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莫让口水战冲垮文化艺术新芽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26日 12:00 中华网
“艺术品金融模式、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发展探讨”……近日有关于艺术品金融的文字报道充斥在包括互联网以内的各大媒体上,一时间,天交所和艺术品金融模式的出镜率迅速飙升,各种舆论直指其模式中存在的不成熟因素与诸多弊端,更有人高喊“叫停”之声。与此同时,提出冷静思考、公正评论的声音也逐渐穿透这一舆论乌云,给了天交所一丝曙光。
其实,并非仅艺术品金融领域第一次出现“责难门”,小题大做、恶意炒作已经另诸多行业领域尝到了“苦酒”,而其结局也是如出一辙的两败俱伤,给国家、企业和大众造成了很大伤害。中国各个行业的国际化进程,如果想求得更好发展还需继续坚持通力协作、一致对外的战略原则,切莫使刚刚走向创新机制的艺术品金融这棵小苗,在无谓的“口水战”中淹没。
天交所舆论缘起
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卷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缘起该所以“艺术品份额交易模式”买卖的两幅画作受到投资者追捧,连续涨停,被一些论者指责为“制造艺术品价格泡沫”。然而,冷静者不难发现,在天交所正式上线前和上线之初,截然不同的一片叫好与当前的形式仿佛成为了对立的两方,问题究竟出在天交所本身还是什么地方不言自明。
其实总结下来,质疑者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种:首先,艺术品的交易、拍卖主要为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如果进行拆分,势必会将投资者与艺术品实物的距离脱离,价值味道过于浓重。其次,证券化网上交易产品虽然拥有简便特征,但艺术品有别于某一企业或经济机构,两者是否适合联姻值得推敲。另外,艺术品沦为证券化,很容易使其沦为被炒作的工具,受益的未必是艺术家。最后,相对于股票买卖,艺术品份额化交易受到的各种因素影响较大,信息充分披露很难达到。
就舆论的角度看,确实有一定道理,然而铺天盖地的“叫骂”声显得过于强势,天交所积极的一面仿佛被有意遮掩,而不成熟的角度却被无限扩大。如果据此抹杀艺术品份额交易模式的积极意义,甚至主张叫停该模式,则未免失之轻率,此举固然安全无虞,却封杀了一个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金融创新路径,也抛弃了“先行先试”者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发展尚需公正评断
其实,在天交所问世之初,天交所董事长陈玉就向媒体介绍,所谓艺术品份额模式,是将艺术品等额拆分,分后按份额享有的所有权通过交易所的电子平台进行交易。该交易有四个特点:第一,扩大了艺术品的投资主体。将高市值的艺术品所有权进行拆分交易,投资者只需要购买部分份额就能参与艺术品投资。第二,缩短了艺术品的投资周期,交易所实行T+0交易模式,即当天买入的份额可以在当天卖出,投资者可以灵活掌握投资周期。第三,信息公开透明,艺术品份额交易的所有市场信息都将在互联网上公开。第四,具备完善的流程,艺术品上市之前会经过严格的鉴定、评估、保管、保险、展示和公证等规范化的流程。对于艺术品份额交易的风险控制,天津文交所也做出了类似于一般资产交易所的规定,包括涨跌幅限制、停盘复盘制度、大户报告制度、为上市艺术品购置保险并按照保额进行赔付等。
由此看来,天交所就其模式本身并不像舆论所说的那样缺乏合理的理论支持与诸多弊端,而相对于以往股票市场以经济企业为基础的上市公司,艺术品金融更具自己独特的优势。艺术品金融的价格主要取决于艺术品本身价值,这种价值受到历史、时空、市场、艺术等因素决定,而这些因素相对来说比较固定,不会像企业会受到产品价值以及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不稳定因素影响,艺术品金融更不会像股票投资那样有着诸多繁琐难懂的财务报表,其实这反而成为艺术品价值保值与增值显而易见的“报表”。
就每个行业发展来讲,我们更需要不同的声音存在,而不是一边倒的高唱凯歌或骂声不断。对于投资者来说,了解一个行业的真实状况,判断艺术品标的的投资价值,最为重要的依据当然是信息披露。而对于行业本身,公正的舆论导向,争鸣的讨论环境更会促进企业不断完善各方机制,以促进行业常态发展。任何过于偏颇的舆论最终结果只会误导投资者,并将一个极富发展前途的行业扼杀在摇篮之中。媒体的责任,难推其咎。
媒体责任不容推卸
就事件本身,新闻炒作故意强化、突出某些内容和要素,而忽视其他一些内容和要素,往往造成新闻报道的片面和虚假。正如天交所,铺天盖地的质疑与谩骂,是否缺少了那些冷静的分析与思考?这样带有方向性的新闻报道,直接后果只能是新闻的娱乐化以及新闻可信度每况愈下。
媒体是社会的公正的代表,不应忽略它的社会责任。即使某些机构或领域出于经营战略需要,使其成为宣传工具或手段,但诚实守信、利于社会、合理适度等原则必须成为每个媒体工作者的准绳,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为社会为行业企业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