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上海历史博物馆:这栋建筑的前世今生

2018年03月26日 14:11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来源:雅昌艺术网

上海历史博物馆正式开放(图片来源于中国新闻网)上海历史博物馆正式开放(图片来源于中国新闻网)

  2018年3月26日上午,上海历史博物馆于南京西路325号正式开放。上历博馆长胡江向媒体介绍:“这是一座具有80多年历史的优秀近代建筑,上历博在修旧如旧的原则下进一步拓展了建筑的功能,来满足现代博物馆的展陈以及服务需求。”

上海历史博物馆开馆现场 (图片来源于中国日报)上海历史博物馆开馆现场 (图片来源于中国日报)

  上海历史博物馆上下4层中分别设置“序厅”“古代上海”“近代上海”和“尾厅”4个基本陈列展厅。另外,一二楼还设置特展厅和历博长廊。

  展厅中约1100余件/套文物,既可以看到远古上海的风貌、古代上海的精华,也可以领略近代上海的整个风情。

南京西路325号南京西路325号

  南京西路325号,作为上海重要的文化场所和城市地标的百年英式钟楼。你对它第一印象的称呼,可以推测你生活的年代。

  身份变了又变的“远东第一上海跑马厅”

  在老上海人的心中,这栋建筑叫“老跑马厅”。

上海跑马场,右上方建筑便是“南京西路325号”上海跑马场,右上方建筑便是“南京西路325号”

  1933年,这栋耗资200万两白银(相当于大约4亿元人民币)的英式钟楼正式建成,它高约53.3米,顶部的四面都镶嵌着圆形大钟,外墙由红砖、花岗石以及其他石块交织砌出古典主义与折衷主义风格。当时在建筑中赌马的富豪们,可以观赏整个跑马场地。

图为在跑马场中进行垒球比赛的情景图为在跑马场中进行垒球比赛的情景

  此后“南京西路325号”身份一变再变。当时跑马场中的空地上,开辟了不少运动场所,供市民娱乐健身,因此这里也是近代体育的源流。而跑马场被收回进行重新改造时,这里顺其自然成为上海体育宫。

  图为上海图书馆外景,读者正有秩序地进入图书馆学习(开馆第一天有成人读者3342人,儿童读者3344人)

  1952年7月22日,上海图书馆在此正式接待读者,同年12月21日,上海博物馆也在此开馆,7年之后(1959年)上海博物馆迁出,而上海图书馆也于1997年撤出。

原南京西路325号的上海美术馆原南京西路325号的上海美术馆

  2000年3月18日,上海美术馆开始落户于此,此后12年间,这里成功让上海美术界受到国际视野关注,更诞生了诸多自主品牌展。直至2012年,上海美术馆迁至世博园的中国馆,更名为“中华艺术宫”,这栋建筑便开始闭门谢客。

即将对外开放的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即将对外开放的上海市历史博物馆

  现今再问这栋建筑,可能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是“老上海美术馆”。但将在几天之后的3月27日,这栋建筑又将记录一段新历史:上海市历史博物馆。

  就这样,见证了上海近百年的重要历史的“南京西路325号”,从商人到百姓、从消遣到服务社会,它的身上总是带着历史走过的痕迹。下面就来看看,关于美术,这里诞生了哪些重要时刻:

  梳理近现代美术史,开辟了新的办展道路

1999年改扩建的上海美术馆新馆外景1999年改扩建的上海美术馆新馆外景

  2000年,上海美术馆落成之后,当时的执行馆长李向阳定位它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博物馆,馆内设计符合“西方古典建筑风格与现代艺术博物馆特征相结合的原则”,展览上做到“兼容并蓄,海纳百川”。

上海美术馆《华君武“漫画一生”》展厅上海美术馆《华君武“漫画一生”》展厅

  对此,根据上海历史特点,上海美术馆将展览、收藏和研究的方向定位于中国近现代美术。在梳理研究时,举办了黄宾虹、傅抱石、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潘天寿、潘玉良、叶浅予、张乐平、庞燕琴、华君武、贺友直、程十发等纪念、回顾展。

  2000入驻南京西路325号之后,上海在传承传统海派基础上,开始关注和推动新海派绘画的发展。组织大量专题调查和学术研究工作,并邀请“海上新水墨”代表性艺术家方增先、林曦明、卢辅圣、陈家泠、杨正兴、张培成、仇德树等来举办“上海新水墨系列展”。从而梳理出,上海在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中国绘画在上海发展的道路。

上海美术馆何家英画展上海美术馆何家英画展

  为了不断研究和完善近现代美术史,向市民提供更丰富的审美教育,上海美术馆以系列专题,邀请奠定上海油画发展基石的代表性人物吴大羽、周碧初、俞云阶、陈逸飞等画家;中国美术界代表性人物吴冠中、刘大为、许江、冯大中、何家英等画家,海外华人艺术家朱德群、贺慕群、蒋昌一等画家举办展览和讲座。

上海美术馆“达利艺术展”展览图册上海美术馆“达利艺术展”展览图册

  现今特展的概念,已被广泛应用。最早一批的特展,可以追溯到,上海美术馆1994年举办的《日本国竹内阳一先生藏画——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前后油画精品特别展》,当时参观人数高达10 万人次之多。而展览本身在当时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成功,更开辟了依靠社会集资举办国际大展的道路。在这栋建筑里,上海美术馆持续引进了一批西方艺术家作品,举办了包括达利艺术展、法国印象派绘画珍品展(2004)等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国际艺术大展。

2012米罗版画作品特展展出的作品:巴塞罗那系列2012米罗版画作品特展展出的作品:巴塞罗那系列

  并有截止到当时为止国内规模最大的米罗版画作品展《现实的幻象——2012米罗版画作品特展》,较为完整的展现了米罗在各个时期的作品以及创作风格的变迁。

  这种以介绍西方经典艺术为宗旨的展览陆续举办,使上海成为中西艺术交汇的中心和重要窗口,也奠定了上海美术馆(南京西路325号)的地位。

  见证上海双年展的里程碑式转变

  上海美术馆开拓了国内美术馆首次采用双年展这一规范化制度、严肃学术标准和周期延续性的展览模式,策划筹备自主品牌展览:上海双年展。1996年延续至今的上海双年展,已成为上海画坛和艺术界的一大盛事,更被称为“亚洲最具有学术理念的双年展”。

南京西路325号经历的6届上海双年展南京西路325号经历的6届上海双年展

  而在南京西路这栋建筑里共经历了6届(第三届到第八届),上海美术馆在此开放的第一年(2000年),第三届上海双年展开始设立策展人制度,并第一次正式在国家美术馆里大规模接纳装置和录像等当代艺术创作手法,而历届双年展主题几乎围绕“城市文化”而进行。

  这里接待的观展人数从首届的万人次,增长到第七届上海双年展70天展期中的27万人次。

“2000上海双年展(海上·上海)”海报“2000上海双年展(海上·上海)”海报

  对于这些改变后的观众接受度,史跃军2009年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从2000年的第三届双年展‘海上·上海——一种特殊的现代性’开始,上海双年展逐渐发展为一场全民娱乐的狂欢。”

  抽象艺术的“推动者”

“形而上2003”上海抽象艺术展“形而上2003”上海抽象艺术展

  进入南京西路的第二年(2001年),上海美术馆又以实验性年度主题展的开创了“形而上——上海抽象艺术展”的品牌展,成为中国抽象艺术家探讨视觉语言的试验场。当时的上海美术馆执行馆长李向阳在展览前言中提到,“上海美术馆准备把该展形成年展体制,致力于把这个学术课题的研究逐步深化”。直到2005年起,才以双年展的形式举办。而现今当代艺术圈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均参展其中,如陈墙、陈心懋、仇德树、丁乙、黄渊青、井士剑、李磊、谭根雄、周长江等等。。。

  2003年开始,北京也开始响应,以抽象艺术为主角的展览逐渐多起来。

“形而上2005”黑与白“形而上2005”黑与白

  这栋建筑里也留下过中国一批“80后”艺术家足迹。2007年上海美术馆推出“果冻时代”全球巡展,为“80后”艺术家提供集体亮相的机会。除此之外,王怀庆、蔡国强、陈箴、方力钧、何多苓、周春芽、忻东旺、徐唯新、孙良、毛焰、向京等当代艺术家,都在这里举办展览,让上海美术馆以这建筑为标志,成为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重要力量。

  曾是国内收藏吴冠中作品数量种类最多的地方

上海美术馆展览现场上海美术馆展览现场

  上海美术馆一直注重馆内典藏,藏品曾从不足2000件逐步增加。这些作品既有画家自己及家属捐赠,也有基金会及藏家所捐。例如,在这栋建筑中,便新增了吴冠中在2006年和2009年向上海美术馆捐赠的,其87件各个时期的中国画、油画和素描作品。也因此让上海美术馆成为国内收藏吴冠中作品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美术馆。

上海美术馆典藏库房上海美术馆典藏库房

  国内最早开设公共美术教育

  在进入南京西路325号的第5年(2005年),上海美术馆当选国际博物馆协会现代美术馆委员会(CIMAM)理事,说明了国际对上海美术界的态度。

南京西路325号的上海美术馆南京西路325号的上海美术馆

  而在自身发展上,上海美术馆也不段吸收国外艺术机构的经验,成为国内最早设立教育部的美术馆,从最初的“美术馆教育”,不断把展览、研究、典藏齐驱。在此栋建筑中,不断诞生出“上海美术大课堂”、“流动的美术馆”等艺术教育品牌栏目。

  今天,中华艺术宫依旧将公共教育作为重点方向之一,定期举办多元、丰富而开放的系列学术讲座和社会服务与艺术交流内容,而雅昌艺术网也积极参与合作。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