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东 林飞 寿山传世石韵天工

2018年11月22日 11:52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林飞(右)

  林飞(右)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

  中国玉石雕刻大师

  高级工艺美术师

  林东(左)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高级工艺美术师

  中国玉石雕刻大师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闵山苍苍,闵水泱泱。

  千百年来,福州的寿山石雕与脱胎漆器、软木画一起被合称为“榕城三绝”。神功巧匠们用自己毕生的智慧创造出璀璨闻名的寿山石文化。大师作品代代灯传,寿山石雕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体现了中华文化之美,生活艺术之美,心灵修养之美。

《童子戏弥》林飞《童子戏弥》林飞

  早在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出现过寿山石的石矢、石片、石刀等。到了唐朝,寿山石更是因佛教的盛行而广为流传。小小的寿山寺庙林立,鼎盛时期,僧侣多大数千人,僧侣们就地取材,利用寿山石雕刻成法器、佛像、佛珠、香炉、念珠等饰物,馈赠给信众,寿山石文化也因此被传向了外地。宋朝,寿山石逐渐被帝王所钟爱,有了宋高宗御制寿山石为礼器的记载。到了元、明、清,寿山石印章被上流社会追捧,寿山石雕、寿山石文化在皇族的拥趸下,成为全国上下珍视的瑰宝。

《禁果》林飞《禁果》林飞

  在中华民族寿山石文化的一条历史脉络里,福州鼓山是当之无愧的明星之地,出现了很多雕刻大师和名家,其中林亨云(父)、林飞、林东父子因为雕刻技艺独特、精湛,同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宝座,一门三杰。林飞、林东两兄弟更是在父亲的引导下,承继传统,突破创新,为中国寿山石雕增添了很多传世经典。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飞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飞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东

  大千世界 结石为缘

  寿山石天生丽质,温润通灵,旧时有“女娲补天遗天脂”的传说。从考古被挖掘出来的雕刻品,到现在还可以被利用的寿山石按照不同的坑硐、不同的产地和不同的质地和颜色,可以分为田坑、水坑、山坑三大石类。三种类别中,田坑石最为贵重,它也被叫做“田黄石”,有黄田、白田、红田和黑田之分。由于长期受到田土与地下水的侵蚀,田黄石的表面有特有的石皮,在肌里隐现萝卜丝纹。匠人们就利用石皮雕刻成山水、花鸟、人物等,创造出了寿山石雕所特有的“薄意”雕刻技法。

《童子戏弥》林东(田黄石)《童子戏弥》林东(田黄石)

  田黄石作为珍贵的寿山石种,为了保持原石的重量和价值,大师们相色施艺,雕刻薄层,这是薄意雕的缘由。娴熟的技巧,灵动的双手,将情思融于刀锋,化于石中,浅浅的一个薄层幻化出大千万象,牵系着寿山石的前世今生。薄意雕不仅仅限于田黄石,其他石种或者方章,或特别是具有对比色彩的寿山石,也会用这种雕刻技法。寿山石雕还有圆雕、包雕、镂雕和链雕等,圆雕又叫立体雕,是艺术在雕刻上的整体表现,观赏者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的各个侧面,所以匠人们需要从前、后、左、右、上、中、下全方位进行构图、雕刻。圆雕是寿山石雕刻中最古老、最根本的雕刻技法,也是寿山石雕“东西门派”中东门派的主要雕刻技法。

《天禄》林飞《天禄》林飞

  不同于西门流派圆雕刀法的深厚、凝重,东门流派善用尖刀,作品雕镂结合,装饰效果非常亮眼。上世纪50年代以来,各个流派的雕刻技艺相互融汇贯通,加上开采石料的不断丰富,让寿山石雕这样一门老手艺得到了创新发展的机会。古代的寿山石圆雕作品多是独立的个体,体积也比较小,通常是摆放在案几上的小雕件,或当扇坠、链坠等装饰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表现内容上,寿山石也由独立个体发展到人物、动物和山水等相结合的大型群雕。一代大师林亨云的《海底世界》是大型群雕中的珍品,作品广泛采用了镂空雕的技法,将原重130多斤的寿山石,去砂去杂质精心雕镂至39斤。各种鱼类玲珑剔透,虚实有别,虽然处于无水之中,却像在海底游弋一般。

《花》林飞《花》林飞
《踏雪寻梅》林东《踏雪寻梅》林东

  《海底世界》是群雕的代表作,也是寿山石中色彩鲜艳的高山石代表作。作品里可以看出,高山石红、黄、白、黑、灰……各色俱全,不同的色泽中,还有着浓淡浅深之分。从石质上来比较,高山石又有荔枝洞高山石更为绝妙,石质微坚、性通灵而透彻,因洞口长有一颗野荔枝古树而得名。它是山坑石中的极品,也是最适合雕刻婀娜多姿美艳佳人的石种。雕刻美人在寿山石雕刻中并不少见,匠人们依就石势,以浪漫的构思,设计了众多神态各不相同的人物造型。虽然众多寿山石雕还是以仙佛类为主,但是也不乏雕刻中的佼佼者,其中林亨云的二子林飞、林东就有雕刻人物的独到心得。林飞擅长雕刻风姿绰约的裸女,而林东则擅长用幽默的手法来表达传统题材的仙佛人物。

  师从其父 博彩众长

  兄弟二人师从其父,却各有所长。在林家,有雕刻技法传女不传男一说。所以在林飞、林东的作品里很难看到父亲毕生专注的雕刻题材——熊雕作品的延承。林亨云对熊雕有着深厚的情感,《冰雪神游熊集》可以看到雪白的北极熊在风雪中傲步的美妙姿态,独特的刀法将北极熊鬃毛的蓬松、柔软,自然的表达出来,纤毫毕现的雕刻技法是林亨云的绝技,也收藏者案头最值得观赏的趣味,这种技艺从林亨云女儿林凤妹的作品中也可以窥见一斑。

《亲情》林亨云《亲情》林亨云

  没有继承熊雕,却让兄弟二人有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他们聪颖好学,短短几年时间,就掌握了扎实的石雕基本功,19岁时,林飞更是被福建罗源雕刻厂请去当师傅,那时候他算得上是鼓山最小的老师了。纵观林飞石雕,留给人们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对创作的严谨态度,和对理念的孜孜追求。由于他能一丝不苟地选用手中刻刀,以特殊的艺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美学理念,所以作品都具有明显的个性。许多以文学和历史典故为题材的作品都恰如其分地体现了时代感:如《盘古开天地》展现了远古人类开天辟地,挑战自然的勇气与魄力;《独钓寒江雪》则取自古诗。这是当时基本都是以观音、弥勒、罗汉为题材的寿山石雕界很少涉及的文学领域。1990年,《独钓寒江雪》荣获国家轻工部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一等奖,不少初学者都跟着林飞学习雕刻这一作品。

《采菊东篱下》林飞、林东合作作品《采菊东篱下》林飞、林东合作作品

  在林飞的艺术生涯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那就是仕女(也称“裸女”)系列创作。这是他将现代雕塑、绘画及西方美术理念,融入传统手法后,为寿山石雕艺术开创出的一个全新的表现手法。在长达千年的寿山石雕发展历史中,雕刻艺人几乎没有人涉猎这类内容,即便是偶尔有雕刻艺人做过这类雕刻,也因为缺乏人体解剖知识或过分强调结构比例,而让作品黯然失色。林飞在这个领域的大胆探索,充分发挥了寿山石自身的天生丽质,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石材的完整形态,汲取现代雕塑、绘画乃至于西方美术的精髓,潜移默化地融入传统表现手法中。林飞说:“之所以钟情于仕女的创作,是因为寿山石本身太漂亮了,跟美女一样,跟花一样。”现在石头开采越来越薄,厚度不够,从材质上也特别适合做仕女。这种灵石和美女的美妙组合,让石头和美女都活了起来,“飞燕之夫,玉环之体,入手心荡”或许是林飞仕女作品的最好表达。《夏娃》、《二乔》、《贵妃醉酒》……都是福州寿山石界的骄傲。

《国色天香》林飞《国色天香》林飞
《女儿红》林飞《女儿红》林飞

  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林东的作品同样疯狂和惊艳。在创作过程中,他追求一个“玩”字,用滑稽、幽默、诙谐来雕刻人物。《长眉罗汉》、《寿星》、《老顽童》、《戏迷》是诙谐手法的代表作。他说:“寿山石的雕刻,首先是‘相’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观,影响到石头的题材取向,艺术修养素质的不同,会影响到相石效果的高低好坏。作品想要被别人所喜爱,首先是自己所爱,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在他的雕刻技艺里,“趣味感”是他送给观者最特别的礼物,即便是深沉的禅学,也让他带上了诙谐的意味。关上门,打开灯,拿起刻刀,刀起,意落。林东至今仍然保持着饱满的创作激情,静下心来,第一件事还是沉浸在自己的诙谐世界之中。

《寿星》林东《寿星》林东
《司马光砸缸》林东《司马光砸缸》林东

  因材施教 凝香结韵

  林飞不仅是技艺精湛的国家级大师,更是传授技艺的高手。从罗源雕刻厂培训学徒到后来在福建省工艺美术学院任教,迄今为止,弟子已经达到五六千人、林飞也被奉为罗源、连江、福清等地寿山石雕刻行业的“祖师爷”。他对教徒弟从来都是毫无保留地“因材施教”,谁适合雕刻哪方面的题材,便鼓励他向哪个方向发展。现在,他的徒弟中很多人已经成为石雕界的技术精英,不少也是有名的寿山石雕大师。

《笑口常开》林飞《笑口常开》林飞

  鉴于林飞的艺术成就,国家有关单位特意扶持他成立了寿山石雕刻工作室,从兴趣到基本功,再到精湛技艺,一点一滴的学习。他说:“其实现在从业者的基本功水准有一些偏低,在整个工艺美术,包括木雕、石雕、玉雕,最关键是基本功,学好基本功,才能在创作上游刃有余。”或许,这是父亲言传身教交给他的秘诀,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份不功利的心态,学员们才能够踏实求学,紧密追随。林东说:“基本功排第一位,之后便是审美水平和艺术素养。”好的作品需要留有余韵,学习、思考、沉淀、运用是一个好作品的轮回。对生活的态度,对世界的感触,内心的体验,情感的升华都需要不断融入寿山石的雕刻技艺之中。

《新生》林东《新生》林东

  寿山石是美的使者,美的化身,只有读懂石头的人,有深厚刀工的人,有艺术修养的人才能够让它大放异彩。与“石”俱进,与“时”俱进,是每个从艺人正在思索的事;用心灵去捕捉和体会,用技艺去记录和传承,寿山石文化正在大师的指引下步入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标签: 林东林飞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