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价让艺术走向大众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27日 10:28 中国文化报

  李国华    

  艺术是走向大众还是只停留在少数人游戏中,已经成为当代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任何思想的衍生、发展都离不开社会的大背景。在商业文明、科学技术日趋发达的今天,普通的民众正在逐渐成为文化服务、消费的主体,艺术领域也是如此。事实上,艺术尤其是当代艺术从20世纪初就已经开始逐步走出精神的“象牙塔”。正如德国艺术家博伊斯所说:“生活就是艺术,人人都是艺术家。”人人也都可以成为艺术品评者,人人也都有机会成为艺术的收藏家。这一方面源于大众时代的来临;另一方面也因为艺术家的身份不再是过去的文人或者贵族,他们只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普通知识分子,而知识分子首先是大众的一员。

  当然,艺术在走向大众过程中,并不都是一帆风顺。从我国当前的情况来看,首先面对的是大众的艺术意识教育落后的问题。在改革开放至今的30多年中,由于物质基础的缺乏,社会与民众的精力大多主要放置于物质财富的创造上,文化艺术教育被普遍地忽视或者认为不重要。这导致的问题在今天已经开始显现,剧增的物质与空虚的精神在当下形成了强烈对比。所以当下向大众普及艺术,已经不再只是简单的文化问题,它也涉及到未来中国的全面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增长,幸而大家对此问题已经有了认识并开始着手改变。在市场经济起支柱作用的社会形态中,通过商业途径走向大众是更为有用的办法。而这一途径遭遇的最主要的障碍是价格问题。

  在艺术市场发展之初,我国艺术家的作品并不昂贵。但由于当时整体的经济文化状态,并没有太多人愿意为艺术买单,尤其是当代艺术,其购买者大多只是在中国的外国人以及一些零星的个体户或国外画廊。到了上世纪90年代,情况发生了巨大转变。中国市场经济开始起飞,艺术市场也有了较大改善,更多的国外资本与中国本土的民营资本开始进入艺术收藏领域。艺术品的价格也开始节节攀升,连被边缘化的中国当代艺术在资本的大量介入下,也开始暴涨。一张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价格为几千元或者几万元左右的作品,在进入新世纪后增长到了百万元甚至千万元。以数亿元价格成交的艺术品,在拍卖市场中频频出现。昔日那些穷困潦倒的艺术家们,很多人已经成为了富裕的新贵。

  极高的价格也吸引了更多的社会关注,但它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昂贵的价格阻挡了更多人进入当代艺术收藏的可能。拥有巨大财富和资本的人在社会中毕竟还是少数,而其中愿意拿出大量资金来进行艺术收藏的就更加稀少。因此,在传统艺术市场体系之外,建立一个平价艺术市场系统,让更多的大众有资格消费、收藏艺术,成为艺术走向大众的一个关键。

  在这种思维和需求的影响下,大量平价艺术活动开始不断出现,近日于北京举行的“I Can Pay”艺术节是其中之一。它所展销的艺术品,价格从数百元到数万元不等,这都是普通大众尤其是都市白领可以接受的价格。这样价位的艺术品不仅可以满足大众的艺术文化需求,即使在家庭、公共空间装饰方面也有很大的优势——在当下,一般意义上的装修或购买装饰品、行画也并不便宜。并且相比于装饰品、行画,这些艺术品拥有着原创的优势。这样的优势不仅包含了极高的文化价值,也代表了巨大的升值可能:凡高在世时,他的作品只卖出了几个面包的价格;张晓刚(微博)青年时期,他的绘画也仅仅售价数百美元。

  更为重要的是,当大众能够参与到艺术消费时,他们就会主动去了解这些艺术产生的文化背景,去品评、鉴赏艺术。一方面,在这一过程中大众的艺术修养在无意识中就得到了提高,艺术中蕴含的文化意识也会在他们心里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低价位让大众积极参与,也会对艺术本身产生影响,他们对艺术的判断也会被加入到艺术的整体评价系统中,而得到反哺后的艺术也会更加有效地在社会中进行传播。

  艺术源于生活、艺术改善生活,这是一句我们经常听到的口号,这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但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途径将艺术与社会、大众进行嫁接,那么它只能停留在语言和口头上。平价艺术市场系统让二者对接变得更加可能,因为在消费社会,只有“买得起”的艺术才会让大众更加积极投身其中。而也只有当越来越多的大众参与艺术时,艺术的基石才会变得更加稳固,艺术这棵大树上结出的果实才会变得更加硕大和甘甜。

分享到: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