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云楼秘藏成为大众文化事件揭秘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10日 08:57 现代快报

  苏州顾氏家族将藏书楼命名为“过云楼”,取过眼云烟的意思。一个半世纪后,这批图书的四分之三躺在南京图书馆中,另四分之一则以1.88亿元的成交价等待交割给它的新主人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历经六世风雨坎坷的过云楼秘藏终于重归故里。

  一批起拍价就达1.8亿元的古书,为何市场价值如此之高?一场国宝级藏书的争夺战,为何最后花落凤凰?散落民间半个多世纪的私家秘藏,为何终在故乡相聚却未能“合体”?现代快报(微博)记者专访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暨凤凰传媒董事长陈海燕和业界专家,独家揭秘竞拍全过程,以及深藏高阁、寂寞隐秘的过云楼秘藏是如何酝酿成一次大众文化事件的。

  竞拍全程仅9分钟

  场下酝酿一年多

  “一亿八千八百万,最后一次”,6月4日晚近十点钟,随着拍卖师的落槌,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能让全场观众如此感动,并不是那高达近两亿元的数字,而是过云楼藏书带给人们的期待。由于这批书属于特殊标的,现场竞得的藏家也许并不是最后的藏家,也许国家图书馆等国有文博单位会在七个工作日之内行使优先购买权,但是这次的落槌,还是让现场的买家卖家都很兴奋,忍不住和身边的友人互道祝贺。神秘的9028号竞买人究竟是谁呢?显然拍卖公司在现场并不会告诉大家,但是在随后的微博上,神秘的竞买人终究还是露出了庐山面目,多位微博网友在网上祝贺凤凰集团竞得过云楼藏书,并赞赏凤凰集团的好眼光,江苏的网友也在欢喜这批藏书最终能够重归江苏。

  落槌之后,最轻松的人是陈海燕,作为凤凰集团董事长、也是这次参与竞拍的决策者,此前他已经悄然赶抵北京,度过了辗转难眠的夜晚。他再三斟酌,最终还是决定一个人独自打车悄悄来到拍卖现场,毫不显眼地默默站立在后排企足而望全神贯注的人群中,静观势态起伏。来还是不来,陈海燕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来,担忧暴露凤凰集团志在必得的决心,反而更加坚定竞拍对手的购买意愿,推高现场竞价。作为国有大型文化出版企业,显然更清楚这批古书的价值,而有它做参照,买家们放心举牌即可,保证不会“打眼”。不来,又实在放心不下,拿捏不准。几经思虑,陈海燕还是来到了现场。

  结果,现场果然就出现了意外。在拍卖师报出“一亿八千万”的起拍价后,电话委托9028号买家迅速应价。按照既定策略,凤凰准备举第二拍,也就是举牌报1.81亿元,可是9008号迅速举牌,拍卖师直接报出了“一亿九千万”并不断重复喊价。一千万一个台阶!此时,凤凰坚持不举牌,一阵沉寂过后,拍卖师终于确认:“对不起,报错了,只加100万元。”随后,“过云楼”价格就在9008号与9028号之间以100万元的竞价阶梯缓慢攀升。就在拍卖师报出“一亿八千七百万,第三次”的一刹那,沉默许久的9028号出价至1.88亿元,并于21:48一槌定音。如果凤凰集团在第二拍后马上举牌,等于确认了一千万的台阶,直接报了2亿元,之后必然以每次一千万的加价往上攀升,那样的话,2亿元肯定就打不住了。陈海燕的适时出现让现场人员吃了颗定心丸。整个拍卖过程持续了9分钟,但紧张的气氛让时间变得异常漫长。

  其实,过云楼藏书的委托方早在一年以前就有意愿拿出这批书参与拍卖,当时委托方开出的底价高出了许多,这么高的价钱,拍卖公司一点把握也没有,卖不出去怎么办?所以,一度想过放弃。搁置到2011年秋拍,通过和藏家不断接触,一些藏家开始对这批书表示了购买的意思,凤凰集团是其中之一。心里有底后,匡时开始了极为高调的宣传之旅:从4月底开始,先是在国家图书馆举办“过云楼藏书特展”,从5月起,又依次奔赴杭州、上海、苏州、南京、厦门和成都举行巡展,历时近一月,声势浩大,场面壮观。多年来深藏高阁、寂寞隐秘的过云楼藏书,到了今天热闹的拍卖市场上可谓风光无限。

  事实上,这场过云楼的争夺战,凤凰从一开始就处于不利地位。作为文化出版企业,太清楚过云楼的价值所在,在获得省委省政府和主管部门的热情鼓励和明确支持后,凤凰迅速组织了操作团队。一方面,组织文博专家、古籍鉴定专家鉴定其真伪和文化、文物价值,另一方面组织艺术收藏界精英评估其市场价值。但如此大的动静必然引发关注,走漏风声,从而带来竞价的风险购买意愿越强烈,得到的可能性越低,越想买反而越买不到,或者买到的价格会很高。可是,为了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这两方面的调研又非做不可。因此,在拍卖前业内流传着一个说法:宝贝是江苏的,但买家不会是江苏的。“在外界看来,国有单位决策过程复杂,而江苏人的性格谨慎有余、魄力不足。但他们不太了解江苏发展文化产业的决心,江苏对文化国企的文化资产经营是放手的,最后过云楼落地凤凰,我感到很安慰。”陈海燕说,底气足、资金足、眼光准,这是凤凰成功竞拍的三大优势。

  通过多次学术研讨和全国巡展,过云楼成为一个耀眼的文化品牌,而全国各地的媒体也自发进行报道,将过云楼的价值传播出去,“营销”过云楼,成为一次大众文化事件。

  那些与过云楼

  失之交臂的图书馆

  早在上世纪90年代,过云楼藏书中的四分之三藏于南京图书馆。另外四分之一则在2005年由私人藏家以2300万元的高价竞得。此次过云楼再次付拍能否合体成为热议的新闻话题。不过,外界的猜测却是,北大图书馆、民生银行可能才是凤凰集团的有力竞争者。事实上,首图、上图等国有文博单位都曾与过云楼秘藏失之交臂。

  如今已是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国家图书馆发展研究院院长、国家古籍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的李致忠想到40年前的那次遗憾,仍然记忆犹新。上世纪70年代前期,李致忠拿到一份书目,是苏州博物馆(微博)提供的过云楼藏书,这是他第一次了解到过云楼的藏书。“我一看那两本目录呢,这可不得了,有相当一部分书国图很想要。我赶紧让同事悄悄复印了一份,留了一份底子。”文革结束后,根据政策,这批书回到

  了顾家人手中。李致忠仍然念念不忘这批书的去向,与顾家的代表商谈。谈完之后,国图召开专家会议讨论价格,给出30万的收购价。“那时也不得了,人家希望就是40万。”李致忠不敢突破图书馆给出的底线价格,双方价格还没有达成一致,顾家又传来消息,因为族中几房关于收购的意见不一致,国图收购只好作罢。“这是我管理国家图书馆古籍的一大遗憾。”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副主任陈先行也跟这批过云楼藏书有缘,“过云楼藏书均分给了四房后人,上图老馆长顾廷龙曾数番不辞辛苦挨家挨户去做工作,希望能出让给上图收藏,以免将来遭不测而散失。如果在今天,想成为文化大省的江苏及其南京图书馆或许会尽力争取收藏,因为南京图书馆过去已收藏了过云楼的部分古籍,但在当时他们没有反应。上图也没能收购。”

  在拍卖出现之前,公立图书馆古籍方面的专家是市场的大买手。遇到比较重要的收购,还要专门开研讨会,讨论书的学术价值,集体做出价格的判断,然后报上级文化单位、财政部门批准。“现在有了拍卖市场,公家买不起书了,我们要从财政部申请专款,一层层批。”李致忠说,有一次去买一本辽代的东西,有个私人藏家知道国图要这批书,他们势在必得,不停举牌子,“后来我们就不敢举了,现在我们偶尔也去拍卖市场,但是很少买了。”如今国图的古籍来源,更多依靠收购。

  伴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图书馆用于购买书籍的经费也水涨船高,李致忠回忆国图的预算变化之快,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约700万元,十年间上涨到7000万至1亿,如今已经突破这个数字。但公共财政支付的购书款与日益强大的私人藏家相比,反而在预算上有诸多限制,“拍卖起来后,很多私人藏书家有这个财力。反正国家有政策,这些书籍不能出口。在拍卖出现后有了私人藏书家,过去规模小,现在真有大藏书家,相当一部分人为了增值,也有真正喜欢的,就是为了研究。”

  “图书馆收藏古籍本应比私人藏家更有优势,但想不到这10年,在市场竞争中,许多一流好书都被私家获得,公家只能落入当陪衬的尴尬境地。”陈先行感叹。

  对于此次凤凰成功竞得过云楼,专家们显然乐见其成,国有文化出版企业资金雄厚,完全有条件保存好古籍,而且便于再出版利用,能够更好地传播。“古籍善本已经实现了由私藏变公藏,至于放在何处不是最重要的。我们想跟南图合作,一是举行整体的学术研讨,二是在海内外举办联展,另外也考虑交换复本,这样双方的内容就都齐全了。我们自己持有的好处是可以出版再利用,文博单位利用也是要通过出版实现,在我们手中可以得到更迅速的出版再利用。另外,我们还有这样的想法,让竞得的过云楼回到苏州也是种不错的选择。除了已经持有的,我们还在搜集散落民间的古籍善本,同时我们有大量的大众读物,因此考虑建一座藏书楼,免费向公众开放,如果能够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可以考虑将楼建在苏州或者南京,我们不是商业行为,所以一定要得到政府方面的支持。”陈海燕说。

  据透露,今年凤凰集团还将在欧洲开设办事处,尝试进行海外收购文物,让流散海外的文物古籍回归国内。

  1.88亿,值不值?

  古籍定价的失位与回归

  如果把竞拍过云楼视为一次单纯的商业操作,那么,这批书不像是齐白石的画作,有一定的价格参考,齐白石画一只虾多少钱,画一只螃蟹多少钱,这都是可以有明确估价的,但是对一件唯一性的拍品而言,市场价值究竟有多大?

  4月26日,在国家图书馆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上,包括国图的李致忠先生、上图的陈先行先生、南图的沈燮元先生在内的二十余位古籍泰斗、专家学者竞相热评,对过云楼秘藏做出了如下评价:“宋刻宋印,皮纸加墨,品相皆佳,海内外孤本,全世界部头最大的宋版书”。其中一套宋版孤本《锦绣万花谷》堪称中国古籍里的“天字第一号”藏品,这是一部类书,类似武侠小说中的兵器谱排名,通过对它的推广,可以让人们认识到中国文化艺术品真正的价值排序,因为百年前的收藏界,古籍地位排在书画之上。

  近年来,古籍善本的定价经过了一个失位与回归的过程。“2000年之前低潮,2003年价格突然上涨,2005、2006年上去,2009到2010年是一个高峰。”古籍善本专家孟宪钧说。2002年11月,中国嘉德(微博)以990万元拍出《钱镜塘藏明代名人尺牍》。紧接着,上海图书馆以450万美元的价格从海外收购翁氏藏书。2005年,因为“过云楼”藏书的现世,古籍拍卖最高价格再次提升到2310万。2009年,艺术品市场价格整体走高,2010年“陶叔献辑两汉策要十二卷”以4830万元再创纪录,直到今年过云楼藏书1.8亿的底价再次创造古籍市场的纪录。

  “过云楼”在2005年上拍的时候,孟宪钧和几位先生曾到现场,“本来想着这么高的价格,没有应拍的话,我可能得到其中几本,荣幸之至,结果整体成拍。”收藏界很多人没有想到能以那样的高价成拍,在过云楼的带动下,古籍市场的价值正在逐渐被发掘。据统计宋版书全世界仅存两千多册,加上造假难度高,古籍善本的价格回归似乎是正常的市场规律。

  5月8日,当过云楼秘藏在上海图书馆展出时,陈先行说,上图藏书规模浩大,但也没有《锦绣万花谷》那么好的宋版书。当初上图在购买翁氏藏书的时候,他曾算过一笔账:当时宋元版的市场起拍价格一册在8万至10万元人民币(实际成交价都数倍于起拍价),而翁氏藏书有11种宋本、4种元本,共计263册,所以450万美金其实并不贵。“如今这批书值多少钱呢?按现在的市场行情,至少10倍于原来的价格,即便如此,也一定会有不少公私藏家争抢,今非昔比,除了国与民的财富有了大幅度增长,更重要的是,懂书的人逐渐多了起来。”

  “国内有买家花了1300多万人民币从日本购回一部宋刻孤本《钜宋广韵》,贵不贵呢?纵向比较,已创新高,当然是贵的。如果横向与书画比较,2010年书画市场有10件拍品成交价超过亿元人民币,那善本价格不就只是书画价格十分之一、八分之一吗?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快速上升阶段,我认为古籍善本从整体上说价格仍然不贵。”陈先行表示。

  陈海燕表示,竞拍国宝级藏书是一项稳健安全的投资,可以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考虑到过云楼秘藏巨大的文献价值和再利用价值,过云楼秘藏将永不付拍。“一般企业追求短期效益和现金流,而有着强大现金流的凤凰集团更关注资产价值,企业的实力更多体现在综合资本实力上,这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其它形态,过云楼秘藏完全不用变现,它可以提升企业的融资能力,而提升融资能力可以做更多其它的投资,过云楼秘藏的价值会得到提升,这种提升可以间接体现,不一定是直接变现。”陈海燕说。

  现代快报记者 陈曦

分享到: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