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件中国当代玉雕将陈列大英博物馆

2017年10月11日 11:06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文字来源:东方网

  国庆期间,玉雕界传来喜讯。六件中国当代玉雕作品——杨曦的白玉《秋语江南》《莲相》;俞挺的碧玉《薄胎茶壶》;马洪伟的青玉《角》;翟倚卫的和田籽玉《别寻方外去》;杨光的俄罗斯碧玉《沉香炉》。即将启程,去往大英博物馆,陈列在大英博物馆的Alleyne玉器馆。这是大英博物馆首次收藏中国在世艺术家的作品,也是秉持工匠精神的海派玉雕第一次走进世界最顶级的艺术殿堂。

杨光的俄罗斯碧玉《沉香炉》杨光的俄罗斯碧玉《沉香炉》

  大英博物馆在出具的正式收藏函中写道“我们非常荣幸在馆内第一次展出生活在21世纪的雕刻大师们的玉雕作品。这些当代玉雕作品告诉我们在今时今日的中国,玉器依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杨曦的玉雕作品《莲相》杨曦的玉雕作品《莲相》

  第七件收藏是个半成品

  作为一个产玉大国,中国亦是一个有着数千年连绵不断琢玉历史的文明古国,玉雕的发展是中国文化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当代玉雕对于表达时代特性,传承中国文化有着十分重要作用,当代的新工具、新技术、新创意的出现,使中国当代玉雕创造出新的辉煌,而大英博物馆之前收藏的所有玉器年代都在乾隆之前。

杨曦的玉雕作品《秋语江南》杨曦的玉雕作品《秋语江南》

  “国际艺坛对于中国当代绘画和当代设计的发展有所认知,但是完全不了解中国当代玉雕的发展情况。”上海宝石行业协会副会长钱振峰透露了遴选的过程:2013年到2014年间,大英博物馆东方玉器部的专家来中国访问,想了解中国当代玉雕的现状与发展,希望能够继续收藏具有当代中国精神的玉雕作品,向西方社会展现中国玉文化的传承。经过基金会反复论证和考虑,选择了五位玉石雕刻大师的六件当代玉雕作品入馆永久珍藏,形式包含玉牌、器皿、摆件,材质分别为白玉、青玉、碧玉,充分体现了以海派玉雕为代表的中国当代玉雕的传承与创新。

俞挺的玉雕作品《薄胎茶壶》俞挺的玉雕作品《薄胎茶壶》

  “其实,送去大英博物馆的作品一共是7件,因为在收藏过程中,大英博物馆方面提出,为了向世界完整展示中国玉雕的精湛技艺,他们希望能够收藏一件半成品。所以,上海的翟倚卫就把自己的一件创作到一半的作品赠送给了馆方,可以让观众了解一个工艺制作的全部过程。”钱振峰说。

  海派玉雕有继承有吸收

  五位玉石雕刻工艺大师中,年龄最小的只有七零后,钱振峰透露,玉雕的学习需要靠“童子功”,十四五岁入行学习,除了手艺之外,艺术悟性非常重要。他从小喜欢画中国画尤喜岭南派作品,这对于审美有着充分的先导作用。之后,他又去了日本和瑞典游学,在作品中,他思考用透视关系压缩空间,制造空间,就象运用照相机长焦距镜头,把空间压缩过来,用平面设计空间,用点、线、面结构画面,并在玉牌创作中第一次借鉴绘画、摄影、雕刻等现代艺术元素。“海派玉雕,不是单纯的地域文化,而是一种历史现象,今天在上海从事玉雕创作的,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在他们身上既有上海老一辈大师思想、技艺的传承,也有他们吸收各地的优秀创作本领。”钱振峰说。

翟倚卫的和田籽玉《别寻方外去》翟倚卫的和田籽玉《别寻方外去》

  中国当代玉雕作品进入大英博物馆的收藏标志着世界艺坛再一次注意到了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这是文化软实力提升的表现。以玉为代表的中国符号以其独特的审美与价值,再次赢得了世界的关注和尊重。

马洪伟的玉雕作品《角》马洪伟的玉雕作品《角》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标签: 玉雕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