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华横溢的街头摄影艺术“梵高” 然生前只是保姆

2018年04月20日 11:35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来源:艺术中国

  原标题:Vivian Maie街头摄影的“梵高”

  薇薇安·迈尔(Vivian Maie)(1926年2月1日- 2009年4月21日),她是最近才被发掘的一位才华横溢的“街头摄影”艺术家,常常通过一个禄来相机看世界,在芝加哥、纽约等城市的街头捕捉了成千上万个生动的刹那。她并不是一位职业摄影师,生前只是个保姆——薇薇安·迈尔(Vivian Maie)。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芝加哥街头,她可能只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妇人。她从未把照片展示给人看过,甚至自己也未览自己拍摄之全貌——她去世后留下了数以百计的未冲洗的胶卷。   

  薇薇安虽已离世,但她人生的传奇刚刚开始。一个年轻人约翰·马卢夫(John Maloof)让世界认识了薇薇安,让她的那些有关上世纪50到70年代芝加哥等城市的街头的珍贵图片流传于世,令人们啧啧称奇,微博上有人称其“张张都感人”。

  薇薇安巧妙地从街头构架着整个城市,无论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芝加哥还是纽约:拥挤的街道小巷,夫妇怀抱一个沉睡的儿童,沉寂的夜色中身着白色礼服裙的一个年轻的背影,在城市街头中骑马信步的男人,在电车上睡着的一对相互依靠相濡以沫的夫妻,手持雨伞叼着烟斗走过的行人,街头艺人,甚至橱窗里透出的一双男人的脚……薇薇安一生的黑白和彩色照片成千上万,被锁在一个废弃的存储单元,只透露她去世前的时代风云、城市表情和众生相。   

  另一位苦心收集薇薇安作品的有心人杰夫感叹:薇薇安被我们的城市、郊区和农村的城镇吸引了。一个多年的保姆,自己没有孩子,却发现了不一样的美景和家庭生活的复杂性。她的作品表现出对家庭生活以及“家”的概念的探索。有时她的照片会营造田园诗般的空间;有时又会生出困扰——从如龙卷风过境般的骚乱街头或被毁的房屋的照片中不难看出;有些照片又像寓言般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见证她的成熟,摄影主题也从尖锐的自画像到街道上的无名照片。   

  薇薇安的作品已受到各界好评,诸如英国广播公司的网站、纽约时报、《芝加哥》杂志、“芝加哥今晚”节目(Chicago Tonight)等。纽约时报在一篇报道里说:很明显地,一位更加杰出的美国街头摄影师最近被发掘出来了,并赞美她的影像“抓住了城市的芬芳,以及让这座城市拥有其爵士风味的矛盾瞬间”,认为薇薇安是“与哈里·卡拉汉(Harry Callahan)比肩的摄影大师”。独立报则认为,薇薇安作品中最具吸引力的,是那些“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成功富裕的美国人边上的人:孩子、黑人女仆、商店门廊上卑躬屈膝的乞丐”。为薇薇安办展的芝加哥文化中心馆长赞誉她的作品“犹如一部摄影史书”。   

  也有人在为薇薇安感叹:看着这些被埋没半个世纪的精彩照片,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几近一流的构图,不得不为其在生前从未发表而感到遗憾。难以想象,薇薇安在坚持拍摄的同时,享受或是忍受着多深的孤独。也有人忍不住问,究竟世界上还有多少个薇薇安·迈尔?如果没有互联网,这样的东西是否仍然有机会被重新认识?还有,谁说天下没有怀才不遇之事?   

  有人这样说:近来摄影界最大的发现,应该是马卢夫替薇薇安架设的博客。网上越来越多的追捧,大多归于马卢夫不遗余力地推广,“即使在艺术的世界里,有时需要两个巴掌来拍响”。但也有文章提出:有多少关注是缘于马卢夫发现的这个不寻常的故事,从而引发了好奇心,想要打量一下这一切背后的女人?芝加哥艺术学院前院长、街头摄影的专家科林·维斯特贝克(Colin Westerbeck)不否认薇薇安是一个有趣的案例,“但是当你考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摄影水平,她并不突出。薇薇安的照片缺乏尖锐的讽刺和机智。”然而,持相反观点的人还是多数:她拍得真的不像是业余的——严谨的一流构图加上有趣的画面铺排;照片的珍贵性让人们能够重温几十年前的街景和人物,还有他们的生活。   

  马卢夫也说:“我欠薇薇安一个虔诚执著的努力——她是她所在的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摄影师之一。”“我越了解薇薇安,就越着迷。她是个奇异的人,聪明,才华非凡。我得到了它并愿意与世界分享它。”   

  因为更多的底片还没有冲洗,所以薇薇安的博客还会有源源不绝的照片可以持续更新,很多人都在提醒自己之后还要再回头看看这些被时光淹没的街头百态。罗伯特·弗兰克说过:“希望人们看我照片的时候,感觉就像读了一行诗,想读第二遍。”

  薇薇安·迈尔作品欣赏: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标签: 梵高摄影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