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投资风生水起 风险不容小觑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31日 10:48 天津网
今年以来,艺术品投资市场犹如一场资本盛宴,各方资金鱼贯而入,一片风生水起。艺术品拍卖几乎场场座无虚席,藏品拍出的价格也屡创新高,动辄“破亿”的成交价已成为家常便饭。参与这场艺术品投资“盛宴”的,除了狂热的投资者,还有众多新建立的产权交易所和多家银行等金融机构。各省市如雨后春笋般成立的文化艺术品交易所,通过对艺术品的份额化等额拆分,再以证券化的方式进行交易,吸引了大量投资拥趸。各大银行也纷纷瞄上艺术品投资市场,不断研发挂钩艺术品的高收益理财产品,欲从艺术品投资中获得最大利润,掀起了一股艺术品投资新浪潮。金融和收藏界业内人士纷纷表示,在艺术品投资市场泡沫不断膨胀的今天,若没有一定的投资经验和技巧,还是要谨慎购买此类投资产品,艺术品投资市场的风险不容小觑。
【现象】
艺术品交易方式
“华丽转身”
今年1月26日,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份额化交易”的首批艺术品开始上市交易。此后,伴随着艺术品市场交易快速增长,全国各地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根据2011中国艺术品收藏与投资高峰论坛组委会监测统计结果,截止到2011年7月31日,已开业及筹备中的全国各地文化艺术品产权交易所(含交易平台)总数已达34家。其中已挂牌成立的22家,筹备中的12家。目前,艺术品份额交易已经形成两种模式,一种是以天津文交所为代表的类证券化交易模式,另一种是以上海为代表的产权交易模式。除了上述两种交易模式,九歌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独辟蹊径,选择类似于现货远期标准合约交易模式,遵照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规范的交易规则。
2007年6月,民生银行发行的“非凡理财艺术品投资计划1号”标志着国内首只艺术品基金的诞生;2009年5月,泰瑞艺术基金发行了国内首只艺术品私募基金红珊瑚一期,第一年的投资收益率达到25%;国投信托于2009年6月推出的“盛世宝藏1号保利艺术品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是国内信托机构首次踏足艺术品投资领域;今年8月16日,又一只艺术基金“中信·龙藏1号”开始募集,主要针对中国当代油画作品进行投资,发行规模1.5至2亿元人民币。随着艺术品金融化的热浪,国内涉足发行艺术基金的机构已经包括银行、信托、私募基金,以及这三大机构合作设立的形式。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上半年信托公司共发行艺术品信托产品14款,比去年同期增加11款,增长幅度达366.67%。
【专访】
“作为一个尚处于‘襁褓’中的金融创新行业,天津文交所将积极谨慎地做好艺术品交易的各项工作,确保交易市场平稳运行,将风险可测、可控、可承受,促进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怎么看】
艺术品作为金融产品进入大众的视线,是近一两年的事,这无论对艺术家还是对平民百姓来说都是一个新的话题和投资渠道,市场反映轰然。其实明朝的画家唐寅,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唐伯虎,就是一个比较闻名的商业画家,据说唐寅上街购物从来不带银两,他买东西从来都是以画来换取物品,这就是历史上有记载的艺术品金融化的范例。
秦向虹认为,艺术品也是商品,只是古人羞得在高雅的艺术面前提钱,才使艺术品曲高和寡,隐身于琼楼玉宇。其实艺术品商业化、金融化对艺术家、藏家和买家都是非常利好的业态。民国年间的徐悲鸿先生就是运用手中的笔来谋生活、筹粮饷,为身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祖国献一份文人的绵薄之力;而绘画大师林风眠先生的家眷更是为了保藏大师的作品,忍痛出让几张林先生的作品,保全了世纪经典之作。这些无疑都是艺术品商业化的典范之举,那么艺术品商业化的利弊也就显而易见了。
对于这两年市场开始兴起的艺术品金融化试验,秦向虹表示,与过去商品化不同的是现在艺术品可以进入一些流通迅速、资金充裕的宽广平台,这无疑将为艺术品的身家提升一个档次。通过一段时间艺术品金融化的运作,艺术家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也跃跃欲试,交投行情看好,市场一片繁荣。
然而,艺术品的创作和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单靠出售作品本身所换来的资金十分有限,需要有风险意识的投资来催化艺术的大发展,这样既可以给艺术市场提供资金又可以提升艺术品的市场价值。特别是为一些老艺术家整理和保存作品提供了必要的融资渠道,解决了老艺术家的后顾之忧,也为流通领域提供了优良产品。
秦向虹表示,现在光靠国家来维护、修缮艺术品还远远不够,艺术品走入民间才是自身壮大的必经之路,充分发挥民间资本来充实艺术品投资、收藏,将为传递文化香火发挥切实有效的作用。当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有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资本市场亦是如此,当资本像脱缰野马横冲的时候,牧民就该策马归返。因此在艺术品金融化的过程中,要谨慎行事,尽可能让艺术品金融化发挥它最大的积极作用,这样既陶冶了艺术家,也成全了投资者。
“我国的艺术品金融化的发展趋势是良性而又必然的。”
对于白庚延画作等艺术品在天津文交所以份额化的方式“上市”,张主任认为这是资本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艺术品作为资本市场选择的运营载体,其实对艺术家来说总体是有好处的。宏观上看,艺术品的功能正在发生着改变,是商业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然而另一方面,艺术品过快地进入商业资本运营中,可能会由于规范不够,造成一定程度的“儿戏化”,从而让大众对艺术品失去信任。
谈及艺术品金融化对艺术品本身和艺术品市场的影响,张主任表示,艺术品金融化趋势对艺术品自身的艺术价值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具体弘扬与否本身不太重要,重要的是艺术品本身在另外一个领域有用,这是很正面的一个作用。然而,需要注意的却是艺术品金融化的规范。另外,艺术品的金融化是一个大的趋势,它产生出很多这方面的专业公司和专业顾问机构,对整个艺术品市场来说都是件好事。
张主任告诉记者,艺术品金融化是一个成熟社会完善过程中一个方面,它最大的作用应当是在市场认可前期,对艺术市场有一个培育过程。但由于前期人们对它不甚了解,成熟艺术家作品会主要地进入艺术品市场,而这样就又容易形成炒作,因为成熟艺术家的市场是相对稳定透明的,其炒作的空间和培养升值的空间都不如未成名艺术品。但市场形成初期要有成熟艺术家带的一段,慢慢就要回归它真实的市场功能,它要培育有才华的艺术家,更要培育有鉴别能力、有艺术修养的购买群体,而这两者是维持这个市场不可或缺的力量。
张主任表示,欧美市场的培育已经经过了上百年的历史,如在19世纪末期的法国巴黎,一群来自商界和律师界的艺术爱好者集资成立了“熊皮俱乐部”,在他们首次进行的艺术藏品拍卖中,就受到了热烈追捧,个别藏品的回报率更是高达400%,这使得“熊皮俱乐部”成为了艺术市场历史上第一个成功的私募基金案例。相比之下,我国的艺术品金融化才刚开始,还应该有一段时间的磨合,但这种发展趋势是良性而又必然的。
【怎么办】
艺术品投资多样化
各取所需量力而行
目前,针对艺术品的投资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通过拍卖或直接交易获得艺术品实物的传统交易方式;第二种是投资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的证券化交易方式;第三种是购买金融机构发行的挂钩艺术品投资的理财产品。
“投资艺术品是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的一个新方向,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多。尤其是在近两年国内股市行情不好的大环境下,艺术品具有较大的投资升值潜力。”光大银行资深理财顾问告诉记者,“不过,无论是文化艺术品交易所还是银行艺术品理财产品都属于小众的新兴领域,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完善,投资者应根据自身财力和经验谨慎选择投资领域。”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艺术品投资产品的年化预期收益率平均在7%至10%左右,远高于一般理财产品的平均水平。例如,中信集团旗下的中信信托成立的“中信文道·中国书画投资基金集合资金信托计划(1期)”,共募集信托资金4000万元,优先级受益人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不低于10%。此外,民生银行推出的“非凡资产管理——艺术品投资计划” 、建行私人银行与国投信托所推出的“国投信托·盛世宝藏1号保利艺术品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招商银行推出的“私人银行艺术鉴赏计划”等产品也是发行后很快被认购一空。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艺术品投资并不适合资金量较小且经验欠缺的普通投资者,虽然艺术品投资类的理财产品是由银行介入,相比直接投资艺术品风险要降低一些,但对于普通人来说,艺术品投资流动性较差,一般需要投资时间较长,而且对专业知识要求较高,适用于风险承受能力较大的高端客户。此外,艺术品投资市场在持续火爆中也出现了一些隐忧,一旦泡沫破裂,金融机构及其投资者都不能独善其身。众多金融机构发行的艺术品投资产品其实并非“保本”。也就是说,如果艺术品市场泡沫被扎破,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很可能会血本无归。
光大银行理财顾问提醒投资者,应警惕投机心态滋生,投资艺术品不能只注重吸引人眼球的“预期收益率”,更要针对投资对象、风险控制、运作模式和专业能力等做全面的考量。同时,在投资模式上,投资者也要了解金融机构是否能保证本金的安全,不要只为一个看得见却摸不着的预期收益而草率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