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艇:物华天宝·美物器皿

2018年02月08日 17:47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物华天宝·美物器皿

  俞挺

  器皿,器物也。艺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之美,体现在日常实用或装饰的器物上,将简约或者奓华的景物和图案呈现在器物之上,置放于家中协调着视觉的缓冲,其所展现给见者的艺术感官就是这家主人的品味。一件美丽的器物就能给你稍有平淡的家增添出别样的风韵雅致,与整个家的装饰呼应与融合,使人看起来愈加的和谐辉映。

  在器物之中,玉器之美是中华文化所崇尚之审美意识的最完美代表,亦是人性之美的本质在自然物中最相应的载体。其美聚和九德: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古人几乎把这世界上所有的美德都附加到了玉身上。

  孔子云: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人也。慎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此足见古人对玉之崇尚之情。

  在如此众多美的器物中,玉雕器皿是一朵娇艳瑰丽的奇葩。玉雕器皿的美,或简单、或繁复、或素雅、或奓华、或厚重、或空灵。由于使用玉材的不同,故而所产生的效果亦不同,各有其美。一件好的玉雕器皿,首先应突出其质感的特殊魅力,加之大貌淳朴浑成的外形,而细部又雕琢得极为精致,极尽雕琢之美。

  玉雕器皿是玉雕创作题材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是功能性与审美性的完美结合,是艺术与世俗的相融,是精致生活和温雅气质的产物。玉雕器皿以稳重、端庄、形美、玉润取胜,放置在客厅、书房、案几或笔墨旁,既是美化空间的手段,亦是不可或缺的实用品,成为文人雅士与君子的体己之物,私享之趣。

  玉雕器皿有三种美的境界。第一种是观者第一眼中的好感,也就是器形与材质的美,和谐的器形与高级材料的使用,一下就能抓住观众的眼球,加之高超技艺的花纹琢刻,一眼看过去便知其是一件心血之作。

  第二种则未必在形式上釆用过多的程式化,可以跳出已有造型的框架。可以有更多的设计创新,技术的提炼。各种不同的造型都可以借鉴与参考,无论是周正的、还是随形的,只要是合理的、和谐的,能使人产生美感的造型都可以视为成功的设计。虽求其精,未必感其繁复,这是设计之美。

  第三层即是更高境界,此时的琢玉人可能已经将自己的角色转换为欣赏作品的那个人,他手中的作品其所求则是能够激发欣赏者与创作者心灵上的碰撞,作品则已经退而成为沟通两者间的纽带。观者面对作品,经过心智的激活,和理性的切入,来探寻作品的内涵,最终达到物我两化,解读、重构,润物无声地融入个人的情感,达到那种心灵上的共震与共鸣。

  琢玉人用千锤百炼的手艺,柳暗花明的巧思,曲径通幽的缜密,将玉雕器皿的实用、精美、意境都做到了极致,构成了玉雕器皿独特的艺术情趣。

  其实,每一件精美的玉雕器皿作品背后都有着作者自己的一片精神园地,它不仅是物质化的呈现,其中还有创造和对人生品质的不懈追求。在人与作品、人与人之间达成更多的相互敬仰、尊敬和爱戴,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而充满希望。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如果说一件玉雕器皿作品仅有功能属性,而没有植入文化内容,这样的作品是肤浅的、粗鄙的。千百年来,儒、释、道的精神理念始终影响着我们华夏民族,无论何处,无论何地,任何事与物,无不渗透与呈现着这些信息。玉雕器皿也同样如此,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的设计理念从未改变过,我们在设计与制作玉雕器皿作品的时候,习惯把一些景物、人物、吉祥图案琢刻在器物表面,以此来表达对生活美好的祝愿和期盼。器皿之道往精细里琢磨既包含了其使用目的,又承载了文化内涵,它呈现出来的美是精致的。

  玉雕器皿之美来源于琢玉人的智慧,创造者赋予了它们新的生命,使之成为一件有温度、有灵性的玉雕器皿作品。使之整体呈现出含蓄、内敛、和谐、雅致的美学特征。并代入己之情愫的器物,此,方才是上品之美器。

(获取更多资讯请关注:玉石珠宝频道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请关注:玉石珠宝频道公众号)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标签: 玉雕俞艇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