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群体变化是全球性动向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05日 08:38 上海证券报 微博

  ⊙记者 邱家和

  “收藏寻城记”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其中,欧洲古董艺术博览会(TEFAF)中国代表徐晓玲向记者谈到了一个独特的观察角度:中国各地藏家遇到的困惑绝非孤例,而是全球艺术市场发展的趋势。

  买家口味改变市场格局

  这次各地的论坛中反映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如近现代书画板块虽然前两年行情极度火爆,但主要表现为由张大千、齐白石领衔的少数名人的“大师行情”,各地书画名家的行情却反而趋于沉寂。对此,她引用欧洲独立学者迈克(微博)安德鲁为TEFAF25周年撰写的市场报告《2011全球艺术品市场回顾》的观点,指出欣赏口味的改变正在重塑市场格局。报告中提到,艺术品市场上的“名人效应”日益凸显。名人藏品已经成为了推动销售额增长和拉高市场价格的重要因素。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第一个10年售出的不少作品都证明了这一点,包括在美国举行的肯尼迪藏品拍卖、法国的伊夫·圣·洛朗/皮埃尔·贝杰藏品拍卖以及2011年举办的伊丽莎白·泰勒私人藏品的拍卖。

  报告指出,艺术品市场的“名人效应”的另一个方面则直接关系到艺术家的声望,将不少艺术家打造成了“超级巨星”。比如安迪·沃霍、达明·赫斯特在拍卖场上受到藏家疯狂的追捧。一位经销商将其称为“沃霍效应”。这种现象造成了市场的两极分化:部分艺术家凭借着其作品买家的名气一步登天,名利双收。

  财富集中与两极分化

  “大师行情”也好,“沃霍效应”也罢,正如该市场报告所指出的:超级富有收藏者数量的快速增长是影响艺术品市场发展的一个因素。报告作者为此采访了众多经销商和收藏者,他们都认为中产阶级买家已经无法跟上最高端买家的脚步,因此中端市场受最近一次金融危机的影响最严重,艺术品支出也越来越多地集中在高端市场,这个市场也已经成为一个“富人的艺术品市场”。

  报告指出,与此相伴的是质量最好、价格最贵的艺术品与市场其他艺术品之间的两极分化。过去25年中,经销商的销售额越来越多地分为两个部分:一方面是高端市场,不打广告,低调交易,利润最高;一方面是中低端市场,公开销售,有时批发,价低利薄。经销商和收藏者都反映,过去10年中市场需求越发集中在品质最高的艺术品方面,这一问题在2009年市场收缩以及2010年和2011年市场普遍谨慎的环境下表现得尤为明显。许多人感到,如今的艺术品市场如今呈现出“二八”规律:80%的销售额与利润来自20%的作品。这种两极分化的“二八”现象同样适用于某位特定艺术家的作品,而这就是为什么艺术品市场与证券市场之间仍存在很大的差异,为什么很难建立起一套精确而有意义的指数来衡量艺术品的价值,毕竟每件艺术品都有其独特之处。

  代际更替与转型

  正如“收藏寻城记”反映了各地收藏群体代际更替和转型的问题,报告也指出了这一动向:许多受访经销商和拍卖师都提到,20世纪80年代时客户的新陈代谢相对缓慢,许多古典作品板块仍然存在这种现象。而在当代艺术品为首的其他板块,新买家数量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年龄也越来越低。

  不过,报告指出古典大师绘画作品也出现了年轻买家的增长。虽然该板块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时曾长期被资深买家所主导,但有迹象显示,这一板块的低价格、高质量和稳定性与当代美术品市场2006年以来的价格虚高形成鲜明对比,吸引着越来越多来自更广泛地区的年轻买家。市场许多领域的不稳定也促使越来越多各年龄层的买家出于规避风险的心理而选择投资波动较少的古典美术品板块。“古典大师美术品的新进买家主要是在金融界赚了大钱的年轻男性,他们往往会用现金当场结清。”徐晓玲表示,在TEFAF现场就可以看到中国年轻一代收藏群体的身影。他们与老一代中国藏家相比具有更为国际化的教育背景与文化品位。他们的收藏取向对中国艺术市场的资深专家都是未知数。

> 相关专题:

分享到: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