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走红收藏需防赝品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17日 14:20 华夏收藏网

图片资料 图片资料

  8月12日北京保利推出了第十九期精品拍卖会古代书画专场,其中八大山人的《荷塘双鹌》图无底价拍卖,经过数十次举牌轮回之后,最终以339.25万元落槌,夺得本次精品拍卖会成交价榜首。

  近年来,八大山人作品的走红,引起书画收藏界追逐八大作品的狂潮,各地相继涌现出了不少八大山人的作品。在众多过亿书画家中,八大山人的上升空间仍然值得期待。

  “八大山人”风光无限

  近年来,八大山人的山水画成为收藏界追逐的热点。2004年,一幅八大山人《仿董源山水》在北京拍出286万元,人们已感到十分震惊;2009年6月一幅八大山人《仿倪云林山水》就创出了8400万元的天价。此后,各地拍卖会上不断爆出八大山人的山水作品以数千万计的天价成交的信息,而且大有蒸蒸日上之势。在今年上半年,八大山人可谓出足了风头,在6月份的广州,皇玛拍卖推出的八大山人最大山水画《八大山人山水卷》经过多轮竞价,最终以1.01亿元落槌,这一价格逼近八大山人1.187亿元的个人单件作品拍卖价纪录。

  八大山人的山水画,为什么这样抢手呢?唯一的原因就是这类作品在八大山人的作品中数量少,而且比其它作品更能体现出其精神意境。

  北京匡时(微博)总经理董国强(微博)认为八大山人作品屡创天价也并非“拍场意外”。董国强表示,“八大山人是我国清代最著名的画家之一,在美术史上的地位非常显赫,甚至可以说提到中国古画,石涛(明末清初“四僧”之一)、八大山人是两个无法绕过的话题。而且八大山人的作品传世非常少,保存完好的就更少了,他的作品几乎都在各国博物馆中,能流传到民间的非常罕见。”

  作假方式花样百出

  正因为八大山人作品珍贵,清代中期就有人刻意制作八大山人的赝品,当前市场上八大山人的假画更是花样百出、源源不断。有专家指出,近几年来价值300万元以上的八大山人书画,有60%以上是历代(包括当代)制造的假画,尤其是山水作品,是八大赝品的重灾区。

  那么,在鱼龙混杂的书画市场上,如何识别那些赝品呢?专家指出以下几种类型值得大家警惕。

  添款冒充型

  一些毫无历史知识和艺术鉴别能力的人,见八大山人作品价值上涨,就四处搜寻无款无印的老画,随意添上八大山人的款识,钤上照像制版的伪印,大摇大摆地拿到市场上去,蒙骗那些同样不懂八大作品而又期望一夜致富的收藏者。有些作伪者会在一幅无名款的画上填上了"八大山人"的名款,还有不少不填年款只加名款的伪品,更具欺骗性。所以收藏者不能只看到有八大名款的作品就盲目投资。

  加跋伪证型

  俗语说“有名书画重题跋”,初涉藏海的爱好者自己鉴赏能力不够,就常常想买一些有名家题跋的作品。假画制造者抓住了这个机会,往往制造一个大名头的跋语附加到伪画上。“拉大旗扯虎皮”,用以欺骗投资者。有作伪者会在假画上加一段著名学者所题的跋语,跋语以半文言写成,用了一些典故,使人望而生畏不敢怀疑。近几年出现的伪画,不少是仗着唬人的题跋骗取信任的,应当引起充分注意。

  印款矛盾型

  八大山人一生使用的印信有数十方,这些印章是在不同阶段陆续出现的。晚年常用的“何园”、“黄竹园”、“拾得”等印使用率较高,很多藏家都知道这些印鉴。作伪者认为这些熟为人知的印,可以使更多的人见后能和自己知道的印文联想起来,从而确认这幅画为真迹,所以就把这些常用的印钤在伪画上,但他们往往没有了解这些印件的启用年和废用年,结果露出破绽。对这类伪画的鉴别,必须熟悉八大山人用印规律,熟读八大山人年谱,才能应对这些伪作。

  东拼西凑型

  八大山人伪画自清中期就充斥于世,作伪者为使赝品更具欺骗性。往往在伪画上东拼西凑加上许多云山雾罩的证据。不少作假者假借合璧形式,在画面上加上一段与八大山人同时代名人的题诗,具有很大诱惑力。如果对相应历史不太清楚的人就会盲目轻信。

  了解时期特征防伪

  八大山人一生经历了从皇室贵胄到亡命之徒,从佛门弟子到落拓文人的天翻地覆的变化,他的书画风格是与动荡的社会和复杂的经历紧密结合的。为了便于鉴别,我们把八大山人的一生划分为五个时期,从不同时期的特征也可以帮助我们去伪存真。

  第一时期,是明朝灭亡的1644年以前到顺治十六年(1659年)。这个时期八大山人曾是明皇室王孙,直到清顺治中期,不可能有八大的作品流传下来。此前的作品如在社会上发现,可以毫不犹豫地定为赝品。

  第二时期,从康熙元年(1662年)至康熙十年(1671年),这是八大皈依佛门后安于修禅的时期。其时,八大绘画以徐渭、陈淳为师,创作了一些精品,绘画的内容以蔬果、竹石、灵芝、石榴、芭蕉等为主,没有人们熟悉的动物(如鹿、鹤),鱼石、禽鸟类的内容,山水画更没有出现,如果发现此阶段以动物,鱼、鸟为题材的作品或山水作品,应格外留神。

  第三时期,从康熙十一年(1672年)至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此10年是八大思想起伏颠荡的阶段,同时也是八大画风从继承到创新的阶段,此阶段绘画内容转入写实,以鱼鸟、动物、古梅等进入题材范围,形象从细致转向夸张,若发现了此其间仍落“传綮”款,使用“刃庵”、“耕香”等印的作品,基本上可定为赝品。

  第四时期,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至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这阶段是八大还俗初期,此阶段出现了大幅花鸟、动物的作品,这在以前是看不到的,署款也抛弃了僧人法号,不再使用“传綮”、“刃庵”等名号,而以“驴”、“驴屋”、“驴屋驴”、“个山驴”等自谑的名字为主。

  第五时期,自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至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这个时期是八大晚年期。由于此阶段在署名上只落“八大山人”款,出现了大量以“石”为主景的作品,如“鸟石”、“鱼石”、“猫石”等,值得注意的是,凡出现在画的中部有一块上大下小的巨石,石上栖各种禽鸟、动物的作品,落款如不是“八大山人”,而是“驴”、“雪个”、“个山”等的,可以断定不是真迹。此时期的作品一律体现了凝重、冷峻、朗润、含蓄、静谧的特征。那些肆意夸张、变形的作品大部分是伪品。

分享到: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