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艺术:有待收藏的价值洼地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06日 08:10 《投资有道》杂志

香格纳画廊负责人 劳伦斯·何浦林,90年代末就开始推广影像艺术。 香格纳画廊负责人 劳伦斯·何浦林,90年代末就开始推广影像艺术。 法国 多米尼克·冈萨雷斯·弗尔斯特作品 法国 多米尼克·冈萨雷斯·弗尔斯特作品 法国 于连·迪斯科里作品 法国 于连·迪斯科里作品

  在书画和瓷杂等传统艺术品市场价格仍呈疯狂涨势之时,如果试图挖掘中国当代艺术领域内“价值洼地”和下一个热点,一直处于“非主流”状态的当代影像艺术或许在列。

  越来越多的中国新富喜欢直接用“投资”表明自己进入当下中国艺术市场的目的,他们购买和收藏艺术品或许更在乎的是买进卖出间获得的利润。当然这无疑与2003年以来全球性通胀和资产价格暴涨使艺术品市场获得空前关注,以及2009年以来中国艺术品市场连续上演的“暴富”神话有关。

  然而在尚未十分成熟的中国艺术市场,尤其是新入场资金的表现大多是无序的,尽管某种程度上推升了艺术市场的繁荣,但由于艺术品有别于其他投资品种的特性,艺术市场迟早将回归以价值而不是价格为主导。

  有一种艺术叫“影像”

  影像艺术通常包含了运动影像、图片和新媒体艺术。毫无疑问它是跟随着人类社会技术与工业化的脚步而逐渐兴起。其中摄影艺术已有百年历史,而录像艺术则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

  影像艺术结合了光影、表演、装置和戏剧化的叙述方法,具有多方位质疑的能力,是某种观念性的视觉形态,是一个由胶片、电子像素构成的与过去人文时代完全不同的艺术世界。

  巴黎市立现代美术馆影像收藏负责人奥迪尔·布尔吕洛(OdileBurluraux)告诉记者,在西方,基于影像,尤其是动态影像上的艺术实践,建立了一种所谓“后表现主义”的艺术——为什么要将作品凝固在一种形式里,而不是凝固在一种创意、一种思想、一种情绪或一种经验里?

  影像艺术家们的艺术模式呈现出6种特点:1.接近影像艺术的倾向——电影、电视、摄影、摄像等——重视从现实到再现,这个不易被察觉的过程;2.作品不一定存在统一的形式语言,但都趋于以激活其所处的环境为己任;3.他们呼唤观众的参与(身体的,触觉的,视觉的,语义的);4.通常建立在社会性的概念上;5.主张集体性的创作;6.试图引入作品其他关系并由此重新创造展览的模式。

  这家富有盛誉的美术馆成立于1937年,拥有超过八千件的藏品,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举办多种录像方面的展览。而中国的录像艺术则在1988年起步。

  今年5月,巴黎市立现代美术馆与民生现代美术馆合作,将法国20位影像艺术家20年来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带到中国开展,借此拉开民生现代美术馆试图梳理中国本土影像艺术史的帷幕,民生也将在今年9月举办《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之——中国影像艺术(1988-2011)》大展。

  在他们的展览中有一件作品似乎能令人厘清影像艺术的意义。这是一位著名的法国影像艺术家的《齐达内,一幅二十一世纪的肖像》,取材于足球明星齐达内在2005年的一场真实比赛。艺术家在赛场内不同视角放置了17架35毫米胶片摄影机,同时捕捉球场上齐达内的一举一动,而其他球员都是被忽视的。

  奥迪尔·布尔吕洛告诉记者,当初购买这件作品的其中一版,花费“十分昂贵”,而一部齐达内的纪录片,在超市里花费20欧元就可以买到。以至于她们在向巴黎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申报时,一些官员非常难以理解为何要以远远高于20欧元的金额,去购买这件作品。

  “但购买艺术作品我们必须考虑到艺术家的声誉和受欢迎程度,艺术性以及制作难度,在美术馆展览需要专门的装置和优质的声音系统。”

  在绘画和古玩等人们习以为常的艺术品类整体价格仍呈“妖魔化”状态之下,如果试图挖掘中国当代艺术领域内“价值洼地”和下一个热点,一直在艺术收藏领域处于“非主流”状态的当代影像艺术或许在列。

  20年前,当年的艺术新锐张培力带着他的第二个录像艺术作品《卫字三号》来到上海,在衡山路附近的一个地下车库内,参加“车库91展”,据称当时有301人参观了展览,这是录像艺术在中国的第一次正式公开展示,尽管还是处于“地下”状态的。现今,张培力的作品已大多被西方藏家收入囊中,每版作品的均价稳定在数十万人民币。

  也是20年前,解海龙一张名为《我要上学》的摄影作品,以一个充满渴求的“大眼睛”女孩感动了无数人。2006年,“大眼睛”在中国首次影像专场拍卖上创下30.8万人民币的最高纪录。这场拍卖会上,共有132幅中国摄影作品上拍,成交率61%,成交额240多万元。业内常常将此视为中国影像艺术市场的开端。

  收藏:继续跟在西方藏家身后

  尽管如此,对于这个更具有“时代特色”的艺术,影像艺术市场在欧美等国家早已十分成熟,装置和影像艺术品成为西方当代艺术主要表现手段和藏家主要竞逐对象,有取代绘画艺术主流地位之势。在拍卖界,影像作品的单张价格早已突破百万美元。而中国还停留在单张几万到几十万人民币的阶段。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进入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香格纳画廊在90年代末已经与杨福东、徐震等年轻的影像艺术家合作。用画廊负责人劳伦斯?何浦林的话来说,“这些年轻的艺术家很有意思,他们在学院里学习的都是架上绘画,但更愿意尝试新的材质和媒介进行多元化创作,这在中国必定将呈现上升的趋势。”

  而在2002年前后,画廊就开始接触一批又一批热衷于中国影像艺术的西方藏家。一对通过画廊收藏影像艺术的一对美国夫妇,一口气收藏了大约20件中国年轻艺术家影像作品。“价格非常便宜,第一批购买的是杨福东和向利庆的摄影作品,直接去刷卡,花费才几万元人民币。”他们曾是上海美术馆第一个自费做中国当代影像展的收藏家。

  “迄今,这些年轻的艺术家作品的价格仍然偏低,但事实上其作品价值都受到很高评价。”劳伦斯·何浦林说。

  更早对此发生兴趣的是在收藏中国当代艺术方面负有盛名的尤伦斯,他自上世纪90年代末起就收藏了大量的中国影像艺术和装置艺术。

  “对于中国艺术收藏来说,影像作品的收藏似乎还处于零星、无规划的状态。当然也有很多力量,试图对影像收藏进行引领和推动,但总体效果还没有显现出来。而西方的艺术机构和收藏家相对来说,已经能很成熟地对影像艺术作品进行系统收藏。”民生现代美术馆副馆长郭晓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民生现代美术馆去年4月份成立了一个由郭晓彦担任首席执行官的民生当代艺术研究中心,对中国当代艺术史及现状进行梳理和研究,目前的重点就是当代影像艺术,范畴主要集中在运动影像。

  “事实上,国内的影像艺术几乎到2000年以后,才逐渐被‘合法化’,被学术承认为当代艺术门类中的组成部分。美术馆有责任去做基础梳理和收藏研究的工作。”她说。

  2002年,中国首家专业摄影画廊“百年印象”成立,这在国内影像收藏一级市场建立上具有标志性意义。当时,所有作品的入市价格均为600美元(约5000元人民币)一张,而这个价格远低于国际上的参照价格,他们95%藏家都来自欧美。大致分为:收藏机构、职业藏家、艺术爱好兼收藏者。同年的平遥摄影节,法国国家摄影中心大量收藏中国摄影名家的作品,出价二三百美元一张。

  相比之下,自2006年国内开始出现影像艺术专拍以来,成交率和成交金额都表现平平。在学术上,中国至今也还没有完整、权威的影像理论教材来系统阐述分类问题。

  由于当代影像史的学术梳理欠缺,国内藏家缺乏一个能够用来作为参考,并指导投资和收藏的评价体系。因此他们更愿意关注于有把握的、熟知度较高的艺术品门类,而对这种可复制的艺术品心存疑虑。

  对此,香格纳画廊的劳伦斯·何浦林向记者解释说,目前影像艺术品的收藏价值主要体现在艺术家亲笔签名和版数限量,艺术品在进入市场时需要确定好规格和版数,以合理的版数和价格与市场对接非常重要,二者按照常规是相辅相成的。藏家按版收藏,版数成为稀缺性的体现,而这方面是由艺术家确认保障,画廊对此把关。一般来说前几版的售价相对较低,越到最后几版,价格提升就越多。

  目前,私人收藏以摄影作品和单屏录像居多,多屏录像作品需要有一定的展示空间,相关的装置也要另外购买,这类艺术品收藏以美术馆和机构偏多。

  藏家收藏作品后,版权仍是艺术家的,如果要在公共场合播放,就要经过艺术家的同意。

  市场:下一个“潜力股”?

  从市场角度来说,尚不成熟的模式、价值与价格之间的差异通常意味着升值潜力与机会。

  据敲下中国影像专拍第一锤的北京华辰拍卖公司负责人李欣介绍,目前一般名家摄影作品市场涨幅约在10%到30%,孤品涨幅100%到300%,2006年几百元的单张摄影,如今大都已进万元级,甚至突破十万元。2010年北京华辰影像拍卖中,纪实摄影占成交额的60%,一张作品被拍卖一次,其价格就呈现10%至30%的增长态势。

  但相比当代艺术的其他品类,影像艺术品整体价格依然相距甚远。

  “中国影像收藏确实目前的门槛不是很高,也有很好的作品还在艺术家或者代理画廊的手中。而影像创作却是当代艺术中最活跃和有可能性的领域,也是年轻一代艺术家越来越投入力量的领域,未来的可能性很多。”民生现代美术馆副馆长郭晓彦表示。

  画廊也同样看好这一领域,香格纳如今已经与国内20位左右的影像艺术家有合作,劳伦斯?何浦林认为,由于此前中国缺乏多媒体教育,对于稍早一批国内艺术品藏家而言,影像艺术肯定接受度不高。但是随着越来越多年轻化的“新富”们进入市场,影像和技术的捆绑特征具有无限的发展空间。参照西方艺术发展,影像艺术的多媒体化趋势已明朗,在所有艺术品门类中影像是最有发展和前瞻性的艺术形式。

  同时,类似民生现代美术馆这样,对中国当代艺术史进行研究的机构和个人也越来越多,影像艺术作品的重要性,影像艺术家的重要性都会不断被定义出来。这无疑将推动市场升温。

  如今,当国内藏家还在以几近疯狂的价格抢购那些大多是西方藏家在几十年前低价买进的中国绘画作品时,尤伦斯们,似乎又开始静静地吸纳着中国艺术市场的下一个“蓝筹股”。这个基本上由海外市场推动下形成并成长的新兴市场,随着近年海外市场实力减弱,国内藏家正面临更多机会在。

  以拍卖界的观点来说:“现在是收‘货’的季节,建仓的时候,投资影像的最好时机。”

  影像艺术ABC

  概念定义:通常包含了运动影像、图片和新媒体艺术,结合了光影、表演、装置和戏剧化的叙述方法,具有多方位质疑的能力,是某种观念性的视觉形态,是一个由数理、胶片、电子像素构成的与过去人文时代完全不同的艺术世界。

  内在价值:目前影像艺术品的收藏价值主要体现在艺术家亲笔签名和版数限量,艺术品在进入市场时需要确定好规格和版数,藏家按版收藏,版数成为稀缺性的体现。一般来说前几版的售价相对较低,越到最后几版,价格提升就越多。

  藏家情况:目前,私人收藏以摄影作品和单屏录像居多,多屏录像作品需要有一定的展示空间,相关的装置也要另外购买,这类艺术品收藏以美术馆和机构偏多。

  市场前景:装置和影像艺术品已成为西方当代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和藏家的主要竞逐对象,有取代绘画艺术主流地位之势。在拍卖界,影像作品的单张价格早已突破百万美元。而中国还停留在单张几万到几十万人民币的阶段,未来升值空间很大。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电话:4006900000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