓室墓门上方有一处盗洞,直径约40cm,墓室内残存棺木和人骨被严重扰乱,未发现遗物。通过对墓葬形制和彩绘内容的分析推断,该墓葬属于北宋中晚期。在完成信息采集和测绘后,对该墓葬进行了原址回填。

  3

  合葬墓顶部已被挖开

  8月24日,秦州区中梁镇机场迁置房建设工地发现一座古代墓葬。该墓葬位于中梁镇芦家湾南侧约800米处,当考古专业人员赶到现场时,墓葬顶部已被挖开,北侧墓壁被破坏。据考古人员介绍,墓室经清理完后发现呈方形,南北向,墓门高大,有台阶甬道。墓室正中放置棺床,以砖砌成须弥座,四壁出现简单的仿木建筑结构以及家具陈设,如斗拱、桌椅等,棺床上发现两具人骨,应为男女合葬。墓内出土了一些青铜棺饰件、开元通宝钱币和两件小瓷盏等随葬品,因为墓室没有墓志铭,而且曾经被盗过,所以没办法判断墓主人的身份,但从其墓室的大小及装饰来看,墓主人家境比较富有。从墓葬形制、出土器物以及扰乱的人骨等各种迹象判断,此墓葬年代应该在晚唐至五代时期。(天水博物馆考古研究所供图) (记者哈丽娜)

  来源:兰州晚报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