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名人堂:瞿利军

2017年09月01日 17:21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瞿利军瞿利军

  瞿利军

  性  别:男

  出生年份:1970年

  籍  贯:江苏省

  现 居 地 :江苏省苏州市

  擅  长:雕刻工艺

  流  派:苏州玉雕

  毕业学院:苏州工艺美术学校

  学  历:本科

  任职机构:苏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玉雕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

  简介:瞿利军,男,生于七十年代,苏州人士,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研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州玉雕)代表性传承人。苏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玉雕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

  瞿利军,自幼酷爱绘画,曾从师学习篆刻、微刻,雕塑。1989年从苏州工艺美术学校雕刻班毕业后,进苏州王石雕刻厂从事玉雕工作。1992年离厂自创中鼎玉雕工作室。二十多年来,在继承苏州玉雕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开拓创新,脱颖而出,独树一帜。所作玉器均选用和田白玉,雕琢精美。无论是仿古挂件或摆件,无不具有“空、飘、细、雅”的“苏作”风格。其中尤以制作白玉器皿件为特长,其造型或厚重庄严,或薄胎空灵,呈现出超凡脱俗的皇家风范;其雕工或浮雕、或深雕、或镂雕,堪称巧夺天工,和田籽玉小件设计风格或花鸟鱼虫,或江南水乡,或香草缠枝,均秀美纤巧,洋溢着江南水乡的灵气和吴地文人的气息。

  瞿利军的代表作品有:和田籽料挂件、“子冈牌”、“江南水乡”系列,把玩小件及各式薄胎器皿。

  荣誉称号:

  中国玉石雕刻大师

  研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州玉雕)代表性传承人

  获奖收藏:

  2013年 百花玉缘杯中国玉石雕精品博览会,金奖

  2013年 “子冈杯”玉石雕精品博览会,金奖

  2012年 中国玉石雕精品博览会,金奖

  2012年 《方口花觚》,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天工奖”,银奖

  2011年 苏州第四届“子冈杯”玉雕精品展特别,金奖

  2011年 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2011年 《蛐蛐罐》,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天工奖”,银奖

  2011年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银奖

  2010年 江苏省“艺博杯”,金奖

  2010年 《青铜印象》, 中国玉(石)器百花奖,金奖

  2010年 《玉堂锦绣花瓶》,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天工奖”,银奖

  2009年 江苏省“艺博杯”,金奖

  2009年 《渔樵耕读》,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天工奖”,金奖

  2008年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2008年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天工奖”,铜奖

  2008年 江苏省“艺博杯”,金奖

  2008年 《人参如意》, 江苏省“艺博杯”,银奖

  2007年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评价:

  天秤座的瞿利军自然喜欢一切美好的事物,拥挤,杂乱,压力,都会破坏他内心的平衡感。所以,他的工作室总是那么干净、齐整。

  每天开工前,他都会有一套如同仪式的流程:检查刀具是否已打磨好、轴上的刀具铊口是否在转轴的中心点。好的玉雕师傅一定会把铊口很认真地对准中心,精细到极致的玉雕工艺,经不得一丝一毫的抖动。

  亲自操刀做美玉

  瞿利军为人不喜与人相争,虽然经营着自己的玉雕工作室,却怎么看都不像个生意人。他身上没有商人锱铢必较的“铜腥气”与精明,也不能纯用“匠人”来形容他。抛开能工巧匠特有的务实与较真不说,他倒更像是读了满肚子书的文化人。为了更多地了解传统文化、把握时人喜好,他不断地读书、接触姐妹艺术,有时还会对着国际一线大牌的设计研究半天。

  他对玉料有着近乎偏执的要求,只做和田玉,能打动他的,一定是美玉。选购原料的时候,灵感翩然而至的一瞬间,他几乎不去理会什么“性价比”,不惜血本也要把原料抱回家。

  “会用游标卡尺去测量每个工作台上的机器,发现不对,就会让师傅先不要开工了,认真把工具准备好了再开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说到与琢玉相关的事,瞿利军就会显得很较真,“我自己也有个习惯,双手不留一个长指甲,而且琢玉之前一定要洗手,用洗手液反复洗,直到感觉不带一点油腻——这样才能保证玉料在手里不会有丝毫滑动——长时间下来,我的手经常会脱皮”。

  瞿利军身上有着淡淡的固执与偏执,那仅仅是对于自己无比偏爱的事物。有人这样评价,即便如此,他身上的温雅儒气,延续了江南文人一贯的气质。

  在做玉这件事上,瞿利军有着让人佩服的韧劲。薄胎痕都斯坦花瓶是瞿利军“中鼎”工作室的一绝。薄到极致时,隔着玉胎就能看到报纸上的小字,甚至是指纹。瞿利军就是凭借在花瓶薄胎内胆的外面再覆一层满工香草、两者相距不过0.2mm的双层薄胎工,一举拿下了2007、2008两年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金奖。

  其实做薄胎痕都斯坦花瓶,几乎赚不到什么钱。下的工夫太多,稍微讲究点的,一年只能做一个。现在原料价格日涨,做这种花瓶必须是足够大的料,必须承担起制作过程中稍有不慎就报废的高风险。

  精雕细琢是一种坚持

  曾经花两年时间,雕了一个花瓶,结果在最后的打磨过程中,出了状况。打磨工人手一抖,一小段香草枝就断了下来,前功尽弃。

  为什么会不求回报又自担风险地“啃”上了薄胎痕都斯坦花瓶这块“硬骨头”。瞿利军给出的理由很简单:苏帮玉雕不能没有重器。其实早就想放弃不做了,但市里、协会里的领导都找他谈,说这将会是苏工玉雕的一块金字招牌,让他一定要坚持下去,多参赛、多拿奖。他意识到身上的重担,“既然有了这责任,再重的担子也得挑起来,而且,我也把它看成是对自我的挑战”。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标签: 瞿利军玉雕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