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美术创作座谈会在京召开

2019年05月30日 08:32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近日,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美术创作座谈会在京举办。中国美协召集了往届获奖作者、艺委会和创研机构代表及在京主席团代表,共同探讨了有关议题。

  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突出问题导向,坚持高标准的艺术追求。

座谈会现场座谈会现场

  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里,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院长何家英,中国美协综合材料艺委会主任胡伟,中国美协水彩艺委会主任陈坚,中国美协水彩艺委会副主任、中央美院教授李晓林,中国美协版画艺委会副主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代大权,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吕品田,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镛、郑工,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美术》杂志社社长兼主编尚辉,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王珂、副教授王海滨,北京画院画家王冠军,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师焦洋,中国美协雕塑艺委会委员、青年雕塑家柳青等专家、学者,以及中国美协部室负责人章云、刘中、冯令刚、董竟成、杨萍等参加了座谈会。会议由中国美协分党组成员、秘书长马锋辉主持。

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里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里

  中国美协展览处处长董竟成首先介绍了本届全国美展前期筹备情况。关于奖项设置,本届全国美展将产生“中国美术奖·创作奖”40件,包括10件金奖、14件银奖、16件铜奖。本届全国美展将首次尝试网上报名系统和初评电子评选系统。

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院长何家英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院长何家英

  中国美协理论研究处处长冯令刚就本次会议议题做了介绍。随后,各位参会专家依次发言。

  专家在发言中普遍认为,全国美展非常重要,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整个新中国美术的发展是以全国美展为载体和驱动力的。在新时代,我们更应该做好这项工作。全国美展最重要的一个机制作用就是对全国美术发展的引领和引导,不仅要总结梳理,更要在站在时代的前沿去引导。因此,本届全国美展要加强价值引领,通过对获奖作品和奖励对象的选择,体现国家层面上对艺术价值的判断,从而实现对于时代精神的引领。

中国美协分党组成员、秘书长马锋辉中国美协分党组成员、秘书长马锋辉

  代大权教授在发言中表示,新的历史时期,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五周年之际,本届全国美展是一次成果汇报。我们广大文艺工作者务必承担起责任和使命,将文艺创作视为一项严肃而崇高的事业,自觉融入伟大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让自己的创作成为人民的精神食粮,不负时代、不负国家。

  胡伟主任结合观摩调研情况,直言不讳地指出了本届全国美展创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创作质量堪忧,同质化现象严重等。他认为,只有将主题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创作出符合本届全国美展要求的优秀作品。

《飞渡泸定桥》-井士剑、郭健濂-油画-中国美术学院《飞渡泸定桥》-井士剑、郭健濂-油画-中国美术学院

  陈坚主任认为,当今美术界存在着不少“眼高手低”的状况,即创作想法和创作能力不匹配,艺术家应该不断加强创作能力的培养。同时,在创作中还存在着临摹照片、同质化、抄袭等不良现象。因此,我们要不断强调美术作品创作的绘画性、艺术性、原创性。

  吕品田研究员认为,对于时代性的把握,从国家发展的角度来说,我们要用“天下主义”的理念找准我们的定位,推动我们的文化艺术走向世界,在世界范围、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意义上以“明德”引领天下。在学术性上,要遵循艺术规律,具体到绘画创作,我们必须坚持绘画的手工性、书写性,不能仅仅流于表面形式的新颖,而更应该强调艺术创作的本质力量。在多样性上,要遵循各画种门类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强调手法、形式、风格的多样性,而不能为了一时的“多样”而毁掉了艺术自身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在创新性上,要真正体现时代性,把握学术性,立足于每个画种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新”自然会产生,这种“新”才是有魅力的,才是持久的。

《伟大时代的记录者—高思杰》-张志坚 刘海洋 李 卓 300cm×800cm 油画《伟大时代的记录者—高思杰》-张志坚 刘海洋 李 卓 300cm×800cm 油画

  李晓林教授在发言中谈到了时代美术的方向性问题。他结合近期随美协专家组赴江西观摩指导发现的问题,谈了自己对艺术精品的理解。他认为,艺术形式和材料的新旧决定不了艺术作品的质量,真正的艺术精品融合了艺术家深刻的思想和宏博的时代精神。因此,全国美展应该加强对时代美术方向的引导,艺术家也应该自觉坚持正确的创作方向。

  郑工研究员简要回顾了新中国美术的几次重要思潮,他认为,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是全国美术一个重要的阶段性总结,而对于时代性的把握尤为关键。要用“天下主义”的理念找准我们的定位,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共推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探索中进入全球艺术语境,在世界文化进程中增强中国文化自信。

《三栖尖兵—刘珪》-罗田喜 300cm×800cm 油画《三栖尖兵—刘珪》-罗田喜 300cm×800cm 油画

  王镛研究员在发言中表示,目前社会对本届全国美展期待很高,尤其在庆祝建国70周年的节点上,希望能够涌现一批精品力作。他认为优秀的作品应该是时代精神、真情实感与完美艺术形式的结合。我们强调时代性,但同时也不能忽略艺术性和艺术质量。我们要在艺术质量上严格把关,尊重艺术规律,提倡原创性,克服同质化。同时,应该强调艺术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尚辉主编在发言中提出,本届全国美展应该加强对主题性创作的鼓励,争取遴选出一批反映新时代伟大变革和伟大成就的作品。首先,通过对新时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的鼓励,为当今艺术世界中被西方忽视或者否定的主题性美术创作正名。其次,我们要尊重艺术规律,努力让各个艺术门类百花齐放。第三,我们要加强本届全国美展的组织工作和理论建设工作,努力为展览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王珂教授则从高校美术教育的角度,谈到了全国美展的引导作用。他认为全国美展是高校美术教育的风向标,入选或者获奖对教师、学生都有非常大的鼓励作用。全国高校师生应该努力把握住机会,积极面对。

《儿女情长》陈治、武欣 中国画 172cm×200cm《儿女情长》陈治、武欣 中国画 172cm×200cm

  王冠军从投稿作品尺寸及体量、评选专家的设置及评选标准和展览的主题设置等几个方面谈了自己的想法。

  焦洋认为美术创作要有“九朽一罢”的精神,反复打磨作品,潜心创作,力求精品,启迪人心,引导大众审美追求。

  柳青在发言中表示,好的作品一定是有能量密度的,一是思想能量,二是技术能量,也就是习总书记要求的“思想精深、技术精湛、制作精良”。

  王海滨就主题性与艺术性的统一问题展开论述,他还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谈了关于平面性与自由性特征、线造型的研究与实践以及如何对待中西融合等问题的几点思考。

  马锋辉秘书长在发言中阐述了本届全国美展应该坚持的原则和精神。第一,人民意识。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第二,精品意识。艺术精品在于思想精深、技术精湛、制作精良。艺术精品承载着人民的情感,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精神高度。第三,责任意识。展览和作品要承担着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任务,与时代同步伐。

《成果》 柳青 196cm×192cm×176cm 树脂手绘《成果》 柳青 196cm×192cm×176cm 树脂手绘

  何家英副主席在发言中,批评了少数艺术家参加全国美展的功利心,他希望广大参展艺术家要坚持对绘画的理想,坚定对艺术的信心。他认为新时代的艺术家应该更具家国情怀,天下精神,这样才有可能创作出精品力作。在坚持主题性创作的基础上,鼓励多样化。而主题性美术创作是重中之重,要多做专题研讨和培训,加强引导。

  最后,徐里书记就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的创作谈了四点希望。

  第一,真切感知时代,努力为时代画像、立传、明德。美术表现时代,也引领时代,美术家应该是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倡者。认识和反映我们这个伟大时代,挖掘和表达新时代的精神内涵,展现新时代的万千意象,是中国美术和美术家的时代责任。

  第二,深入人民生活,努力为人民抒写、抒情、抒怀。广大美术工作者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 ,又是历史的“剧作者”。只有永远同人民在一起,艺术之树才能常青。

  第三,坚持守正创新,努力绘就传世之作。推动文艺繁荣发展,筑就文艺高峰,最根本的是要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广大美术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心、潜心、精心搞创作,努力为人民、为时代奉献美术杰作、创造不朽作品。

  第四,遵守职业道德,努力用明德引领风尚。广大美术工作者要始终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

  徐里书记指出,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做好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的组织创作工作无疑是中国美协全年工作的重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相信,在中国美协主席团的带领下,在中国美协分党组的坚强领导下,一定能把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办成一个展示新时代中国美术最新成果的盛会,为繁荣发展新时代社会主义美术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标签: 美术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