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奉花帖》里有一段,我特别喜欢:“日重阳,画小荷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奉花晏笑。”
怀向阳心,草木照映,清如溪水,洁比雪白,能洗掉一切尘世杂念。你听到的几声鸟鸣如水,洗你的耳朵;你闻到的几缕花香也如水,洗你的鼻子,你看到的籽玉也如水,洗你的眼目。
玉雕艺术也是一支荷花,传统文化讲究生机勃勃,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要追求形神兼备,气韵流荡,要有巧妙的韵致。俏雕是要人加入这个世界,去感受这个活泼,所谓“流水淡然去,飞鹤随意还。”我们能够在这种气氛中,人和世界相与往还。
在“琢玉”的过程中,由于籽玉形体各异、皮色相间,有剥皮、剜脏去绺的设计制作,也有保留皮色,结合图案巧妙设计,使雕刻作品拥有别具一格的一面,更加的生动形象。
一方籽玉,双鹤流连。在构思设计上我根据原材料的料形、天然皮色选择了大家喜爱且熟悉的鹤为题材。鹤性情高雅,形态美丽,飘逸唯美,尤其是配上带有美丽皮色的籽玉,不仅美观,也更加个性化,更添吉祥。
作品鹤的头部,就是在巧色的基础之上,将玉皮色的鲜艳之处与题材结合的表现出来,在保留原色的同时,力求将鹤姿展现的活灵活现。皮色深处,雕琢仙鹤口衔灵芝,浅处雕琢稻穗、流水。双鹤欲共舞,气氛融洽。这一刻,天地间万虑尽消,一尘不染,是一种“妙处难与君说”的精神漫游和心灵飞翔。
在初稿确定后我使用玉雕工具一层层推除,使作品有层次感,保留玉石天然皮色,作品效果此时初现雏形,已经有红皮白肉的对比。
设计初衷两个是动态的仙鹤,想要让作品活起来,需要更加灵活的应用。从角度上来说,第一鹤是常见的角度,因而只需浅浮雕就能很好的利用白肉凸显主体。而第二只鹤是透视的正面角度,因而需根据转折透视刻出效果,最好的观看视角有着一定的审美距离,也因此有着丰富的意象和再创作的空间。令欣赏者可以尽情地驰骋自己的想象,也能给欣赏者以安宁、超然的感觉,而不只是享受鹤的客观美所带来的感观享受。
在初稿雕琢后,俏色巧雕的双鹤画面感已初步显现。此时还要对作品进行调整细节,反复刻画,流畅的线条给画面以灵动感,使鹤更加栩栩如生。
出作品从原石到完成的所有步骤,这是一个不厌其烦的过程,沉浸其中便能自得其乐。
此时细节也已勾画好,作品算是完成,静待打磨。俏色巧雕,说到底我认为就是一个“巧”字。巧用料形、巧用颜色、巧施技艺。巧是手法,是构思、是前提,而“俏”是结果、是魔力、是灵魂。只有“巧”得恰如其分,相得益彰,作品才有艺术感染力,才能令观者心领神会,回味无穷。
鹤鸣情合今逸事,仙芝穗谐绎幽情。玉中有清泉,流声佳人弦,往仙芝穗谐处坐,微笑明净,云髻峨峨,修眉细水,两耳鹤鸣。就像《桃花源记》里的一句话:仿佛若有光。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只是,俏雕的光,光不在山口,光在你心头。
金风玉露一相逢,更胜却人间无数。
世间不缺惜玉的人,有心从来用情至深。
今日七夕佳节,盛世下的你我,借玉作花,献予心中挚爱。
情玉合一,双鹤形影不离,如世间相爱相知的有情人,相处一旦久远,灵魂契合,神貌自然靠近。愿成一对鹤,情意赴永生。
七夕,愿你幸福,余生,请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