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买家纽约横扫西方艺术品

2014年05月17日 09:06   中国文化报  收藏本文     

 莫奈 《睡莲》 布面油画 1907年 莫奈 《睡莲》 布面油画 1907年

  □□ 本报记者 黄辉

  在美国时间5月13日纽约佳士得举行的“战后及当代艺术”夜场上,由英国弗朗西斯·培根所作的三联画《约翰·爱德华兹肖像三习作》,以808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成为专场拍卖最高价。委托上拍这件作品的藏家是台湾国巨集团董事长陈泰铭。据现场参与的买家透露,该作是由佳士得亚洲业务总监、副总裁李昕代中国客户竞买。

  除了这件作品,数件拍品均由中国买家通过电话委托竞得,如2300万美元落槌的考尔德活动雕塑、650万美元落槌的巴斯奎亚特作品等。继大连万达集团(以下简称“万达”)2013年买入毕加索作品之后,中国买家购买西方艺术品的热情似乎不断上涨,这种对西方艺术品的热情是否能形成热潮,又将会对国内外艺术品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

  中国买家横扫纽约拍场

  美国时间5月12日,纽约佳士得举办了一场特别的当代艺术夜场销售——“如果我还活着,我在周二见到你”,预热即将到来的纽约当代艺术拍卖,据业内人士透露,俏江南餐饮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张兰悉数拿下专场封面和封底作品——以1864.5万美元成交的德国马丁·基彭伯格的《无题》和以1046万美元成交的美国安迪·沃霍尔的《小电椅》,这两件作品都是通过李昕的电话委托拍得。

  5月6日,在纽约洛克菲勒中心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位私人藏家珍藏80多年的莫奈作品《睡莲》被一位中国买家通过电话委托方式以2704.5万美元的价格拍走,中国买家再一次成为西方艺术品市场关注的焦点。《睡莲》之前落槌价最低为2500万美元,这一成交价略低于预期。纽约佳士得“印象派与现代艺术晚间拍卖会”总成交额高达2.859亿美元,拍卖之后,其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该专场拍卖中,亚洲买家所占比重高达30%。中国和日本买家依然抢眼。

  而在随后举行的纽约苏富比“印象派与现代艺术”晚间拍卖会上,仍能看到中国买家的身影。该专场成交额达2.19亿美元。其中,8件拍品被亚洲藏家购买,总价为6390万美元,占整个拍卖会成交额的30%。包括1920.5万美元成交马蒂斯作品《La Séance du matin》、1584.5万美元成交的莫奈作品《拱桥》以及1304.5万美元成交的贾科梅蒂的《La Place》。

  种种现象表明,更多的西方拍卖公司试图通过不同方式,吸引中国的超级富豪购买欧洲艺术品。2013年,苏富比北京在举行首拍之外,还带来了价值5000万美元的伦勃朗作品,而毕加索、雷诺阿等西方艺术家的作品也在其私人洽购之列。2014年春拍,除了继续举办“现当代中国艺术拍卖”之外,苏富比北京还将在同期举行一场名为“‘品纸——大师艺采’从常玉到毕加索”的私人洽购展,参展作品包括夏加尔、毕加索、米罗、马蒂斯等艺术家的作品。

  苏富比亚洲区主席黄林诗韵表示,“在过去5年,很多亚洲买家倾情于西方艺术品,而中国内地买家购买西方艺术品的上涨幅度为500%。”中国富豪深受西方艺术品的熏陶,随着其鉴赏能力的提高,他们对西方艺术品的兴趣也将会提升,变得更加国际化,其收藏品同样也会更具多样性。佳士得首席执行官史蒂芬·P·墨菲也表示,来自中国的买家与印度、俄罗斯藏家共同构成了该场拍卖的主力。

  强势的购买力和与日增长的审美需求

  2013年秋,万达以2816万美元,在佳士得高调竞得毕加索画作《两个小孩》,其实,在竞拍《两个小孩》之前,万达还以270万美元购入毕加索另一幅作品《戴帽子的女孩》。这一事件不仅引发媒体与民众极大兴趣,还引发了国内对于购买海外艺术品的热烈探讨,成为中国买家购买西方艺术品的关键点。

  早在2006年,香港藏家刘銮雄以1737.6万美元将沃霍尔的作品收入囊中,刷新这位已故波普艺术家的作品成交价纪录。2008年,刘銮雄又在纽约苏富比豪掷3900万美元,购入高更的洗浴系列《早晨》。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中国藏家也在购求西方艺术品。中国鞋业零售大王——百丽国际前执行董事于明芳,购买了达明·赫斯特、吕克·图伊曼斯等西方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北京藏家杨滨、晏青夫妇的藏品包括印度艺术家卡普尔、德国艺术家约尔格·伊门道夫等人的作品。

  显然,中国人对于西方艺术的兴趣,并非仅局限于拍卖场。日前,正在上海K11购物仲系举办的印象派大师莫奈画展,展出作品保额高达6亿欧元。据报道,莫奈展开展首日观众多达3500人,再次证明了西方艺术的号召力。与此同时,正在上海举行的“鲁本斯、凡·戴克与佛兰德斯画派——列支敦士登王室收藏展”,从列支敦士登王室多年的珍藏中精选了100件油画、版画等种类,完整地展现了16世纪至17世纪尼德兰南部地区绘画发展的历程。

  而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在举办“罗马与巴洛克艺术展”,300多年前的50件(套)意大利艺术珍品均首次在中国展出;而为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中法两国携手打造的“名馆·名家·名作——纪念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特展”“罗丹雕塑展”也是重头戏。

  纠结的西方艺术品情结

  近年来,中国藏家的购藏兴趣不断扩展,他们不仅局限于收藏中国艺术品,同时还对各类西方艺术,如印象派、现代艺术及当代艺术、珠宝、腕表、极品佳酿等类别也产生了购藏兴趣。国外拍卖公司希望通过这些探索性的展览进一步了解中国市场,也希望通过持续的展览、推广,提高内地买家对西方艺术的认知度和鉴赏力。

  早在2010年,苏富比第一次将“印象派及现代艺术巨匠油画展”搬到内地,共展出21件西方艺术品。苏富比亚洲区总裁程寿康对此解释说:“见到欧美拍卖场上的实际交易,才会有这样的举动。”一方面是看重中国内地潜在的巨大商机;另一方面也是通过展览方式起到文化传播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培养新的藏家。然而,4年时间,中国的新富阶层和潜在藏家就发展成为西方艺术品的主要客户。

  4月26日佳士得上海拍卖会取得1.25亿元的总成交额,沃霍尔作品《摹爱德华·蒙克自画像、窟窿手臂与麦当娜》以全场最高价1203万元成交,毕加索的《女人头像》以1083万元成交。拍卖之后,佳士得中国区总裁蔡金青表示,拍卖结果显示了中国买家与国际买家的平衡分布,且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国际化趋势愈加明显。然而,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佳士得在国内市场推销西方艺术品的进程并非想象得那么容易,国内市场对于西方艺术品的需求和高价的西方艺术品消费的接受度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此外,由于进出口税收和保险制度的制约,很难在内地交易真正顶级的西洋艺术品。

  尽管如此,西方艺术品深受中国买家追捧也成为不争的事实。在北京苏富比总经理温桂华看来,西方艺术品之所以受到藏家关注,关键在于西方艺术品成熟的流通渠道。西方艺术品市场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流通的,不局限于某一个国家,流通领域广,而且价值稳步提升。但她也认为,海关税收制度限制了中国买家购买西方艺术品的便捷性和流通性,她更希望形成全球性流通的不仅是西方艺术品,还包括中国艺术品。

  而万达艺术品收藏负责人郭庆祥则表示,相比国内动辄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近现代书画而言,具有原创性和稀缺性的西方近现代艺术家的作品更具收藏价值,而且价位也更划算,在当今世界经济形势下,更容易“捡漏”,他也透露,万达在未来还会购买更多的西方艺术品。

  赞同中国富豪购买西方艺术品的观点认为,这些买家已具备将企业的经营国际化和收藏国际化结合运作的国际视野,开始把艺术品投资眼光从国内投向国际。然而,对于中国富豪购买西方艺术品的热潮,社会各界的质疑与否定也不绝于耳。有人认为,中国买家这一举动与中国游客在海外购买奢侈品、去高档消费场所的性质一样,土豪的资本能够购买的只是艺术品的价格,而不是了解艺术品的艺术价值。

  而更多人的顾忌在于,中国不要重走日本20世纪80年代疯狂购买西方艺术品的老路,中国买家如果在未来几年为西方艺术品疯狂,而真正需要资金和扶持的本土艺术和市场反而被忽略。也有业内专家表示,主要问题在于中国藏家对西方艺术的研究不多、认知度不够。一位收藏家也表示,这些买家或许很富有,但他们或许对西方艺术及其市场并不了解,一掷千金的购买并不能换来艺术品审美能力的提高。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