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桂华:中国艺术品拍卖推动艺术品国际化

2014年04月22日 14:26   《艺术商业》杂志  收藏本文     

  大家下午好,以前我都是以协会的身份去发言,我也特别希望今天大家以协会的身份看我,因为发言的内容可能比较混杂一点,有国内市场的问题。因为刚刚出差回来也没有准备,我就谈一点我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因为我们这个题目是融合创新,国际艺术品市场与中国供需的互动这个题目。我觉得这个题目来讲,也是从去年开始的一个热门话题,我回忆了一下中国拍卖二十年,二十年的变化非常大。而且原来以协会的身份,也是每年组织一个论坛,我觉得论坛的内容也在跟着时代的脉搏在变化。从以前的一元时代到去年的繁荣、规范、发展,到今年我们又开始谈论国际化的论坛成为一个热门主题,也反映了中国拍卖业发展的轨迹和脉络,我觉得从这几年的变化,拍卖论坛题目的设计,也是根据中国的艺术品市场的脉搏而发展和确定的。

  我觉得中国艺术品市场谈论的热门话题,表明这个话题是非常重要的。从这些年来讲,从艺术品市场的变化,其实自从有了中国艺术品拍卖,就有了中国艺术品的国际化,这个国际化不是以苏富比和佳士得进入中国,也不是以佳士得和保利进入香港市场为代表,我觉得应该从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有了拍卖和市场的放开,实际上就已经融入了国际市场,这是非常明显的,不是以某一个公司的进来和出去作为标志的。这个市场是潜移默化慢慢进入的,这个来讲我觉得这个时间段应该是往前提。

  所以我觉得从现在引入全球艺术品进入中国和引入国际资源进入中国,我觉得带来了一个非常冷静的,一个理性的价值衡量的思考。我觉得再回忆起来,改革开放之前这个市场是封闭的,因为我做这个工作,我是从1971年参加文物系统的工作,那会儿是封闭的,对外界的价格、价值和收藏对象完全是茫然不知的,这一点是非常明显的,以前文物的价格和价值完全是国家统一定价,两年发布一次消息,完全按照国家统一的价格去做的。国际的价格究竟是多少不知道。

  我印象最深的是没有拍卖之前,天津曾经做了一个文物博览会,那个也是一个突破。那个时候就不了解国际的价钱,当时我印象中我们有一个乾隆梅瓶,当时在天津做展览的时候定的是三十万,但是那会儿三十万居然没有卖出去。所以那会儿的价格跟国际脱轨非常厉害,国际融合带来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飞速发展,其中价格的全面提升也是一个方面。

  所以我觉得短短二十年,内地的拍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成为艺术品市场发展最迅猛的一个市场。它推动了全球艺术品的成交额,全球艺术品的成交额中国的贡献非常大,能占40%以上。所以我觉得中国的艺术品市场越来越被全球关注,才出现了苏富比和佳士得进入中国的市场,刚才也说了它是从开始的办事处到现在的拍卖实体,从最早的巡展到进入了市场的实操,我觉得这个过程也是在20年之内迅速发展的,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包括嘉德和保利到香港去拍卖,实际的这种融合,我觉得加速了,而且带来了三大巨大的变化。我觉得第一个变化就是拍品结构的变化非常明显,拍卖市场我们回忆一下,最早来讲我们做拍卖的时候,中国的主要板块一个是中国的古董珍玩,一个是书画,两大板块,慢慢的在拓展和细化,基本上还是原来的种类的细化,并不是新的板块的出现,所以我觉得市场的结构比较单一。

  国际化进来以后,我觉得国际化的标准来讲,市场变化非常大的就是拍卖种类的变化。现在越来越多的发展就是这种突出的变化,就是种类繁多,这个板块比较突出。比如说嘉德和保利出去,我看了他们增加了很多国内不能拍的板块,包括青铜器和石刻等等,苏富比进来以后也带来了很多西方的艺术,而且过去中国文化没有关注的中国在国外的艺术品,这种互相融合我觉得带来中国市场拍卖的种类和框架的一个变化,这块是一个新的变化,也是融合的一个结果。

  我觉得这个现象反映了什么呢?我们的发展会越来越强大,这也反映出了融合带来的一种优势,全球的资源,我觉得这种是共有和互通的。外国的公司进入中国以后,是把外国地区的一些艺术品介绍给中国,而且中国的公司走出去,把中国的文化和中国的艺术品带向世界,我觉得这是一大好处。也是给这种品牌和作品结构的变化,我觉得使藏家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也可以在更加符合全球语境下的艺术价值和美术价值的选择,也可以针对当下收藏形式的变化和收藏群体的变化,现在年轻新生代也开始进入收藏体系,我觉得收藏不局限于本土,将会有更多国际化的选择,这是更多的变化带来的。

  第二个变化就是拍卖参与人群的变化,不管是我们走进来还是走出去,这个拍卖人群的变化大家都非常有明显的变化。我回忆一下我们去年首拍的时候,我们的买家群体有来自美国和法国这些国家的,过去这种我觉得是不可想象的,就是到中国买中国的艺术品,我觉得参与人群除了亚洲地区的,涉及到欧洲和美国那边的,这是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

  另外保利和嘉德出去以后,特别是这次拍卖,我觉得他们的收获就是拍卖的群体除了国内一些熟面孔以外,海外的藏家能增加到30%,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将会把这些买家慢慢带到国内市场,增加新的血液,使我们的事业更加红火和发展,这个变化也是比较明显的。这个国际化带给市场非常大的后劲,这个比较明显。

  再一个变化我觉得就是文化双向的推广和交流,这块我觉得不管是任何一家,现在拍卖的变化就是文化对拍卖的支撑,学术越来越支撑,这块来讲是很多文化公司在文化推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苏富比进入中国以后,第一场拍卖也有西方专家来讲西方的艺术,这种双向的推广都对大家有好处。我这次是嘉德在香港拍卖的时候,也请国内的人在那儿讲青铜器,我觉得这种文化的互动和推广,对文化的走出去,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是非常好的事情。中国的艺术品,中国理解得更加深刻,这种推广对中国文化的弘扬是非常有好处的,谢谢!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