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与金融创新如何携手远行
近日,在中央财经大学主办的2014年文化经济学论坛上,来自民生银行、台湾艺术银行、潍坊银行以及德勤等金融机构的代表就艺术与金融的话题,分享了各自在艺术金融领域的经验,这些经验为国内艺术品市场与金融资本进一步对接提供新的借鉴。 近年来,艺术与金融相互携手,协作发展的趋势已在国内成为不争的事实,这种趋势在经济发达地区金融市场上尤为突出。金融资本不仅染指艺术品拍卖市场,而且以银行、信托、基金为代表的金融资本介入艺术领域,而艺术品质押融资业务最近备受业内关注。6月初,长沙银行等几个机构联合推出了艺术品抵押贷款产品。随后,农业银行上海自贸区分行也正在酝酿艺术品质押融资等金融服务。
传统的艺术品行业产业链上相对经营模式较传统,艺术品市场一直缺少类似于金融机构的扶持。如过去买家拖延付款的情况很严重,有些甚至过了一年都没付清。出于这个原因,江苏凤凰拍卖有限公司与金融机构共同设计了“艺拍得”产品,运用银行优势解决资金上的流通。满足机构、行业、个人的需求,花更少的钱买更好的作品。这种艺术品拍卖融资产品的融资服务对象是参与江苏凤凰拍卖有限公司艺术品拍卖、并成功竞拍的投资者。
根据拍品的不同,最高融资额度可达1000万元,贷款期限为3个月至3年不等。按揭付款期间,买家不需要向银行提供相关担保,但其购买的艺术品会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质押保管,买家要等贷款还清后才能入手。
实际上,除了不被看好的艺术品信托举步维艰外,其他艺术品融资形式近两年都在展开各方面的探索。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银行业在这方面的突破。国内一些中小银行一直在为艺术品交易、投资和收藏提供质押融资服务,成为国内银行业打通金融资本与艺术品市场的先行者。如山东潍坊银行今年就加强艺术品产业链条的打造,开始着手建设艺术品仓储库,并且进一步开展了“中国艺术品质押融资问题研究”的项目。
此外,从艺术家项目到画廊,艺术众筹也是众筹兴起后的另一种艺术融资形式,这种去渠道化的融资模式,正以最直接的方式对接资本与资源。同时,更多的艺术品融资形式在这几年也不少见,如上海海上谷韵艺术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员。除了提供常规的艺术品交流、展示外,还引入第三方艺术评估机构,与上海东方典当达成战略合作,形成了一套艺术品质押融资的标准和流程。
尽管各种艺术品融资形式都在探索,但在艺术市场没有彻底解决权威的第三方评估鉴定问题之前,多数市场人士认为,对于任何形式的艺术品融资,都应该谨慎对待。不过,在众多艺术品融资项目中,对以银行为代表所进行的融资,持乐观态度的人士不少。此前,交通银行江苏省分行与江苏省文化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正式签订合作协议,成为省文化产权交易所的重点合作银行。对此,业内人士称,该行对于纳入体系的优质文化企业客户给予贴息支持,实现最低以基准利率发放,交通银行南京分行自成立以来,已累计向南京市及江苏省文化领域客户提供直接信贷投放逾20亿元,文化产业信贷投放占比超20%。
艺术品融资形式的流行,并非投资者突然间发现艺术品比其他资产更安全,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市场流通性紧缺,各种艺术品理财产品以及基于艺术品的金融产品频频问世、层出不穷,已成为当今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促进了艺术市场金融化的繁荣。业内专家认为,艺术品金融化对于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中国艺术品市场是一个重要课题。随着艺术品金融化找到合理的发展方向,预示着中国艺术品投资蓬勃发展时代的来临。
随着文化金融产品日益丰富,艺术品行业的金融实践也逐渐升温。前不久,湖南长沙银行与艺术担保、经纪机构合作推出艺术品抵押贷款产品“逸品贷”,农业银行上海自贸区分行也正在酝酿艺术品质押融资等金融服务。使得这一曾经进入国内银行实操范围的艺术金融形式重新受到关注。
事实上,国内发达地区近些年来对于艺术品融资不乏跃跃欲试者,但大多数都因缺乏相关专业人才的储备和“核心竞争力”而难有作为。机构想赚钱,想把艺术品当做金融工具来操控,但是鉴定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如国内一般的典当行均不接受书画、瓷杂等作为抵押物,顶多可以典当手表、翡翠等套现相对容易的物品。业内人士认为,赝品太多阻碍了书画等艺术品作为质押物的业务开展。尤其是古画或近现代名家书画真伪难辨,而在世艺术家的作品今后的走势又不明朗,都阻碍艺术品融资形式的开拓。
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融资难不仅仅在中国存在,这也是个世界性难题。由于文化产业融资的特殊性,文化产业主体的意识问题、信用问题、人才问题及风险管控问题等方面都存在不足,相应的法规与政策缺位较多,文化体制改革尚未到位。鉴定、评估、保管和保值等风险使得许多大机构对艺术品金融化的业务慎之又慎,而一些中小金融机构则敢于创新。前不久,“中国艺术金融数据库研究报告会”在潍坊银行召开,希望推动相关领域的量化研究,从而服务于艺术品质押等领域。目前,虽在有很多想介入金融领域的艺术界或准艺术界人士极具热情地推进,但是金融机构反应不一,多数机构较为冷淡,有点剃头担子一头热的局面。
目前国内的拍卖行亦有开展艺术品融资业务,具体做法是在银行授予拍卖公司的授信额度内,为资金临时短缺的客户提供短期贷款,但是授信规模很少超过1亿元人民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艺术品的客观价值很难确定,金融机构更是缺乏艺术市场的专业人才,担任评估鉴定的工作;另一方面,现阶段的艺术品抵押融资的有效需求并未全面形成,艺术收藏圈内的投机心理过盛,金融机构选择尽量避免承担投机风险;保险公司也未有相配套的财产险业务,来分担抵押物可能出现的意外风险。
现阶段在中国大规模地开展艺术品抵押融资业务条件尚未成熟。在国外,金融机构的做法也较严格,即使是针对高净值人群的服务,相关限制也非常多,例如必须要拥有多方认可的市值很高的藏品,且藏品种类不能过于单一;在国内无论是专业人才还是第三方评估机构的公信力都还不足以令所有人信服,因此这类业务仍属于小众尝试,一般人都小心谨慎,作为非标准化的产品,看起来或许收益较高,但相关配套服务远远跟不上,投资者在入市前必须清楚其中存在的风险。
在艺术品融资形式创新仍举步维艰的现实面前,无统一标准的鉴定评估难题不仅是艺术品质押融资所要面对的,而且是艺术品市场难以突破的老问题。随着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与文化体制改革进程的纵深推进,文化产业投融资的问题越发凸显。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西沐表示,在文化产业投融资急需解决的问题中,完善投融资机制,特别是培育与构建文化产业融资平台,是当下拓展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的重中之重。
来源:金融时报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