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记
“ 我常常思考,我们在生命前行时,缘何又总会思古怀古?或许就好似游子的归家一样,那里有我们的远祖血脉,有我们的精神家园。没有古的繁衍,便没有今的显现。在那里,蕴藏着我们创作的原始起点。这种感受,当我面对石窟时,尤为强烈。
遥想古代画师,面对繁复且严恪的宗教仪轨,面对巨大的开窟代价,仍能挥洒纵情、酣畅涂抹,似倪高士般大写胸中逸气,这是何等的从容、洒脱。然而更使我动容、动心的,却是戈壁与石窟之对比、外内之迥然,是天然的苍浑茫荒之中所敛藏的一丝人工绚烂。
我所惊讶的这点绚烂,便是石窟内的造像、壁画无疑。于土褐戈壁的茫茫无际之中绽放的这点色彩,或许微不足道,但“寒荒一点香,足以酬天地”,虽几许“笔墨”,却是生机。它能点染戈壁,在数以亿岁计的时空荒芜中,破壁而出。所谓人类文明的价值,大抵如此吧。而除去天工开物的相协作、相辅成之外,这一点色彩,亦是遥遥丝路中人前行的精神力量与生活的向往。”
—— 王一卜。敦煌石窟之行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 李白《古风·其十九》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云中天,心游仞,正歌,正舞,正鼓乐礼佛;云裳羽衣,意态萧然,‘佛’与‘我’随之流动若隐而现。
题识:
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金刚经》
无数飞天舞乐而来
绵延不绝
往复无穷
持箜篌琵琶,持笙笛笳琴。。。
‘欲令众山皆响’
气韵热烈生动
虚无相,幻影象
以有限照见无限
如云
如山涧
如梦幻泡影
离形得似,若思若疑
亦真亦幻,超然飘然
石窟之中,时空之外,恍惚间,那一尊尊佛造像正“深刻而又通俗地端庄着,微笑着,快乐着。。。。。。”‘余秋雨。莫高窟’。这是种最原始、最超脱、最浪漫的人文主义理想,让世间绚烂与阳光起来。
线条在中国传统书画或雕刻中,是一种原始的舞蹈意象。其舞蹈跃动感在石窟造像飞天上流动尤甚,幻化往复,层出无穷,亦不外乎是传统文人贤士的笔墨之法,书刻之韵。
而在此种“线”的延绵节奏中,时空无际,妙想迁得。飞天舞乐,应机跃动;佛光神隐,空明温厚。亦动亦静,亦虚亦实,飞动而含蓄,浑如音乐的节奏韵律,‘空中有物,物中有声,一草一木栖神明’。
云在青山水在天,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心,
亦不知其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