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文交所未赔付投资者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29日 12:41 人民网 微博
6月30日,是各地清理整顿文交所的最后时间节点。这一天,也被众多投资者视为“救命”的最后期限。
去年底,《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下称“38号文”)等相继出台,开始对文交所进行规范整顿。
目前,许多投资人以各种形式开始维权,他们担心:过了6月30日,恐怕不会再有人重视这件事情,想收回投资本金恐怕难上加难。
然而,各地文交所对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方案仍难得一见。截至《中国经济周刊》发稿时,仅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微博)(下称“深圳文交所”)、内蒙古通辽科尔沁文化产权交易所和湖南文化艺术品产权交易所等几家,妥善处理了投资者的赔付问题,其他文交所仍在与投资人进行着最后的博弈。
成都文交所:请理性等待
“交易所正在等待国家的政策,待6月30日清理整顿完毕后方可安排采访。”6月中旬,成都文化产权交易所(下称“成都文交所”)运营总监王小峰婉言谢绝了《中国经济周刊》关于善后赔付方案的采访。尽管对媒体关上了大门,但成都文交所对投资者的安抚工作一直没有间断。
自去年8月投资成都文交所艺术品份额产品以来,来自上海的投资者黄毓雨逐步放弃了当初发笔横财的幻想,一心只想着拿回本钱。
今年6月7日,她第一次接到了成都文交所工作人员的主动来电,对方告诉她:成都市委、市政府对成都文交所艺术品资产权益份额业务的善后事宜高度重视,已组成了由市委常委、副市长牵头的工作小组,希望她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赴成都上访,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5月4日,成都文交所通过官网发布声明,驳斥“近期有人通过短信、电话、qq群的方式,捏造事实、恶意诋毁成都文交所‘名存实亡’等不实言论”,之后,又发布了《成都文交所致投资人书》和《致会员投资人公告》,希望投资者“理性等待”,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成都文交所的公告和工作人员的来电,让黄毓雨苦闷的心情暂时舒缓,她依然焦急地盼望着具体的赔付方案。
成都文交所先后发行过《汪国新(微博)-朋友》、《翰墨长安》、《冰雪墨海》等艺术品份额产品。除《冰雪墨海》发行失败外,其余产品都获得成功认购,发售面额合计3.53亿元。发行集中在2011年七八月间。
其艺术品份额产品被热炒的同时,成都文交所也被指有暗箱操作、人为操纵二级市场的嫌疑。投资者董女士对《中国经济周刊》回忆说:“很多投资人都是在去年6—8月第一个份额产品《汪国新-朋友》上市、被组包方价格操纵和炒高期间,受误导,盲目跟风入市的。”
黄毓雨最为气愤的则是成都文交所不公平的交易模式。“同一天,别人13000元/份的成交了,我挂12000元/份却卖不出去。”
据了解,成都文交所采用的是一种原始的类似“面对面”的交易方式。买卖双方先各自在成都文交所官网上发布信息,然后电话联系对方,签约传真通知成都文交所过户划钱。
业内人士表示,这一交易模式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不尊重价格优势,也为暗箱操作提供了便利。比如,《汪国新-朋友》上市的第一、二、三周和第五周(第四周为停牌)、第六周,只分别成交了4份、11份、5份、10份和33份,直接就将价格一路推高,且在推高过程中,操盘者总与最高或次高卖价成交,不与最低卖价成交。
“人家都用原子弹了,你还在用石器,怎么能让人受得了?”一直持有产品却卖不出去的黄毓雨说。
事实上,对这种交易模式不满的不仅是投资者。2011年10月,成都文交所交易部经理杜罗就曾向记者抱怨:上述交易模式导致交易所工作量繁重,且随着交易品种的增加,人工处理的难度越来越大。这也是成都文交所每周只能交易一次的原因。
成都文交所不是没有想过电子化交易。该所曾经策划在全国范围内举行声势浩大的艺术品权益份额电子交易系统巡回路演。2011年10月25日,成都文交所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行了首场路演,但三周后出台的“38号文”,让成都文交所“最快11月底上线电子交易”的美梦化作泡影。
郑州文交所:回购?
相比成都文交所,郑州文化艺术品交易所(下称“郑州文交所”)的情形要糟糕得多。
近期投资者针对郑州文交所的维权行动一浪高过一浪,在郑州文交所门前静坐、拉条幅,已司空见惯。本月6日,投资者甚至用一辆轿车封堵了郑州文交所的大门。
最让广大投资者不安的是,郑州文交所是一家民营企业,相对来说,道德风险要高很多。
行情显示,郑州文交所总共发行了16个份额产品,累计发售面值高达5.12亿元。问题主要出在前六个产品,俗称“老六”。目前,此六个产品中,除价格已经放开且早已大幅跌破发行价的《南泥湾》外,其余五个产品差不多均处于“零成交”状态。
这让“老六”的投资者欲抛不能、深套其中。怒火中烧的投资者直指郑州文交所的种种不规范行为以及出尔反尔的行径。要求退款,成了几乎每一个“老六”投资者的诉求。
杨光是郑州文交所首批艺术品份额产品《王铎诗稿》的持有人,也是近期投资者维权行动的参与者。他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我对郑州文交所董事长和实际控制人王迪的一再表态早就失去信任,毕竟此前一箩筐的承诺都没有兑现。”
今年1月13日,该所发布艺术品《河洛四家》销售预公告称,拟将艺术品《河洛四家》作为郑州文交所第七批共有权益产品销售。销售所产生的收益,拟分配给“老六”的持有人。但5个月过去了,《河洛四家》的销售杳无音讯。
让投资者感到失望的是,到目前为止,河南省或郑州市政府尚未能像深圳和成都一样成立艺术品资产权益份额业务善后工作小组,负责处理该项业务的依然只是河南省金融办资本市场处。
《中国经济周刊》独家获悉,一份类似深圳文交所的回购方案,曾在郑州文交所董事会讨论,但是否能够顺利出炉尚存很大的不确定性。
天津文交所:保留现有交易模式?
天津文交所虽然同样因估价偏高、交易规则朝令夕改等问题而饱受争议,但该所的规范化程度显然是最高的。无论是公告的提前量还是交易信息的披露,都较其他文交所规范。
天津文交所2011年年报显示,天津文交所迄今为止共发行艺术品份额产品20个,累计发售面值3.47亿元。该所还推出了反映市场总貌的“天艺指数”。自“38号文”发布以来,天津文交所没有停止过一天交易。
作为2011年席卷全中国的艺术品份额交易热的始作俑者,目前,天津文交所不仅在申请专利,还正以其独享的滨海新区“先行先试”政策为依托,进行着新的尝试。
根据《天津市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工作方案》,天津坚持将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工作与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先行先试相结合。天津方面提出:“对按照先行先试政策和改革创新要求建立的创新型交易场所,要充分发挥其金融改革创新试验的引领作用,加强监管,督促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风险防控措施,引导其规范健康发展。”
这可能意味着,注册在滨海新区的天津文交所将迎来和成都等地文交所全然不同的命运。“要是不出意外,天津文交所现有交易模式将被保留。”有业内人士日前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6月初,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官员公开表示,文化部门正在研究起草《艺术品市场管理条例》,拟建立符合艺术品市场发展要求的市场准入和从业资格管理制度、艺术品经纪人制度、评估鉴定制度等,将为艺术品交易活动提供具体的法律规范。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黄毓雨、杨光为化名)
疯狂的2011年
1月
天津文交所上市的《黄河咆啸》发行价格定为600万元,单价1元。
天津文交所发布《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暂行规则》,艺术品份额交易非上市首日价格涨跌幅比例为15%。
3月
《黄河咆啸》“市价”狂飙至1.12亿元,增值近19倍。
天津文交所发布公告,将非上市首日艺术品价格涨跌幅比例由15%调整为10%。
22日起,深圳文交所自行停牌。
4月
国家文物局致函河南省文物局指出,郑州文交所销售的首批份额化产品中的《王铎诗稿》、《全辽图》涉嫌违法从事文物经营活动。该文交所的交易从最初的暴涨到全线跌停。
6月
天津文交所发布公告,将非上市首日艺术品价格涨跌幅比例由10%调整为5%。
7月
天津文交所的齐白石《花卉草虫》四条屏,在申购前一天被天津市文物局紧急叫停。
8月
因6月初发售的份额产品在曾经承诺的二级市场的交易时间迟迟不能兑现,湖南文交所开始受理退款申请。
天津文交所面临首次投资人集体维权。此后,天津、济南、北京、深圳等地文交所的投资人,陆续开始组成各种维权组织。
10月
《黄河咆啸》单价由最高时的18.7元跌至2元上下。有投资人当初以130万元进场,最后仅剩22元惨淡离场。
11月
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
12月
据媒体报道,截至12月份,国内共有60家文化艺术品类交易所,总计发行了17.8145亿元金额产品。
当“齐白石”进了交易所
艺术品该如何金融化?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赵磊︱上海、宁波报道
抽象的艺术品与理性的金融该如何结合并长远发展,是一个谁也说不清楚的话题。当前中国,艺术品市场金融化在过热之后无疑正深陷困境。
除了文交所的“大跃进”外,从去年开始,艺术品基金急速扩张,国内一些金融机构、私人银行、基金管理公司纷纷推出艺术品基金。
上海证大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沈其斌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去年艺术基金的规模比前年增加600%,预计发行70只,结果发行255只。实际资金到位超过50亿,这么多资金进入市场会起到拔苗助长的效果。”“艺术基金的设计必须符合艺术品价值增长的内在规律,不能总想一夜暴富,不能以炒股票的心态来投资艺术品,艺术品投资是一个中长线投资,低于5年封闭期的艺术基金都是存在很大隐忧的。”
文交所“咎由自取”
中国文物学会收藏鉴定委员会副会长李新华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当前文交所暴露出来的最大问题是交易价格虚高,与真实价值严重脱节。”主要原因是“投资者预期将会有人花更高的价钱接盘,这就是资本市场中经典的‘博傻理论’。而且艺术品份额化交易的盘子小,很容易拉高炒作,是巨额游资冲击获利的目标,牛市趋之若鹜,熊市抛之大吉。大起大落的交易动荡,使得那些向往高收益神话的普通投资者损失惨痛,也使得文交所交易市场不可能持续稳定健康地维持和发展。”
在5月上旬宁波举办的关于艺术品金融化的论坛上,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原副司长李小磊表示,国家此次出台的两个文件,旨在规范艺术品市场,使其更好地繁荣发展下去,并不是反对艺术品份额化,反对的只是证券化这种形式,反对的是艺术品投机行为和一切破坏文化市场正常发展的行为。
他毫不客气地指出,目前文交所的乱象是“咎由自取”,“走慢点不要紧,别引起社会的混乱,别搞得和‘文化大跃进’似的。目前国内在文化产权交易证券化方面还没有做好准备,在政策法律、市场交易、信用担保等方面仍存在风险,需要规范。”
文交所先要产权化
沈其斌表示:“许多文交所的从业人员是一种短期投机心态,参与者也是一夜暴富的心理,所以文交所乱象是必然的。”他认为,文交所必须有严格的监管机制、完善的价值评估体系、严格的准入制度、科学系统的规范操作,这样才有可能健康持续发展。
国家版权交易中心总裁、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院院长彭中天,作为“文交所”概念的提出者,他认为,“文交所的合理路径应该是第一步是产权化;第二步是资产化,只要承认了资产化就可以跟银行抵押贷款,就可以金融化;第三步才是证券化。证券化更遥远,但它将是未来的方向。”
“文交所今后的发展方向应是把握理性投资和安全交易,着眼于策划中长期盈利模式,拓展多种投资盈利渠道。”李新华认为,今后文交所核心功能仍然是艺术品交易平台,“这可以起到加速艺术品市场流通的作用,比如,可以将征集艺术品出租,以用于展览、陈列、会议装饰、专项收藏交流等,从而获得收益,并返还给投资者。再比如,与民间收藏家合作,将优质高端的艺术品进行法定认证后集合成小型资产包,由私(公)募基金整体打包再上市,由艺术品收藏机构集资认购或单位合作认购。当资产包中的艺术品实质流通后,所获得的资金在赋税后连本带利地返还给投资者。”
鉴定和估值是最大的瓶颈
在艺术品金融化过程中,鉴定和估值是最大的瓶颈,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艺术品金融化无论是用艺术银行、艺术基金与信托投资,还是用艺术品按揭与抵押等方式,形成金融产品后,要在全社会流通,作为金融衍生产品,其品质的鉴定和评估就不能像拍卖行那样,艺术品的真伪完全由买方自负,它也有别于黄金的鉴定、成色评估,因为黄金已有准确的科学测试标准。因此,具有公信力的权威鉴定和公正价值评估是最重要的配套基础,这个配套基础亟待完善。”李新华说。
“要让一个没有规制的抽象概念(艺术品)融合一个标准和精确的概念(金融),首先要找到它们融合的平台,或许文交所就是一个平台,但是不论是银行、评估机构还是基金等等角色单位参与,这里面始终绕不过一个核心问题就是——真假甄别和价值认定。”孙云龙说,“尤其是古董,这在中国千百年来交易的潜规则就是‘周瑜打黄盖’,你认为是真的就是真的、你认为值就是值!因此两者彻底的融合是比较难的。”
沈其斌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目前中国艺术品价值评估主要体现在传统书画和古董古玩,而现当代艺术价值评估是空白的,但即使在传统方面也极其混乱,评估机构和个人的诚信问题受到很大的挑战和质疑。要突破这些关键在于机制设计和相关监管上把利益输送和利益界限划清,同时有一套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估体系。
正戎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孙云龙认为,在鉴定和估值方面只有国家层面可能有公信力,“所以真正规范首先是国家要制定法律,而不是着眼眼前利益,其后再是稳步逐渐扩展和操作。”
业内已经开始尝试。目前,上海文化艺术品研究院正在做艺术品价值评估系统。此外,去年底,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也在上海启动了“文化艺术品评估体系——质押合作试点”课题项目,这是国家针对艺术品评估融资的首个试点,也是收藏艺术品质押融资在国内的首个尝试。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文化产业研究所所长陈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希望通过试点,形成银行、企业和评估机构三方相互依托、符合中国特色的文化艺术品评估模式,给艺术品评估体系制定一套相对科学的标准。陈将政府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概括为“引导、监督和推动”。
记者赵磊 薄继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