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将持续走热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06日 12:10 投资时报

  紫砂江湖的2011年可谓纷纷扰扰,伴随着紫砂壶在拍卖市场上的崛起和紫砂壶爱好者群体的日益壮大,有关紫砂定价、鉴定、价值洼地的话题不绝于耳。然而相较于其他艺术品种类,紫砂则显得有点“姗姗来迟”,在新的一年持续走热也是大势所趋。

  紫砂研究团体将日益壮大

  2012年,北京各类紫砂展览将会越发频繁,紫砂爱好者可以有更多亲身体验的机会。由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主办的“翰墨壶韵中国画?紫砂壶艺术作品展”将于1月7日在中外首工美术馆开幕。

  紫砂展览的火热聚拢了众多紫砂爱好者,不少紫砂团体、民间研究机构顺势而生。2009年9月,中国首家紫砂爱好者团体“紫泥公社”俱乐部在位于北京琉璃厂西街的北京紫砂艺术馆正式挂牌成立。未来,紫砂爱好者可以更多关注各类民间紫砂团体,借此增加对紫砂艺术的进一步了解。

  “紫砂七老”与明清老壶价值待挖

  在当今的紫砂艺术领域,“紫砂七老”中另外六位大师的作品和明清大师作品成为价值洼地。紫砂七老任淦庭、吴云根、裴石民、王寅春、朱可心、蒋蓉和顾景舟在中国紫砂艺术史上成绩斐然。但除顾景舟之外,其余六位大师,作品价值不可同日而语。

  业内人士指出,受限于特定的历史条件,目前紫砂七老中只有顾景舟的作品被广为流传,其他六位大师的作品在艺术价值上丝毫不逊色于顾景舟的作品,这一领域未来将成为市场争夺的重点。

  此外,明清老壶的价值也远远未被挖掘。明清老壶由于存量稀少,面临着鉴定难等多重问题,是被市场忽略的一块价值洼地。但明清老壶做工精美,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其升值潜力将远远大于同类作品。

  中青年紫砂新秀潜力无限

  紫砂是门传承的手艺,在已故紫砂大师作品日益稀少的情况下,中青年紫砂新秀成为市场关注的下一轮热点。

  业内人士表示,中青年紫砂大家主要集中在两个群体,一是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国家承认的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群体;二是那些知名大师所培养出的高徒。

  目前热门的中青年紫砂大家的作品,已经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以紫砂七老之一蒋蓉的高徒汪寅仙的作品为例,在去年北京长风的拍卖会上,汪寅仙的“曲壶”,估价80万~100万元,成交价为230万元;施小马代表作之一,紫砂壶“龙头一捆竹”,是1994年为中国邮电部发行的一套四枚“中国宜兴紫砂陶”特种邮票而特制的,如今价格也高达60多万元。因此,紫砂爱好者在新的一年,可以对中青年大师作品加以关注。

  (陈杰)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