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陆象山诞辰880周年 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金溪模式

2019年10月28日 17:52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陆九渊是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有过重要影响的大思想家,当年陆九渊与同时代的大思想家朱熹在鹅湖书院的那场心学与理学的思想大辩论,被后世称为“千年一辩”,开启了思想辩论的先河,留下了千古佳话。今天,我们在象山故里、心学圣地金溪举行纪念活动,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礼赞和对先贤的礼敬,也是抚州市深入挖掘名人文化和古色文化资源,着力擦亮文化特色品牌,加快推进文旅融合,传承和推动江西文化“走出去”,促进与外界文化交流的有力举措。象山心学内涵深厚,影响深远。希望抚州市、金溪县进一步擦亮陆九渊这一文化名片,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黎隆武

10月26日晚,首届象山文化旅游节暨陆象山诞辰880周年纪念活动开幕,图为演出现场。10月26日晚,首届象山文化旅游节暨陆象山诞辰880周年纪念活动开幕,图为演出现场。
10月26日晚,首届象山文化旅游节暨陆象山诞辰880周年纪念活动开幕,图为演出现场。10月26日晚,首届象山文化旅游节暨陆象山诞辰880周年纪念活动开幕,图为演出现场。

  10月26日,首届象山文化旅游节暨陆象山诞辰880周年纪念活动在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举行。

10月25日晚南音古典乐舞戏《百世大儒陆九渊》在陆九渊的故乡——金溪县“陆九渊文化艺术中心”成功首演,图为演出现场。  10月25日晚南音古典乐舞戏《百世大儒陆九渊》在陆九渊的故乡——金溪县“陆九渊文化艺术中心”成功首演,图为演出现场。
10月25日晚南音古典乐舞戏《百世大儒陆九渊》在陆九渊的故乡——金溪县“陆九渊文化艺术中心”成功首演,图为演出现场。  10月25日晚南音古典乐舞戏《百世大儒陆九渊》在陆九渊的故乡——金溪县“陆九渊文化艺术中心”成功首演,图为演出现场。

  10月24日至28日金溪县陆续组织开展象山文化媒体采风行、“心学”文化论坛及研讨会、陆象山舞台剧创作演出等活动,让世界从“心”认识抚州、从“心”认识金溪。

象山公园内的陆九渊雕像象山公园内的陆九渊雕像
青田里的百世大儒门楼青田里的百世大儒门楼

  象山故里 心学圣地

  抚州多才子,金溪出大儒。

  金溪立县于宋淳化五年(994年),比陆九渊出生早135年。建县以来,先后出过2位状元、3位榜眼、242位进士,其中最耀眼的人物当属“金溪三陆”:陆九韶、陆九龄、陆九渊。他们的学说被称为“三陆之学”,又称“江西之学”。

  陆九渊,字子静,南宋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其晚年讲学贵溪象山,自号“象山翁”,世人尊称为“象山先生”,后人尊称“陆子”。其心学思想,主张“心即理”、“发明本心”、“尊德性”、“大做一个人”、“践履工夫”等,上承孔孟,下启王阳明,形成“陆王心学”,是中国儒家精神的真正体现,不仅对中国,也对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的思想和社会变革产生过重大影响。

仰山书院是金溪唯一的、现存的纪念象山先生的一处明代建筑,它前身为宋代的“崇正书院”,朱熹与陆九渊曾讲学于此,明末毁于兵火,清乾隆二年(1737年),金溪知县阎廷吉在此倡建义学,在原址重修改为“仰山书院”,“仰山书院”这四个字是江西省学政王鼎写的,王鼎是个不简单的人物,他是清代道光、咸丰皇帝的老师。  仰山书院是金溪唯一的、现存的纪念象山先生的一处明代建筑,它前身为宋代的“崇正书院”,朱熹与陆九渊曾讲学于此,明末毁于兵火,清乾隆二年(1737年),金溪知县阎廷吉在此倡建义学,在原址重修改为“仰山书院”,“仰山书院”这四个字是江西省学政王鼎写的,王鼎是个不简单的人物,他是清代道光、咸丰皇帝的老师。

   神童子静 独立不苟

  九渊是个神童,4岁就“静重如成人”,还问父亲,天地有没有地界,陆贺无言回答。

  5岁入学读书即衣履洁净,书册从无卷折,不与群儿嬉闹,足迹从不进厨房,经常在“槐堂”之前面对道义峰独坐深思。

  8岁时能独立思考,提出与《论语》不同的见解。

  11岁之后和五兄九龄专到疏山古刹寄食读书。

  13岁便悟通《易经》,显示了超越常人的悟性与辩解之才。

  24岁时参加乡试中举。29岁成婚。

  34岁在行都临安参加“南宫春试”获“赐进士”。

  37岁陆象山和他哥哥九龄应李祖谦之邀与朱熹在鹅湖寺(现鹅湖书院),他们就认识论、方法论、宇宙观、历史观等哲学问题进行辩论(后人简称鹅湖之辩)。

  52岁时任湖北荆门知军,在54岁时因积劳成疾病逝在荆门,后人在他逝后运回金溪安葬青田桥。

  陆象山在湖北荆门知军任上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却为百姓办了很多实事,荆门人民建“陆夫子祠”纪念他。

  “斯人千古不磨心”斯人-就是指这个人,有斯山、斯水、斯地之说,就是指这个山、这个地,这个水,千古不磨的只有心,就是指精神不灭。这一句是象山先生依据鹅湖辩论里面诗的一句,这一联:学苟知本六经皆注脚,事属份内千圣有同心。陆九渊认为:治学的方法,主要是“发明本心”,天理、人理、物理皆在吾心,心是唯一实在,象山先生在13岁的时候就已经悟了这个事“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学术思想。

与会人员参观象山心学博物馆与会人员参观象山心学博物馆
心学博物馆坐落于金溪县城老街东风巷巷口,民间称为“明代卢官厅”,是金溪县迄今为止保存最好、年代最久的明代民居,亦是江西省文物保护建筑,分上中下三厅,后面还有一个两层的私塾,总面积达600多平方米。  心学博物馆坐落于金溪县城老街东风巷巷口,民间称为“明代卢官厅”,是金溪县迄今为止保存最好、年代最久的明代民居,亦是江西省文物保护建筑,分上中下三厅,后面还有一个两层的私塾,总面积达600多平方米。
心学博物馆内心学博物馆内

  坚持文物保护与合理利用

  金溪县现在以打造一座没有围墙的古村落博物馆,对全县1万1千余栋明清古建筑进行保护及打造旅游开发,金溪有国家传统村落42处、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处(竹桥古村和疏口古村)、名镇1处(浒湾镇),省级传统村落10处,现待批国家传统村落49处。国宝1处(南唐时期摩崖石刻);有价值较高宗祠34处;门楼18处;牌坊22处;红色文物96处,金溪有古矿洞6个;摩崖石刻3处;规模较大的宋元窑址10处;晚清时期清花窑址1处。金溪不光是地上的房子多,地下的房子更多,经过从2015年至2017年抚河流域先秦遗址的调查发现,金溪有环壕聚落遗址46处;山地遗址62处,分布全县12个乡镇,该遗址的分布范围、面积、形制,此乃全省之唯一,全国之罕见。

  老屋是传统村落最基本的组成单元,是乡村文明的根脉所在,留住老屋就是留住乡村振兴的根脉和灵魂,但由于产权关系复杂、群众保护意识不强、投入资金不足等原因,金溪不少老屋面临灭失的境地。

  一些古民宅现在仍然有人居住;几百年的古井水质依然清澈甘甜,至今仍可饮用;庙宇、宗祠仍在发挥其祭祀功能;一些传统村落的村围墙都原汁原味遗存;很多明清时期建造的古桥梁,若不是文物部门限制,重型载重车辆依然可以通行;大部分的古窑址、矿冶遗址,古文化遗址没有遭到生产建设和基本建设的破坏;虽然一些古墓葬在八九十年代被盗挖,但有价值墓葬还是基本没有遭遇浩劫,在专人看守下完好保存,尤其是完好保存了大量精美绝伦的砖雕、木雕和石雕等一大批极其珍贵的文物和文化遗产,有的房子不但石质墙裙上雕花,连猫狗洞上都雕有精美的花纹;有的一栋房子有24个天井;有的一栋房子99扇门的;甚至有的一栋房子里的一个鸽子笼所需的工料费足够能建一栋普通房子的。

  目前金溪的文物、文化遗产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完好保存有明确的明代纪年牌楼八座,有的是蜂窝式石质斗拱结构;有的仍然保留圣旨全文;有的纪事清楚,为本地区明代人文历史考证和明代牌楼断代树立了标杆。

  2、保存31处宋元时期窑址群,有的不仅规模大,而且保存好,例如里窑遗址长达5.2公里,宽1.5公里,窑包堆积厚度达30多米,是研究景德镇窑系不可缺少的篇章。

  3、101处先秦文化遗址中,有17处文化层深度超过3米,随着发掘工作的深入,将会改变江西赣东北地区主动性发掘薄弱的现象。

  4、天人本字门楼、品字形三井和专为保六畜平安的“豢灵护应”古庙等大量文物与文化遗存在南方地区少有,甚至在国内仅有,具有特别重要的文物价值。

  5、现存的宗祠、书院、官厅特色鲜明,柱子直径达80公分以上的祠堂有33座,其中,后林村的“林氏宗祠”柱子全是石头的,望板是砖的,面积达800多平方米,包括有的官厅凤尾挑(一柱三挑)式梁架结构都非常特别,对研究中国民居建筑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

  6、座落在金溪浒湾古镇的中国印刷博物馆—浒湾书铺街分馆,保存了六十多家印刷堂号,不但是一批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而且为中国印刷史的研究填补了空白。

  7、最为突出的是金溪古村落群。武汉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生导师王炎松教授连续八年带学生考察金溪古村落,认为“金溪古村落群在中国同类历史遗产中的价值与地位,可等同于徽州古村落群、福建土楼群、黔东南苗寨等”。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生导师郭黛姮教授与其他国内著名文博专家,考察金溪古村古建筑后,说金溪古建筑的清水墙可以与宫墙媲美,在数字遗产中国行——金溪站活动的主会场,形成共识:金溪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古建筑博物馆。在古村落、古建筑每天都在不断摧毁、消失的今天,金溪县保存下来的这些古村古建令人惊叹!如果能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将是金溪县乃至江西,甚至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和传统村落文化旅游的一张烫金名片。

  使文物、文化遗产的生命力更加旺盛

  金溪将一些修缮好的古建筑用作村史馆、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农耕博物馆、非遗传承基地、廉政建设教育基地、移风易俗新风馆、家规家训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等活动场所,充分发挥古建筑作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通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金溪文物、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基本实现了文物本体维修质量效果好、周边环境整治、管理好与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特色产业和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得好。

  从闲居归家在槐堂书院开席讲学,到贵溪象山精舍传道授业,再到知军荆门教化民众力除弊风,4岁“问天”的象山先生终其一生都在追寻答案。

  八百余年后的今天,文物、文化遗产保护任重道远,愿在这方深受理学浸染土地上栖息的人们,始终坚守着“知行合一”的心学要义,香旅融合、书铺重振、古屋焕新,在传承创新中坚定前行。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