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郑州晚报
考古发掘新进展:
曹操墓地面曾有建筑 可能是被他儿子“毁”
本报讯 记者从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曹操高陵2016~2017年度考古发掘全面揭露了高陵陵园的主要结构,考古人员认定,曹操高陵并非“不封不树”,而是肯定存在地面建筑,不过后世曾存在“毁陵”行为,致使地面建筑荡然无存。 郑报融媒记者 秦华
曹操高陵主要包括5个部分
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为配合高陵保护展示工程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曹操高陵管理委员会等单位联合对位于安阳西高穴的曹操高陵陵园及建筑遗迹进行了发掘。2016~2017年度考古发掘全面揭露了高陵陵园的主要结构,包括内外夯土基槽、神道、东部建筑和南部建筑等5个部分。
考古表明,在高陵陵墓主体2号墓(即曹操墓)的周围,平行环绕内外两圈夯土基槽,其中东、西、南三面保存完好,西面被取土坑破坏无存。内外基槽宽度均为2.8~2.9米,内圈基槽直壁平底,现存深度0.5米,填土为夯土;外圈基槽弧壁圜底,现存深度1.8~2.2米,填土也有明显夯打迹象。根据内外基槽的形状、结构及填土特征判断,内圈基槽应为陵园垣墙基槽,外围基槽应为垣墙外壕沟。
内外基槽东门南北侧各有一列9个方形柱础自西向东延伸。从布局和尺寸看,这些柱础不属于东部建筑柱网,而是将建筑分成南北两区,且两列柱础向东延伸形成一条通道。这一通道位于墓前地面上,与墓道位置相对应,根据上述特征判断此处应为高陵神道。神道两侧的柱础表明原来可能有立柱之类的建筑,柱子的材质和具体形态目前已无法得知。
陵园东部及南部建筑均只存柱础,柱础内填土为黄褐土夹杂褐色土块混合而成的花土,有明显夯层,厚度在0.15米左右。南部建筑的夯土柱础中部有柱洞,柱洞形状为圆形或者椭圆形,填土多为黄灰土,结构疏松,内含有炭屑等,少部分发现有残破的板瓦及筒瓦碎片,未发现柱础石或者柱子残留。同时建筑内外均未发现同时期的活动面或者相关遗迹。
陵墓地面并非完全“不封不树”
专家认为,本次考古发掘揭露的遗迹确认了高陵陵园及相关建筑遗迹的存在,并且可能是内墙外壕的结构。这些建筑遗迹的发现也说明高陵并非如文献记载的完全“不封不树”,而是肯定有地面建筑。
陵园壕沟南北宽93.4米,东西残长70米,基槽宽度都在3米左右,说明陵园整体规模不大。这种规模与洛阳的东汉帝陵陵园遗址相比明显较小,说明陵园在当时显然不是按照帝王的规格修建的。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已发现并认定的东汉诸侯王墓葬中,都未发现陵园遗迹,相比之下,高陵有墓园建筑的情况就显得比较特殊,这可能与墓主曹操在东汉晚期的特殊地位有关。
本次考古发掘确认了2号墓即高陵陵墓位于陵园中心位置。同时,在发掘过程中确认北墙西端打破1号墓坑北边,说明1号墓的年代要早于陵园整体,这排除了1号墓与2号墓的同时性。
“毁陵”可能是曹操儿子干的
此次考古发掘证实了“毁陵”行为的存在。整个陵园揭露的垣墙和相关建筑都只剩基槽和柱础部分,地面以上部分全部无存,且基槽和柱础表面都比较平整。基槽及柱础附近也未发现建筑废弃堆积如夯土块或者砖瓦等建筑遗物;柱洞中的基础石和柱子全部无存,柱洞边缘形成长椭圆形外扩的坑,可能是开挖取走柱子所留。陵园内部出土遗物极少,仅发现一块较大的板瓦残片,其余少量建筑构件如筒瓦板瓦碎片,发现在南部壕沟附近。考古发现的汉代陵园建筑如汉杜陵陵园、永城西汉梁王陵寝等都存在大量建筑废弃堆积,高陵陵园的这种现象相比之下显得比较特殊。
专家推测,这种现象反映了陵园并非自然废弃或者报复性毁弃,可能与曹丕的“毁陵”活动有关。《晋书·礼志中》记载黄初三年曹丕下诏要求“高陵上殿屋皆毁坏”,目的是“以从先帝俭德之志”。出于对其父曹操的尊重,不大可能在“毁陵”之后留下大片残垣断壁,应当会进行清理活动。高陵陵园发现的这种所有建筑只剩基础以下部分,并且几乎无建筑废弃堆积的现象正符合这种特征。
同时,陵园壕沟内填土大部分也是经过仔细夯打,尤其是北部及东部壕沟十分明显,显然不是自然废弃形成的堆积,与曹丕主导的这种性质比较特殊的“毁陵”行为也是吻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