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海归派改变中国画坛格局

2013年09月15日 09:45   金羊网-新快报  

陈丹青《西藏组画·牧羊人》雅昌供图 ○1980年,陈丹青以《西藏组画》轰动中外艺术界,成为颠覆教化模式,并向欧洲溯源的发轫,被公认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之作。   陈丹青《西藏组画·牧羊人》雅昌供图 ○1980年,陈丹青以《西藏组画》轰动中外艺术界,成为颠覆教化模式,并向欧洲溯源的发轫,被公认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之作。 ■2006年,蔡国强在福建进行火药壁画创作。CFP供图 ■2006年,蔡国强在福建进行火药壁画创作。CFP供图 ■林风眠《五美图》雅昌供图 ○林风眠是中国美术学院创始人,为“中西融合”最早的倡导者和最为主要的代表人,擅长描写仕女人物、京剧人物、渔村风情和女性人体以及各类静物画和有房子的风景画。   ■林风眠《五美图》雅昌供图 ○林风眠是中国美术学院创始人,为“中西融合”最早的倡导者和最为主要的代表人,擅长描写仕女人物、京剧人物、渔村风情和女性人体以及各类静物画和有房子的风景画。

  ■收藏周刊记者 韩帮文

  几年前,国内传媒曾经评出影响20世纪中国美术的十位艺术家:黄宾虹、齐白石、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董希文、李可染、吴冠中、陈丹青和徐冰。在这十位艺术家当中,“海归”艺术家占了绝大多数。他们引进西方的艺术理念,建立中国自己的美术教育体系,并沿袭至今,“没有早期海归艺术家,中国就不会有现代美术院校”。也有艺术家直言,广东是“海归”大省,画坛应认真发掘这一资源。

  没有早期海归艺术家中国就不会有现代美术院校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自大自傲的酣梦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所轰醒,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要么走出国门探求新知,要么阅读译文了解信息。在此时代背景下,一批批青年学子留学海外,其中不乏艺术家的身影。而随着国门的不断打开,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的频繁,越来越多的中国艺术家来到海外。他们之中有一部分留在了海外,而更多的人将艺术的新理念、创作的新动向带到国内,改变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格局与面貌。

  具体来说,海归派到底是如何延续的?著名策展人、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认为,海归艺术家大致可以分为三拨,其社会背景、游学经历、获取的知识及其影响都有很大不同。其一是20世纪初期以徐悲鸿、吴作人、刘海粟、林风眠等为代表的艺术家。“他们走出国门,是因为自古以来的文化自信被西方人所打破,整个民族表现出一种重新寻求自信的心态”。为此,有了蔡元培的“以艺术代替宗教”的理念。

  在“改革中国传统艺术”、“以艺术救国”理念的驱使下,他们从国外带回的艺术思想也可分为几类:徐悲鸿的古典主义非常符合当时社会的需要,林风眠的艺术深受印象派、后印象派等现代艺术的影响,庞薰琹则对艺术设计颇有研究。其中,徐悲鸿十分赞成康有为、蔡元培、陈独秀输入西画写实主义的主张,提出“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希望借助西方的写实来改良中国人物画在结构比例、动态神情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他们这一批艺术家更大的功劳在于,引进西方的艺术理念,建立中国自己的美术教育体系,并沿袭至今。“没有早期海归艺术家,中国就不会有现代美术院校,批量培养艺术家也就无从谈起”,广州美协副主席刘思东如是表示。

  广东是“海归”大省画坛应认真发掘这一资源  中国艺术家第二次大批踏出国门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以徐冰、谷文达、罗中立、陈丹青等为代表。随着“文革”桎梏的解除,艺术家们迫切寻找一种直接和世界交流的方式。和第一批海归派走出国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期海归派的重要人物在出国前就已经取得一定成绩——徐冰的“天书”、谷文达的新水墨都已经完成。

  其三是刚刚留学归来的一批年轻艺术家。随着全球信息交流的频繁。前两类艺术家曾经面临的“信息不对称”的壁垒早已不存在,但由于留学深造如今变得非常容易,人数激增,使得“海归派”的整体质量也被稀释。

  “今天在评价艺术家时,我认为应该将着眼点放在全球大背景下,去看待作为个体的画家创作出了怎样的作品,取得了怎样的成绩,而不应局限在本民族范围内。而事实上,他们身体里流淌着中国人的血液,作品的面貌会自然地呈现这一点”。在吴洪亮看来,从全球的角度解读“海归派”的“走出去”与“再回来”、游学与创作,更能看出其现实意义。

  “广东也有几位能够载入中国美术史的‘海归’艺术家,但都很低调,介绍比较多的是高剑父,东渡日本留学,回国后培养了不少美术人才。还有一位被人们淡忘的李铁夫,他是中国油画第一人,艺术造诣非常高。19世纪末期,李铁夫即追随孙中山由加拿大到美国,筹建同盟会纽约分会,为了宣传革命,他变卖自己的油画200多幅,把卖画所得捐助革命。后来他潜心研攻艺术,最早进入西方油画写实主义最有生气的领域,是一个很有个性的画家”。旅法著名艺术家陈建中祖籍广东,现在,他至少半年待在国内。据其观察,广东是“海归”大省,画坛应认真发掘这一资源。

  话题

  皮力批蔡国强作品缺乏批判性

  “当反讽未被明确提示,它跟谄媚是一样的”  海归艺术家总能惹起诸多话题与争议。几年前,著名艺术策展人、评论家皮力痛批包括蔡国强、王度和张洹等在内的多位海归华人艺术家作品缺乏批判性、现实性,甚至声称长此以往,海归艺术家有可能“搞死”中国当代艺术。

  蔡国强先后旅居日本、纽约,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使用火药创作作品,是近年国际上最受瞩目的华人艺术家之一。

  皮力一边展示1996年蔡国强最早在嘉峪关放烟火的场景,一边颇有痛心之感地说:“在当年的表演里,蔡国强尝试颠覆艺术和非艺术之间的界限,试图用爆炸、烟火来摧毁作品固有的形态去摧毁博物馆的界限。我非常喜欢这张照片。”皮力按照他自己的方式把当年的作品解读为:“我们看到一个孤独的艺术家行走在中国的北方。”皮力不无讽刺地说:“短短十年之后,我们看到了另外一个蔡国强。这个在嘉峪关孤独的艺术家变成了北京上空盘旋的二十几个脚印。艺术家道德的底线究竟在什么地方?”在他对艺术家的失望里,人们仿佛听到了“谁要是毁了他的这份孤单,谁就毁了梅兰芳”的名句。是蔡国强失去了对艺术创作来说最宝贵的“孤单”,还是故国现实令他迷惑?

  皮力不依不饶:“当这些艺术家因为某种政治上的姿态或者对现实社会的怀疑离开这个社会,隔了十年回来的时候,他的切入点到底在哪?这是海外华人艺术家给我们的第一个问题。你可以说是反讽,但当这个反讽没有被明确提示出来的时候,它跟谄媚是一样的。”

  没批判就是谄媚,这是否有点上纲上线?蔡国强本人泰然处之。在今年筹备农民发明家的艺术展时,他明确表示:“艺术家如果有压力,就不会是好艺术家。”

  资料

  中国四代“海归”艺术家

  有资料统计,从1887年李铁夫留学英国阿灵顿美术学校开始,直至20世纪40年代,出国留学的青年画家300余人,在这里我们将之划分为三代。

  第一代是1911年辛亥革命之前,有周湘(1898年留学法国)、陈师曾(1903年留学日本)、高剑父(1903年留学日本)、李叔同(1905年留学日本)、何香凝(1907年留学日本)、蔡元培(1908年留学德国)等;第二代是民国初期,有吴法鼎、陈抱一、关良、颜文梁、徐悲鸿、林风眠等人;上世纪20年代-40年代应属于第三代,有张大千、丰子恺、潘玉良、庞薰琹、傅抱石、刘海粟、吕斯百、黎雄才、吴冠中、王子云、吴作人、朱德群、阳太阳、董希文、赵无极、肖锋、罗工柳等。

  80年代中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西方文化艺术潮涌般进入国门,美术思潮空前活跃。一些艺术家对西方现代流派产生了浓厚兴趣,再一次踏出国门,如袁运生、罗中立、陈 丹青、陈逸飞、周春芽、萧瀚等,他们可称之为第四代“海归”艺术家。

  (综合《艺术市场》)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