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安仁双年展,江西南昌的艺术家刘建华带来了“义乌调查”——半个集装箱的义乌产小商品。而和他的家乡相邻的艺术家、出生在福建泉州的吴达新却真的带来了一尊佛——吴达新参展作品是一尊由3万个塑料小瓶组成的“药师佛”。
展览的主题是“共同的神话”,“义乌调查”背后的“义乌现象”,在全球化背景下,是实打实的中国和世界对话的主要方式之一,称之为“神话” 不为过。《药师佛》本身就是神话,地球再怎么一体化,精神层面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是高于物质和现实的。
当下,未来,义乌的神话还将继续,中国会出现更多的“药师佛” 。这也是艺术的力量。
刘建华:在时空的维度里,艺术时有弹性的
Q:“义乌”是中国特有的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典型缩影,同时也是廉价和实用的代名词。本届安仁双年展为何选择“义乌调查”这个主题?
刘建华:“义乌调查”并不是专门为本届安仁双年展而创作的,这件作品其实早在2006年就已经创作出来了。2006年前后,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很快。我从上海回江西,经常经过义乌。义乌从一个小商品聚散地,到全球小商品生产的中心,低端的设计、廉价的劳动力……这种现象是很有意思的。“我想通过这样一个作品,来表现当时的中国是那样和世界对话的。
但是到现在,为何13年过去之后,我又在安仁展出这件作品呢?13年,整个世界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政治、经济、文化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来看“义乌想象”,会产生不同的现象和思考,也符合本届安仁双年展“共同神话”的概念。艺术品,不是光停留在某一个时间点上的,它会随着时间、社会的变化、世界格局而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的想象、感受和认知。
Q:你认为“义乌现象”是“通俗美学”最典型的代表。可有时候,“通俗”也是庸俗。你将其上升到“美学”层面,依据是什么?
刘建华: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对美学的概念产生新的认知。我们在日常生活过程中,难免要和我们的习惯、形态产生关联性、互动性,这种互动可能是通过消费义乌生产的产品发生的。有人将这种美学定义为“低端美学”。我认为,这种美学更具有草根性,生命力是非常顽强的,更容易让人去接受它,感受它,它被接受的范围更为宽泛。
Q:有人认为,“纽约巴黎时装周”是西方文化对世界的倾销,那么对应的,“义乌现象”算不算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倾销呢?二者区别大吗?
刘建华:二者很难用高端和低端来做比较,这是多元文化的一种呈现。从社会学角度来说,各自用不同的方式,来和世界发生对话。
Q:在你看来,义乌已经是复杂的社会现象。那么,我们是如何通过艺术来剖析这种现象呢?
刘建华:艺术家通过敏锐的观察,感受某一个问题,通过艺术呈现出来。艺术品给人的感觉是很直观的,以“义乌现象”为例,它是立体的,不是一个单一的形态,每个人看到他,或许感受不一样,有不同的理解。策展人会选择这件作品入展,就是因为这件作品到今天产生了新的可能性。艺术会跟着时间或者维度的变化,有意思的作品会持续产生影响,不断产生可能性。艺术,在社会的变化中,是有弹性的。
吴达新:精神不能脱离现实而存在
Q:你参展作品《药师佛》,来源于神农尝百草的神话传说。在主题呈现上,和本届安仁展的主题“共同的神话”,似乎完美契合了?
吴达新:这是个巧合。《药师佛》是我今年3月份个展“陆地和声”的作品,并非是因为本届安仁展的主题专门创作。
我的作品长期关注经济飞速发展时代,传统中国文化的衰落和消失。在“陆地和声”中,我力图建造当下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在某种程度上,和本届安仁双年展,在主题、理念上是契合的,于是,《药师佛》就出现在了安仁。
Q:这件作品,你想表达“信仰”。在你看来,信仰是完全虚无存在的吗?你以“药师佛”为载体,提出现阶段,我们最为或缺的是以信仰为依据的精神之力。我们应该怎么来解读这句话?
吴达新:我在中国长大,后来去了美国、日本,我发现,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并不是在物质上,而是在精神层面,我们缺乏太多东西。我们不能把西方宗教那套照搬过来,而是应该建立我们自己的精神体系。我认为,这是当今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在西方,宗教起到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它起到平衡各种社会关系的作用,甚至对经济、包括社会秩序的建立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我从国外回来之后,发现其实我们有很多精神上的诉求,这种诉求是有异于西方的信仰体系。中国的信仰体系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这种合理性在哪里?我们如何从传统的文化、宗教里,找到持续往前走的动力?这是我一直在思考并进行实践的课题。
安仁双年展提供了这样一个思考、实践的平台,对于我们建立自己的平台、评判体系,梳理属于我们的艺术史有积极的意义。
Q:精神或信仰能脱离现实存在吗?如同药师佛,仅仅是存在于神话之中。
吴达新:信仰是不可能脱离现实存在的,而且信仰是为现实服务的,只是人在现实之中找不到依靠、解脱的时候,他们可以在精神层面找到出口。不管在东方,还是西方,面对各种失衡,各种欲望、诉求,精神是对现实最大的“补缺”。现在社会,最大的问题就是人的问题,而人最大的问题就是精神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建设强大的精神世界。
后记:在当代艺术圈,你只要知道义乌,就一定会知道《义乌调查》这件作品。哪怕你记不住《义乌调查》的作者刘建华是个光头,那也也一定会记住,那一堆从半个集装箱里漏出来的各种廉价小商品,以及作品想表达的和世界对话的方式。
这就是艺术的力量。哪怕《义乌调查》是十几年前的作品,它所表达的,它展示的力量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削弱,而是持续“更新”,继续和这个时代对话。
吴达新的《药师佛》也是如此。药师佛是传说,是神话,同样也是有关联信仰的人类的家园,安放灵魂的地方。世界变化太快,既然精神无法脱离现实而存在,那我们更应该面对我们的信仰,如同面对温暖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