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要冷静应对艺术品市场的火爆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25日 16:06 收藏投资导刊

  文/尧小锋

  2009年下半年以来,国内艺术品市场行情火爆,人们参与艺术品收藏和投资的热情高涨,各类交易频繁进行,各式艺术品投资产品应运而生,与此同时,也引发了很多新的问题。

  今年年初,安徽一家文化公司在上海举行拍卖,因绝大部分拍品流拍,引发委托人强烈不满,造成拍卖会现场秩序混乱,最终导致上海警方介入调查。此事的缘由是该公司以确保拍卖成交为由,收取了过多的鉴定费和图录费。前几天,我接到天津滨海广播的电话采访,探讨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发售的艺术品份额产品一事。据了解,该交易所发布的份额产品从1月26日的1元/份,分别上涨至7.21元/份和6.7元/份,平均涨幅高达595.5%。滨海广播的主持人说,很多听众反映对此事不甚理解。在艺术品市场行情好的时候,遭遇第一类事件的人不在少数,这是拍卖火爆引发一些机构追求利润、蒙骗收藏爱好者的典型案例;第二类事件尽管从操作上没有问题,但这种探索性产品出现如此出人意料的涨幅,让人不得不怀疑它今后的增值能力。因此,参与者需仔细掂量“谁来接最后一捧”。

  时下物价快速上涨,现金购买力削弱,而国内投资渠道偏少,有现金盈余的公众都在为寻找合适的投资渠道发愁,于是不少人开始把目光投向如火如荼的艺术品市场;加之很多大众媒体也关注并参与这个市场的报道,艺术品市场高价成交和增值神话被过多地渲染,这些都使公众参与艺术品市场的热情空前高涨,艺术品市场的一些新产品被盲目追捧,一些人上当受骗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说到底,艺术品市场是一个“塔尖”市场,适合那些有钱有闲的富裕人士和专业人士参与。一来它专业性强,投资风险大,进入门槛高。对于作品真伪的辨别和艺术价值的把握绝非一夕半载之事;二来它变现能力相对较低。由于价值大多不菲,参与人群相对小,其变现能力远远不如证券、黄金、房地产等投资品种。

  西方艺术品市场发展了几百年,2009年全球艺术品市场的总交易额为313亿欧元,相比其它经济金融商贸等市场,规模还是非常小。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总交易额仅为42亿欧元,与其它投资渠道比,也是相形见绌。

  作为媒体人,我们经常参与艺术品市场的各种交流,也接触了不少收藏家和收藏爱好者。有的人耗资数亿元买来的东西,经专家鉴定后,90%以上的藏品被认定为赝品的故事,并非虚构。但凡成功的收藏人士,无不是事先做足各种专业功课,向专家虚心请教,累积一点点的进步,然后经过实践的考验和长期历练,最终才将自己的收藏品一步步变为精品。当然,有收藏兴趣的人不妨从投资金额不大的邮币卡、小人书等大众收藏品入手,有所心得和收益后,再一步步深入艺术品市场。

  对于时下艺术品市场的新产品,例如艺术品份额化产品、艺术品基金、艺术品典当、艺术品抵押等,投资者也需要擦亮眼睛,正确认识。比如份额化产品,它引进股票交易的设计思路,由相对专业的中介机构来选择合适的艺术作品,有利于公众间接参与艺术品投资,但它的风险仍不可小视。这里首先要解决的是选择何种艺术作品的问题:古代、近现代名家大师的作品,目前价位普遍很高,今后还有多大增值潜力是不确定的。由于这些作品价值高,自然每个份额单价较高,这个参与门槛就挡住了不少投资者。于是大部分文交所选择目前有交易记录的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作为标的。但当代艺术家作品的价值成长空间有很大的悬疑。当代艺术家的作品,现在有市场并不代表未来有市场;一个阶段的作品被人认可,不代表所有阶段的作品都被认可。当代艺术家的历史地位难以确定,就难以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可,其增值空间仍然充满巨大的不确定性。投资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从本质上就是,投资者在艺术家的创作潜力、能否进一步在美术界扩大影响和代理机构的推广能力等方面下了赌注。这种赌注是否值得,需要多多思量。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