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公盘:变革性的艺术品交易模式

2015年02月14日 01:51   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  收藏本文     

  □□本报记者 郑洁

  2014年,中国艺术品市场仍处于深度“调整期”中,传统艺术品交易模式的局限与弊病也日益彰显。在此种情况下,从画廊到拍卖行,各大机构都在艰难地探索新的市场交易方式,多元经营模式推陈出新,艺术品市场出现不少新交易形式。由北京东方雍和国际版权交易中心和昆明元盛文化产权交易所联合打造的“艺术家公盘”就是其中之一。

  寻找传统交易之外的增量

  雅昌艺术网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国内艺术品拍卖成交量较2013年下滑18.26%。尽管如此,Artprice数据显示,过去十年,全球艺术品市场交易额实现了近190%的惊人成长率,而中国艺术品平均收益率更是高达19%,远远高于其他投资项目。尽管至2012年以来,中国艺术品市场处于阶段性调整,增长速度减缓,但业内专家预测,未来20年,仍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高度发展期,其收益率仍将会超过股票、房地产,由此可见,在未来,艺术品仍不失为一条投资理财的良好途径。

  随着越来越多人对艺术品的投资收藏参与热情的高涨,传统艺术品交易模式的弊端也日益彰显:传统艺术品交易方式以交易双方协商、竞价等方式展开,并无客观的衡量标准,还面临真伪、确权、定价等问题,真真假假、价格高低成为传统藏家与投资者参与其中的乐趣与挑战。总体而言,传统艺术品市场有以下几大特征:受个人收藏爱好行为驱动、信息不对称、小众藏家市场、收藏家都有“捡漏”心理。

  1月26日,国际拍卖巨头苏富比拍卖行对外宣布,将通过调整阈值向买家收取更多佣金。艺术品交易佣金上涨,拍卖这一主要的艺术品交易方式的成本增加,传统艺术品交易模式门槛再次提升。

  “传统艺术品交易模式主要是为私人藏家服务的,这样的市场生态不支持产业化和规范化。”国际版权交易中心执行董事、昆明元盛文化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元盛文交所”)CEO罗嘉元表示:“在这样的运作模式下,无法实现艺术品资产化、金融化和大众化,也不可能实现艺术品市场的增量发展。”

  不过,在罗嘉元看来,完全改造现有的传统市场生态环境不可行也不应该。“传统市场是为藏家服务的,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他认为,“我们要做的不是去改变原来的市场,而是从另一个角度开辟一种新的艺术品细分市场,创造另一种市场生态环境。”罗嘉元解释,“我们要做的是一个增量市场,探寻一种越做越大的新型市场模式。”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品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黄隽同样提倡艺术品全产业交易模式建设。在他看来,艺术品的新型交易模式必须保持足够的开放性与包容性,激励业内精英人士甚至普通消费者参与,以构建起最为适合的创新型交易系统。

  “艺术家公盘”的交易生态链

  罗嘉元介绍,在他尝试的新的交易生态圈中,包括艺术家、投资收藏会员、经纪机构、投资机构、艺术品服务机构。

  罗嘉元提出“艺术家公盘”的概念,是艺术家运营和艺术品交易的全新模式。该公盘由北京东方雍和国际版权交易中心和昆明元盛文化产权交易所联合打造。“公盘的本质是公开、公平,而且是公众都能参与的。”罗嘉元表示,艺术家公盘设有艺术品确真鉴证机制、公开市场的询价定价机制、支持艺术品流传有序的身份备案机制、促进合理增值的市场推广机制以及为投资人会员提供的全程专业服务等机制。

  其中,艺术家资源是“艺术家公盘”这一生态链的资源供给方,是基础,也是关键。“对于艺术家来说,我们带来的是学术与市场整合的专业平台。”罗嘉元强调,“中国现在还有很多好的艺术家作品价位明显处于低估水平,选择他们,交易所的核心工作就是挖掘价值、体现价值、分享价值。”罗嘉元介绍,对于合作艺术家而言,从一开始就要体现出持续的交易记录、流通性,实现现金流,有别于传统的收藏模式。“基于艺术市场的规律和特性,每个入场艺术家都将设计出艺术家项目的运营计划,运营周期最少是在3年以上。”罗嘉元说,“一方面是艺术家艺术价值的认可、传播及推广,另一方面是艺术家应有市场价值的体现和推广。”

  在此基础上,合作机构是“艺术家公盘”的经营者和服务者,包括为艺术家和投资收藏会员服务的“经纪机构”和“专营机构”,分别承担艺术家保荐和专业服务、投资服务、艺术品鉴证备案、投资人会员服务、市场增值推广等专业职能。“每个艺术家配有相应的两个机构,一是经纪机构,提供各类的专业服务;另一个是专营机构,就是为艺术家项目运营提供资金支持;还有就是各类的专业服务机构,为艺术家项目、投资收藏会员提供全程专业服务。”罗嘉元介绍。

  艺术家公盘不是一个狭义的艺术品交易平台,而是一个有“一主三辅”层次、资源整合型的市场体系,以此保障上市艺术家的价格体系和流通体系的打造;专业艺术品交易平台目前提供4种电子交易方式,并配有各类机构提供的专业服务;第二类渠道包括画廊、拍卖行等传统市场渠道,第三类是金融产品渠道,包括如艺术品基金、信托、银行、小贷等,第三是互联网渠道,如艺术品电商、众筹、P2P等互联网市场渠道也将参与其中;艺术家公盘体系其目的在于,“努力建构一个专业资源整合型的市场新生态”。

  简言之,“艺术家公盘”及其相关的艺术品交易链是以艺术家为核心,专营机构为投资主体,经纪机构执行项目运作,保真数据库为基础保障,通过多元一体的交易方式实现艺术品交易,辅助以全方位的艺术家市场增值推广活动,最终实现艺术家市场价值的提升。“在我们这个体系里,投资先于收藏,在产业链的每个环节,挖掘和分享价值,将艺术价值转换为市场价值。”

  罗嘉元表示,这种新型交易模式做到了以下几点:一是解决了传统艺术品交易模式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确真、估价、保管、保险、信息对称等基本问题;二是整合了艺术品交易的各方专业资源为投资收藏人提供全程服务;三是在增量过程中,合作方原有的专业功能和价值能进一步体现;四是增量市场为艺术品金融化的定价和流通打下基础。

  艺术品市场未来交给平台

  从2010年来,元盛文交所就对艺术家刘伯骏的市场推广作了各种尝试。“刘伯骏符合我们合作艺术家的标准,通过不同尝试,看市场反馈,测试我们的模式是不是可行。”罗嘉元表示,“艺术家公盘”主旨是通过增值推广体系,发掘被埋没的潜力艺术家,发现和提升其价值。“艺术家选择是基础要素,艺术品公盘设有一个严谨的、全方位的选择机制和体系。”罗嘉元介绍,该平台在2015年3月底开盘,交易所会选择约10位艺术家进行初期合作,5位艺术家和5位年轻新秀艺术家,根据平台的工作量和成熟度,每个月会增加,不断地发展和推出更多的艺术家。

  此外,“艺术家公盘”与传统艺术机构的合作也进入签约阶段。目前已加入合作的有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德美艺嘉、“青年艺术100”、绍德堂(北京)、广坤文化传播、潍坊天下雍和,元恒文投等艺术机构。

  “在买方+卖方+服务机构+交易中心这种模式中,我们很明确的身份是第四方的角色。”罗嘉元介绍,交易所目的在于打造一个闭环的、完整的、高效的、支持金融化的、新型的艺术品市场生态圈。满足新增市场需求,成为一个可支撑艺术品资产化、金融化、大众化的市场生态环境、规范化且可重复、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模式。

  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西沐分析,随着市场大环境的变迁与市场结构转型的展开,市场拓展由徘徊变成了一种疲态。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发展的平台期,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未来在平台化。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艺术品艺术家交易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