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新疆和田玉料开采的神秘历史

2018年01月07日 12:19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浪收藏讯(文/陈晓玲) 2017年7月,一块和田玉籽料原石以980万的价格成交,拉开了籽料涨价的序幕,且涨势还在持续。而涨价热潮的背后,是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和田玉是极具传统色彩的一种文化产品,它是中国人心目中的奢饰品或者是宝物。

  2018年1月6日下午,著名玉器专家、新疆和田玉行业协会会长于明带着他潜心六年所著的《新疆和田玉开采史》来到科学出版社。对藏家来说有着重要意义,要买玉,必然就要面临鉴别,要鉴别和田玉,需要把握它的历史文化脉络。该书以历史文献记载为线索,以大量实地考察资料为基础,从全新的历史角度,对新疆和田玉开采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力争还原新疆和田玉开采历史的真实情况。

《新疆和田玉开采史》于明介绍研究心得。 新华社记者李贺 摄《新疆和田玉开采史》于明介绍研究心得。 新华社记者李贺 摄

  本书提出,商代至汉代早期玉料不是来自新疆和田,而是来源于古代被称为“昆仑山”的祁连山之中,新疆和田玉进入中原的准确年代是汉代中期,和田玉籽料的发现者是汉代使者张骞,和田玉山料的开发时间是在明代。

  于明全面研究整理了关于新疆和田玉开采开发和运输贸易的历史文献,全面深入地实地考察了新疆昆仑山—阿尔金山一线的产玉矿区和重要矿口以及历史遗迹遗存。在全面调查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成书出版,成为中国第一部系统介绍新疆和田玉玉料开采及贸易历史的学术专著,填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新疆和田玉开采史》出版发布会1月6日在京举行。 新华社记者李贺 摄新疆和田玉开采史》出版发布会1月6日在京举行。 新华社记者李贺 摄

  于明认为,和田玉的开采、贸易历史就是一部内地和新疆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经济互促发展的历史,对于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新疆和田玉是产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玉料,它分为籽料、山料、山流水料和戈壁料四种类型,其中以籽料最为名贵。中国玉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和田玉是中国玉文化的物资基石,在中国玉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史上书写了最为灿烂辉煌的篇章,举国上下几乎无人不知其珍稀与美丽,以往的相关学术研究多集中在对玉器的研究,而对新疆和田玉料开采的研究却相对滞后。

  与会嘉宾就中国玉文化和新疆和田玉玉料问题进行了研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卢兆荫表示,《新疆和田玉开采史》收录的文献资料非常齐全,特别是收录了对我国几乎全部正在开采的玉矿的一手考察资料,提出了一些独创性的观点,本书的出版是玉器界一件大事。

  科学出版社副总编兼文物考古分社社长闫向东表示,《新疆和田玉开采史》是一本有扎实观点、翔实资料的书籍,对于行业研究有重要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国祥表示,《新疆和田玉开采史》一书是目前最全面、最系统对和田玉开采历史研究的学术著作,对于我国玉文化建设发展有重要贡献。

  工信部信息中心工经所所长、《中国艺术品投资概论》作者于佳宁表示,《新疆和田玉开采史》一书是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的一部专业力作,厘清了新疆和田玉开采和贸易的历史和现状,对当下玉器产业的良性发展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与会的玉器收藏家表示《新疆和田玉开采史》的研究成果对玉器收藏家提高鉴赏和辨伪能力,尤其是认识玉料、辨识玉料具有不可替代的参考价值,为大众普及玉文化知识也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标签: 和田玉于明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