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证券化 规范发展是关键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31日 18:14 中国经济网
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文交所),特别是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在前段过度追捧下又饱受质疑,已站在风口浪尖上,似乎到了一种人人喊打的危局。最近被聚焦热炒的文交所从目前的发展状态来看,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需要更多地理性的分析与评判。
面对文交所发展问题,要“疏”,而非“堵”
天津文交所所面对的状况有两个方面是肯定的:一是文交所的交易过程、平台建设及其相应的股权构成尚处在一个探索阶段,其中无秩序、不规范的问题是存在的,有的甚至是很严重的,需要规范,更要加强监管;二是面对大量的来势汹汹的资金,使天津文交所始料不及,也是其一些问题迅速暴露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有有一点是极为肯定的,那就是大量的艺术品资本需要阵地,需要平台,我们应充分重视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的发展潜力与势头,面对问题,更多地是要更好地发展,要善于用建设性的“疏”,而不是一棍打死的“堵”。我们还应该注意的一个方面就是,不能用存在的问题去否定一个事物发展的基本面,更不能用个别事物的问题去一叶障目,去否定整个行业的发展。文交所当下所面临的问题,不少是探索中的问题,更多的时候需要我们勇于创新地去探索、去规范,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走向完善。我想,这是我们对文交所存在的问题所应有的态度。事实上,我们认为,在全国范围内,文交所的发展已经破题,现在的问题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主要是如何发展的问题。具体说就是要正视问题,规范市场,加强监管,营造环境。
文交所是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形式的一个创新 我们说,文交所在中国艺术品市场及其资本市场的发展过程之中是一个新的市场形式的创新,对推动市场的社会化、大众化具有积极的作用,不能把个别交易所出现的问题与操作层面的问题放大为战略性或方向性的问题。更不可将其看为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及其资本市场发展的唯一出口与未来。我们反复强调,文交所只是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形式的一个创新,是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创新,是一种补充,它很难也不可能成为一个主渠道。
据我们估计,在今年大约3600亿的交易规模中,拍卖市场的交易规模占到了不足20%,据我们分析与估计,文交所的交易规模很难突破3%,所以,我们讲,文交所是一个新的形式,是一种补充。另外,我们不能将艺术品份额化交易等同于股市交易,虽然有的交易所实施的是“等额分割,连续交易”的方式。我们知道,股市的标的物是企业大宗资产与股权,而文交所的标的物是艺术品,即具体的某一件或几件的集合,是一种艺术品资产包,规模一般不会很大。这种标的物的特殊性是决定了与股市不同的重要方面。除此之外,我们还会发现,文交所的艺术品标的物无法在报表上产生利润,更无法分红,退出机制也与股市大相径庭。我们理解大家愿意类比,但这种创新的艺术品交易形式与股市交易相差甚远,并不是一回事。实验过程中的问题被过分放大,不是一种建设性的态度。艺术品市场是一个新兴的市场形态,有自己明显的市场特质,可以说,文交所内所进行的是一种特殊的交易形式的创新,不可简单归类。在艺术品市场发展过程中,不排除以后还会有其他类似或不同形式的交易创新。所以说,其他市场在发展与发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艺术品市场可能都会遇到,并且还会有自身的一些新问题。我们应该把给予其他市场的那种宽容一样,给艺术品市场更多时间与空间,让其完善,而不是以一种看热闹的心态去起哄,我们需要的是建设性的关注与探讨。
文交所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其实,基本上也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只是没有像文交所这样迅速地成为媒介关注的一个聚点,像艺术品市场交易秩序混乱、鉴定、评估、确权、保险、托管,以及政策等问题。面对这些难题,文交所的出现,犹如把难题一下子摆在了一个公共平台上,让大家将整个交易过程看得更加清晰。从这些角度上讲,如果文交所能够在发展中探索出了一条路子,那无疑会对中国艺术品市场及其资本市场的发展起到一个重要的推动与示范作用。探索者有可能成为先驱,更可能成为先烈,但这种探索与创造精神应该成为时代的一种精神。
文交所艺术品交易存在五大问题
当然,我们这样讲并不是对当前存在的问题甚至是危局视而不见,也不能因为探索而不对探索的结果进行负责。我们讲,探索者可贵与重要的品质是对内在规律的探求与认识,并且始终是以一种谨慎地态度去面对多变与未知的世界。无疑当下文交所所出现的问题,既有认识的问题,对艺术品份额化交易的内在规律认识不清、不到位而又匆忙上马;也存在操作层面上的不慎重,对策不到位与措施不及时的问题。
当然,也有客观上艺术品市场发育及其环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障碍。如果要概括的话,目前文交所面临的发展问题主要至少有以下五个层面: 一是文交所的定位问题。文交所是一种新的市场形态,是一种平台化的交易形式。这种平台化交易是指:通过评估先确认其价值并进一步量化,然后通过价值量的细化拆分,在交易过程中逐渐实现其使用价值。概括地说,文交所主要有六个方面的基本功能:一是艺术品价值发现、挖掘与建构的平台。二是艺术产权的发布与交易平台。通过高效的信息发布平台和电子交易系统,广泛征集卖家和买家,充分发现艺术品的市场价格,提高艺术产权的交易效率。三是艺术品市场的投、融资平台。设计并开发面向投资人的、符合艺术产权交易特征的投、融资产品和投、融资工具,为艺术品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支持。四是艺术品市场主体的孵化平台。提供艺术品市场主体的改制、重组、股权登记托管、融资等相对完善的服务,提高孵化效率,加速其成长,辅导其走入艺术品资本市场。五是艺术产权登记托管平台。主要是承担艺术产权登记,办理各类文化产权托管,提供交易见证、过户、质押、登记等职能与服务。六是艺术品资本孵化、服务与资本文化的培育平台。推出艺术品份额化交易的模式,推动了实现艺术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有机结合。 二是文交所的支撑问题。当前,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过程中保险、托管、确权、鉴定、评估定价问题会没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多且乱。在这种状况下,文交所面对的问题会非常多,稍有不慎就会形成过程缺失。特别是在鉴定与评估问题上,这个问题尤其突出。
三是文交所交易过程的架构问题。文交所交易过程的规范性与与交易过程架构的科学性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交易过程的成熟与否。交易所要强调是完全独立的第三方机构,目前不少交易所存在本应分别设立的“交易所”和“做市商”两者功能集于一身,投资者直接在交易所开户,整个市场除了银行在负责资金存管外,其余的计算机撮合交易、资金结算、份额登记、风险管理等关键环节,都集中在具有营利性要求的天津文交所一家公司上,这样的制度设计,其风险显而易见,应积极规范。
四是信息披露与监管问题。当下,文交所是股份公司建制,有效监管仍是“短板”,目前信息披露不充分,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严重。政府必须适时从法律上确定文交所的属性是否属于金融机构或准金融机构,继而确定监管机关或机构,制定全国统一的管理办法,明确监管规定,有效防范风险。
五是文交所发展环境的问题。目前,我们面临的政策与民间艺术品资本的大势有较大的错位,过多的聚焦使人们丧失了应有的耐心与宽容,政府这时的缺位又未在营造环境上多做文章,使情绪任意蔓延,缺乏建设性的研究讨论与监管设计引导。
创新与探索 打造“四公”公共交易平台
事实上,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还很难找到最为理想的终极的办法。目前,我们能够做的,可能只有在当前条件下,找到一个能够破题更好的办法。这也是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也是探求与创新的需要。文交所发展到今天,需要一个系统而又有效的解决方案。那么,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用创新与探索的思路去解决这个问题。主要的看点有:
一、打造“四公”公共交易平台。文交所要探索“发现价值、提升价值、实现价值”的经营理念,遵循“公信、公开、公正、公平”的经营原则,以文化艺术为载体,以产权为核心,以金融为纽带,以资本为动力,以科技为先导,以服务为根本,全力打造一个在“政府领导;企业主导;专家指导;中介辅导;市场引导”下,文化艺术产业要素实现跨行业、跨地域、跨所有制高效流动与融合的创新平台。艺术品证券化是文化产品公共投资的一种尝试,在文交所的平台上,文化如何与资本联姻,其定价模式,作品的真假鉴定、相关制度上的完善及政府相关部门的有效监管都需要在发展中规范。
二、把好艺术品交易准入关。具体来说就是,要对艺术品资产包的入市进行监管与前置性审批。入市监管主要包括确权、鉴定与评估定价等几个方面。其中确权非常重要,涉及到无权认定。在这个前提下,艺术品资产包的真伪排在第一位,另外就是价值的评估与资产包的定价,特别是学术价值的管理与发掘。前置审批可设立审批审核制架构,即就是属地管理部门的一级评审机构的审批制,审批之后之后应在国家文化的部门设立一个有专业委员会把关的审核制,这种审批审核制机制,既可以确保艺术品的真实性,又能够稳妥地规避风险、规范市场,实现准入监管,从而保护投资者利益。
三、建立规范化的权威支撑体系:保险、托管、确权、鉴定、评估定价。可以说,以上每个环节都是至关重要的,不仅需要有科学规范的流程,更需要体制与法律法规的支撑。在这里我们特别强调,定价是交易的核心问题,但价值评优、资产评估又是定价的基础。对艺术品来讲,由于其价值的多元化与价值发现过程的复杂性,也就决定了艺术品评估与定价的复杂性与难度。特别是在我国尚未建立起应有的价值评估体系及相应的理论架构之前,这个问题的难度是我们必须面对并给予充分预计的。
四、强化交易过程及文交所发展过程的监管:监管从目前来看,主要的是有两个层次,那就是针对中国艺术品交易的基本特点,对文交所交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以后文化艺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及创新进行超前性的研究,在提高认识与探求规律的同时,重点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成立相应的监管机构,前期可以成立跨部门、跨行业的部委联席工作小组或办公室,对全国文化艺术行业的发展问题进行统一的监管,在时机成熟时,统一建立的相应的中国文化艺术产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统一行使被条块分割的功能。二是尽快调研并出台全国统一的管理办法及有关政策与措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规范市场,使文化艺术产业沿着健康、有序、持续的发展方向推进,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做出努力。实现以上两个层面的要求,一个极其重要的基础不可忽视,那就是要强化这方面的系统研究力度,组织相应的队伍,在调研的基础上发现一般规律,并且上升为政策与办法,倡导与推动实践的有序性。
五、优化发展环境,壮大市场主体,发展资本市场,建立市场诚信体系。有一个好的环境与雄大的市场主体,才是培育艺术品市场价值建构体系的基础,这也是建立艺术品市场诚信体系的前提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抑制与规避投机,发展健康的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
六、进一步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在上面的问题解决之后,能否进一步地降低交易过程中的成本,就成为文交所能否迅速发展的核心要求。交易成本将会成为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要素,也是文交所今后要面临的最重要竞争要素之一。如果无法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那就必然会出现更有竞争力的交易形式,这是市场能力与资本智慧的必然结果。
七、以人为本,培育核心竞争力。研究能力,创新发展能力、运营能力、市场拓展能力。基础是人才问题。聚合目前还少得可怜的专业化人才,不断形成以人才为基础的核心业务能力与竞争能力,是当下文交所的一项重要而又急迫的战略任务。目前很多问题的出现不是交易本身的问题,而是一种运营能力问题。
不可否认的是,对艺术品份额化交易的认识是一个过程,操之过急与无所作为无疑都是要不得的。当下,我们认为强化研究,加强支撑与监管是文交所健康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当务之急就是把事做好最为关键。千万不可将文交所的发展看成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绩工程,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急促上马,抢先吸引眼球,那破坏的不仅仅是一个地方一个具体的文交所的发展,它甚至会伤害整个行业的根基,甚至让人对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过程的本身产生恐慌,对此,我们应有足够的警惕。
作者简介:
西沐,男,中国画廊联盟执行理事长、秘书长,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研究员,文化部《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主笔、统筹人,中国艺术品市场理论研究及其标准化工作开拓者。同时任北京大学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审美文化与创作管理研究室主任,北京大学中国当代艺术经典大家入史研究与传承工程负责人,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市场学会艺术品市场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科学图书馆科学文化传播中心研究员,《鉴宝》、《收藏》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画市场》杂志总编,中国艺术品市场国家案例研究《中国当代艺术经典名家》(中国书店出版社出版)编委会主任委员、秘书长、主编。1988年以来在《自然辩证法研究》、《光明日报》、《科学学研究》、《美术》、《哲学动态》等报刊发表论文逾20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