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办讲座 自辩不是每件都是抢来的

2018年10月17日 09:49 澎湃新闻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大英博物馆。  视觉中国 图 大英博物馆。 视觉中国 图

  记者 南博一

  自10月12日起,大英博物馆推出“收集历史”(Collected Histories)系列讲座,以反驳外界对其“藏品均来自殖民掠夺”的指责。

  据《卫报》12日报道,每月一次的“收集历史”讲座旨在提供有关某些文物如何成为藏品的信息,博物馆方面表示它将讲述比别处更加“细致入微”的故事。

  “有人倾向于关注藏品收集的殖民时期背景,这样的历史是‘部分的’,因此会有一群非常愤怒和感到不安的人”,大英博物馆亚洲人种志和南亚藏品策展人苏诗马·香萨利(Dr Sushma Jansari)表示,“我们试图平衡这一观点,很多藏品不是来自殖民背景,并非一切都是欧洲人通过抢劫获得的”。

  香萨利以她自己将于明年3月所做的讲座内容举例称,有一个印度艺术品系列就来自东印度公司将军查尔斯·斯图亚特(Charles Stuart),听到这里肯定有人会说“那是抢来的”,但实际上将军皈依了印度教,反对欧洲对印度实行基督教化,还聘请了两位婆罗门专门打理这些藏品。

  她还表示,这一系列讲座是对《不安艺术巡回展》(Uncomfortable Art Tours)的回应。

  《不安艺术巡回展》由23岁的澳大利亚艺术史学生爱丽丝·普罗克特(Alice Procter)创办,自去年6月引发巨大关注后,于今年再度展出。《卫报》称,它力图揭露英国收藏的世界文化珍宝的殖民主义渊源,包括来自大英博物馆在内的诸多展品被贴上了“所展即所偷”标识。

  对于大英博物馆的最新系列讲座,普罗克特也做出了进一步回应,普罗克特强调,即使某些物品似乎是出于公平收购的结果,也必须在殖民关系和权力不平等的背景下看待它们。

  中国文物流失的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国家文物局8月28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可以用‘世界上文物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来形容。据介绍,流失文物主要有三种情况,其中之一即是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英法联军”,“八国联军”等西方列强从我国劫掠的文物。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完全统计,在全世界47个国家、200多家博物馆的藏品中,有164万余件中国文物,这其中不包括私人收藏。而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共有1000万件左右。

  就海外流失文物所引发的争论和研究,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刘阳认为,学术界一定要系统地研究每一件文物流出国外的来龙去脉,进行更多考证。“现在国内很多人一提到中国的文物出现在欧洲,就认为一定是被抢走的;而西方一些媒体则总在宣扬中国强大了,要来抢回文物了。这些都是不严谨的。”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