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然:巧雕浆石自有奇趣

2017年10月10日 10:39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提到中国玉石雕刻大师苏然,在很多人印象中,她是北派宫廷玉雕的代言人。其实苏然是一位涉猎广泛的多面手,她的创作横跨古今,形制多样,呈现出丰富多变的美学风格。

  除了大家熟悉的中正典雅、恢弘大气的宫廷风格作品,苏然的作品还有一类是浆石巧雕系列,如《蒙面巫师》、《法螺手》等。这类作品化腐朽为神奇,展现出她高超的设计和雕刻技巧,“浆石巧雕”也成了苏然极富辨识度的个人标签之一。

苏然作品《蒙面巫师》苏然作品《蒙面巫师》

  浆石当然不是普通的石头,而是和田玉中非常特殊的一类。这类原石多呈现出浆、玉共生的形态。从广义上讲,“浆”应该是指脏东西,但是也有人习惯用“浆”来特指白浆,而将黑色的杂质叫”窜黑点”。

  通常玉雕师遇到浆石会“挖脏去绺”或者直接将有浆的部分切掉不用。但现在和田玉越来越珍贵,惜料的玉雕师如苏然大师就反其道而行之,尽量保留浆石天然的形貌,在设计上多下功夫,利用巧雕展现出浆石“新、奇、怪”的特点。

白色的浆石巧雕成巫师惨白的脸,极为自然生动。白色的浆石巧雕成巫师惨白的脸,极为自然生动。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主要是苏然大师的浆石巧雕组作《丝路佛韵》。这组作品全部选用“浆石”创作完成,将人工雕琢与自然造化融为一体,可谓巧夺天工。

  具体来说,这组作品用到了六块浆石,每一块伴生的“浆”位置、形状以及色彩都不同,苏然因材施艺,雕琢出石窟佛像,以浆石的质感来显现石窟的沧桑,对原料中的玉石部分只做简单雕刻,观之浑然一体,宛如天成。

《丝路佛韵》组件之一《丝路佛韵》组件之一

  这块原石玉肉洁白细腻,油润度极佳,充分体现了“边浆出好肉”。但玉石表面散布不规则的黑色浆,若全部去除会使玉石表面变得凹凸不平,影响美感。苏然全部保留了它们,并巧妙利用它们的走势雕出一棵嶙峋怪松,用浆来表现松叶,生动展现出松树的古老怪奇,尽显沧桑古韵。

《丝路佛韵》组件之二《丝路佛韵》组件之二

  这块原石表面有大面积白浆,也密密麻麻地窜了很多黑点,切呢,很难切干净;保留呢,设计上很有难度,弄不好就会显得太“脏”不好看。

  苏然大师大胆全盘保留,利用皮色变化区分出大小不一的各个洞窟,在每个洞窟内都雕出抽象、模糊的佛像,生动表现出一座历史久远,经过自然风化的洞窟。那些不规则的黑浆点密布在佛像身上,就像经风霜雨雪侵蚀后形成的斑点,极为生动自然,令人叹为观止。

《丝路佛韵》组件之三《丝路佛韵》组件之三

  用浆来表现岩壁上风化的佛窟,极尽真实。

《丝路佛韵》组件之四《丝路佛韵》组件之四

  用深挖浮雕手法来处理原料,远观浆和玉肉融为一体。

《丝路佛韵》组件之五
有浆的部分巧雕成苍劲古松,更显沧桑古韵。《丝路佛韵》组件之五 有浆的部分巧雕成苍劲古松,更显沧桑古韵。

  以上三块原石皮色鲜艳油润,玉肉洁白细腻,浆的面积不大,且都是白浆,在视觉上不影响整体观感。

  苏然利用浆的高低、大小来做设计,或雕出岩壁上的佛窟,或雕出盘根错节的古松,色彩极为统一,浆和玉完全融为一体,让人浑然不觉原石的瑕疵,只觉美不可言。

《丝路佛韵》组件之六《丝路佛韵》组件之六

  这块原石白度、油润度都极佳,为了最大程度表现出原料的白净、细腻,苏然将有浆的部分全部去除。但如此处理,中间显眼的部分则出现了很多不平整的坑洼,很不利于“开脸”。苏然没有用深挖、磨平的手法去保证开脸的干净,而是保留了这种瑕疵,只完整雕出一边眉眼和鼻子,用一条条坑洼来表现佛像自然风化后的残缺美。

《钟馗》《钟馗》

  浆石的石浆生长的部位千奇百怪,有人视它为废材,也有人将它视作瑰宝。苏然大师利用浆石创作出了不朽的艺术作品,可以说她成就了浆石。换一个角度看,浆石也成就了一部分的她。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