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光:精思巧琢 雅韵幽邃

2018年05月02日 13:11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近年来,林光在苏作玉雕界声名鹊起,他的名字已经和苏州玉雕紧紧地联在了一起。

  林光,原是浙江上虞东关镇人,出生于1976年10月。其父在镇上开了一家玉雕厂,专做仿古玉器。林光从出生的那一天起便和玉结下了不解之缘。1992年,他从学校毕业后,就在父亲的厂里学习玉雕技艺。于是从小喜欢绘画的他,便在大大小小的玉石上作画。

  父亲曾告诫他,“作画只是开始,你还要在玉石上将人物的线条、明暗、深浅、留白等刻画出来,要让琢出的艺术形象永远地流传下去。”这时林光已经领悟到,或许自己这辈子注定要跟玉相伴了。

  于是,他便全身心的拜师学艺。此后六年间,他先后跟上海、苏州、扬州的玉雕师傅学习玉雕技艺,如:向上海师傅学雕人物,向苏州师傅学雕挂件,向扬州师傅学雕山子。与此同时,他也掌握了海派、苏派、扬派的玉雕技艺特征。他从明清仿古件做起,发展到做人物、山水及和田玉小挂件,对玉的认识和情感渐渐由浅入深。诸多玉种中,他最钟情于和田玉。

  和田玉中,又以和田白玉最为珍贵,和田白玉温润洁白、质地清纯、含蓄内敛。所以林光认为,玉之美者,无过于和田白玉,玉雕作品应尽可能地突出和田玉的天然美。但当时一般玉雕艺人对和田白玉的雕刻却忽略了这一点,仍然以直来直走的老刀法表现。林光的艺术修养,少些世俗与媚俗;多些审美趣味,少点与美学元素不沾边的那些白字连篇的谐音符号。而制作与创作上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用手,而后者是用心、用生命、激情以及难以捕捉的灵光一闪。

  对于一件玉雕作品,设计应该小中见大,而对于治玉的态度却应该大中见小,要处理好每个细节,正所谓细微之处见工夫。在林光看来,玉雕就是一种哲学,它不仅仅靠工艺来掌握,更需要用情感来展现。玉料和设计的关系很难说谁先谁后,有时可能先有玉料,而后设计玉雕方案;有时也有可能是先有玉雕方案,再去选择玉石。选材要讲究玉料的质量和大小,不能有大的裂纹和瑕疵。若是应具体设计而选材,更要从质地、颜色和特性等方面来选择,以便与设计的主题相和谐。

  苏州玉雕自古以来便以巧雕著称,有形态上的,也有颜色上的。巧雕是指利用原料自然的形状和色彩,进行构思,因材施雕,并蕴含了琢玉者个人的认识和情感,令作品闪耀出匠心独运之光芒。一件精美的巧雕作品能彰显出富有现代审美感的地域特色和古韵今风。这种技术、对琢玉者的要求非常高,不但技艺要精熟,更要有无限创意,否则难以有出奇制胜的妙招。林光的“巧雕”技艺得到了业内众多前辈和名家的赞许。他的作品体现了苏州玉雕构思巧妙、做工精细的特点,同时,更注重不同线条的运用和搭配,注重整体构图的和谐,风格上更追求自然纯朴。

  林光常说,前面的路尚且长远,山顶还有云深处。无可无不可,有为有不为,心里通透,便回转自如,颠覆自在。以艺术家的心态去实现返璞归真、以对艺术的真挚去寻求和谐的美感,这样才能使作品的艺术灵魂得以诠释。

(获取更多资讯请关注:玉石珠宝频道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请关注:玉石珠宝频道公众号)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标签: 林光玉雕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