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会前馆长为何质疑4.5亿美元的达·芬奇画作?

2017年12月02日 09:51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达·芬奇《救世主》在修复前和事发后引起的“躁动“点评。图片:托马斯·坎贝尔Instagram截图达芬奇《救世主》在修复前和事发后引起的“躁动“点评。图片:托马斯坎贝尔Instagram截图

  

  11月22日,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任馆长托马斯坎贝尔(Thomas P。 Campbell)在自己的社交媒体Instagram上就达芬奇以4.5亿美元成交的《救世主》与异议者公开开战,TAN编辑Anna Brady在第一时间进行了报道。一场“闹剧“就此在Instagram上演。

  坎贝尔(账号名@thomaspcampbell)因为在Instagram发布了一张拍卖史上最贵的画作——《救世主》修复前的照片,并配文“4.5亿美元?!希望那个买家了解艺术品修复的问题“,掀起了轩然大波。值得注意的是,坎贝尔@了佳士得Instagram官方账号(@christiesinc)以确保这张画作上拍的拍卖行能看到他的评论。与此同时,他还顽皮的加注了标签“#读小字” (#readthesmallprint)。

  声名不佳的托马斯坎贝尔令人意想不到的批评很快激起了纽约艺术评鉴专家Robert Simon在评论区里的强力指责。Simon在2005年从一家不起眼的美国拍卖行购得了这幅《救世主》,之后以R.W.Chandler公司的名义聘请备受敬仰的修复师Dianne Dwyer Modestini来拯救这幅破损的耶稣像。

  面对Simon的评论,坎贝尔也在自己Instagram评论区做出反攻(并以“似乎有人太过敏了“作为结语)。此外,他笔锋一转,把矛头指向了佳士得美洲区战后与当代艺术联合主席Loic Gouzer。他对坎贝尔发布的言论显然颇为反感。但是Gouzer至少(礼貌地)通过私信的方式与坎贝尔直接对峙,并未(像坎贝尔一样)公开回复。在指责了Gouzer用 “盛气凌人的话捍卫(佳士得的权益)”后,坎贝尔则以老套的论调结束了他的辩驳:“如果你不喜欢我发布的状态,你大可取关

  这场大V互怼以此告终,并且随之产生了一份萦绕不散的质疑:社交媒体是否将一位拥有博士头衔的前世界级博物馆馆长降格到无异于一个以冷嘲热讽为武器的90后。

  然而,纵使这些社交媒体上的争议看起来如此的不体面,但我仍然相信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真实的(甚至发人深省的)关于当今艺术商业的视角。

  尽管从《纽约时报》到《福布斯》, 再到《Vogue》等媒体在报导中都将Instagram视为艺术销售模范的变革性工具。但证据与经验告诉我,Instagram最大的功效在于它提供的信息,而并非实际交易。

  哪些艺术家和展览正受到哪些有影响力的藏家、策展人和艺术商人的关注?针对某些帖子,艺术圈内人士该以哪种规模和路径作出回应?谁与谁在会谈、工作或是争吵?这些都在哪里发生的?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网络信息都具价值。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内容都显得平庸、危言耸听甚至是自我毁灭。这也就带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么多来自严谨的或官方系统的高层人物都不禁降格到这样一个集中了萌狗狗图片和聊骚对话的平台,展开以互怼为乐的生死搏斗呢?

  我的推论是,撇开人类期望沟通的永恒需求不说,绝大多数业内人士都觉得,他们必须对类似《救世主》这样时髦的话题持有自己的观点。更重要的是,你需要通过社交网络让整个世界都了解你的观点——如果你想让你的同行和后辈们知道你还没有从圈中出局,仍然值得大家所关注。

  我们真正面对的更多是八卦的民主化,而非艺术本身的民主化。但是,正如已故知名记者Liz Smith所说:“八卦是更早现身的新闻,只不过比起新闻本身,它穿上了一条魅惑的红丝绒晚礼服裙。“

  我们每一位玩转社交媒体的艺术圈中人,在每一次觉得自己不得不大肆发表评论并按“发送“键之前,请不忘提醒自己今日的虚张声势或会变成明日的现实。

  来源:artnet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