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评展栏目,以亲身的观展体验和独立的视角,评点近期热展。本期评点的展览有上海摄影艺术中心的 “康兰丝:路漫漫,上下求索”,以一位美国摄影师的视角展现她眼中的中国故事,亦能唤起观众对影像价值的再次思考;红砖美术馆的“奥拉维尔·埃利亚松:道隐无名”则试图展现艺术家所探讨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波士顿美术馆的“村上隆:怪异的谱系”,展现了艺术家和美术馆试图搭建的日本艺术史。本栏目欢迎投稿,投稿邮箱:dfzbyspl@126.com,邮件标题请注明“评展”。
康兰丝:路漫漫,上下求索
地点:上海摄影艺术中心(SCôP)
展期:2018年3月25日-6月3日
票价:40元/学生价30元
点评:一位美国摄影师因为迷恋于中国的长轴画卷而扛起大型宽幅相机来到中国,以桂林为起点,拍摄“全画幅”的中国故事长达三十多年。在她亲手制成的结合传统铂金印相及犊皮纸的照片中,不同光线下时隐时现的桂林山水好像活了起来。展览以不大的规模,亦能唤起观众对影像价值的再次思考。
评星:三星半
在快速生产数字化图像的当今,影像的价值与魅力究竟是什么?图像的手工制作和对古旧摄影工艺的重拾,是否伴随更深层的欣赏与思考?不久前,上海摄影艺术中心带来了美国当代摄影家康兰丝(Lois Conner)的展览《康兰丝:路漫漫,上下求索》。这位痴迷于中国长轴画卷的女摄影家,在1984-85年获得古根海姆奖金后便踏上了长达三十多年的中国摄影之路,以广西桂林为起点,遍走过去数十年中经历空前巨变的各大城市。展览呈现了她的系列作品:“桂林和漓江”“丝绸之路”“长江”“北京:现代与庄严”以及“莲花”。
展厅入口处,水墨般质感的“广西阳朔”令人驻足。策展人凯伦·史密斯介绍说,这些作品采用了传统的铂金印相技术,这项1878年发明的技术可以说是所有照片印制技术中美得最微妙的一种。它可以刻画出底片中最暗的阴影、最亮的高光以及两者间深深浅浅、层层叠叠的灰,为最终的照片渲染出立体感。“铂金印相是在自然光线下制作照片而非暗房里,康兰丝选用了材质接近于水彩纸的犊皮纸(vellum),惟有这样的结合,远景中淡淡的山才会随着不同的光线,时隐时现,如同现实中的山水。”
观赏康兰丝的作品,能感受到一种精心预设的场景,影像似是召唤观者走进这个场景以完成某种仪式。正如摄影家所言,“在照片小小的四方天地中,我想要用摄影的光影和时刻创造一种叙事,一个有历史感的,能自圆其说的世界。”为了创造叙事的氛围,多年来她坚持使用7×17英寸的大型宽幅相机,这种全画幅相机因十九世纪被用于拍摄宴会上的人群而又名宴会照相机。由于大画幅相机的特性,摄影家不得不慢下来,“经历漫长的旅途去从视觉、历史和审美的角度思索沿途风景的意义。”
康兰丝不仅拍摄中国故事,她的摄影语言也深受中国绘画影响。早年当她在耶鲁的艺术史课上第一次看到长轴画卷中的桂林风貌,立刻被嶙峋耸立的山川吸引,甚至她一开始来到中国就是因为想知道为什么全画幅起源于中国的长轴画卷。展览中,观众所见到的作品都是全画幅的比例,而当她开始把照片组合起来形成两幅或三幅一联的时候,最终的作品就变得更加狭长了。(文/小丸子)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道隐无名
展期:2018年3月25日—8月12日
地点:红砖美术馆
票价:120元
点评:埃利亚松的艺术工程是在风景中感到一种责任,其作品意在大量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比如把自然元素引入室内,或在自然中构建景观,以“改变”人们对环境的既定认知。当然,展览呈现出的只是其创作的一个侧面,只能前往现场体味一番方可知晓。
评星:四星
一周前,埃利亚松在北京红砖美术馆的展览《道隐无名》开启了他新一年忙碌的步伐。2014年,埃利亚松和建筑师Sebastian Behmann 在柏林成立了Studio Other Spaces,这个关于艺术和建筑的工作室专注于跨学科的建筑体验空间,以及公共空间项目。
无论是埃利亚松的艺术作品或是他参与的建筑项目,都在大量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比如把自然元素引入室内,以制造恢弘的人工风景;或是在室外、在自然中构建景观,以“改变”人们对环境的既定认知。
这种“改变”是切实发生在每一个经历过的人身上的。埃利亚松此次在红砖美术馆展出的作品,仍然沿用了他对空间大刀阔斧的改造方法,例如,运用镜子复制对称空间,使置身其中的观者在不断反射的光线中,先是感到晕眩,从而不得不对空间重新作出判断,进而思考,究竟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所见与所思。
可以说,埃利亚松目前在中国举办的三次展览,都是工作室已趋成熟的艺术项目,即依据现有条件为艺术空间量身定做,让进入其中的观众体验空间、继而感知自我——这也是他的作品在全世界受到巨大反响的原因之一:在埃利亚松的作品中,空间变得具体可感,而每一位观众的影子,都在其中若隐若现。
相较由成熟商业模式运营的展览,埃利亚松早年的“社会介入式”作品,则在态度上显得更加激进,人的行为和周遭环境之间并非是孤立存在的,这种关联需要被更为严肃的审视。
埃利亚松的工作是在人的肉眼前,运用科技实施一场关于“大空间”的魔法。他是在用艺术的方式,比拟自然宇宙的浩瀚。他找到了一种将人与环境形成对照的方法,在辽阔的天地之间,建立起了一座科学的坐标,因此,这种空间的美感同时也是具有吞噬力的。
创造更“大”的空间,一种社会化的、诗意的人造空间,人因此得以观看自己在集体中所处的位置,这是一种视觉经验,也是一种关于生活的经验。埃利亚松说,积累经验、体验生活,即意味着人与周遭关系的更进一步,人在其中的作为则更加显性。这种经验最终被埃利亚松转化为一种责任:风景不是远方,而是关乎我们行为的显像。
这种责任感也促使他做了许多不那么“艺术家”的事情,诸如为回应难民问题,埃利亚松工作室研发推出了“小太阳”LED灯、召集欧洲难民在他的工作坊里合作搭建灯具;为全球气候变暖的议题,他在巴黎的中心广场上放置了十几块冰块,每一块所在的冰川都有超过2万年的历史(《冰钟》)······
因此,埃利亚松在红砖美术馆的个展《道隐无名》,注定了只能呈现出其创作的一个侧面,至于各人能从中“看”到多少,只能前往现场体味一番方可知晓。(文/殷雅迪)
村上隆:怪异的谱系
地点:波士顿美术馆
时间:2017年10月18日-2018年4月月1日
票价:25美元
点评:展厅内,村上隆为人们熟悉大幅波普图像与日本美术史上的一些曾经盛行却评价不高的作品互相并置,形成跨越时代的“离经叛道者”的对话。
评星:四星
一位是享誉世界的日本当代艺术家,一位是日本艺术史研究的权威泰斗,以及本土以外日本艺术品收藏最丰的博物馆机构,这三者的结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正在波士顿美术馆展出的《村上隆:怪异的谱系》得名自前多摩美术大学校长辻惟雄的一本书名。在他看来,日本美术史自古至今得以贯穿和超越时代的特质可以总结为“动画性”、“装饰性”、“游戏性”、“叛逆性”等,加之村上隆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的“超扁平”概念,共同构成了这个展览的子主题。
展厅内,村上隆为人们熟悉大幅波普图像与日本美术史上的一些曾经盛行却评价不高的作品互相并置,形成跨越时代的“离经叛道者”的对话。这种并置,从视觉图像上给予观众直观的对比,即便不阅读展签的阐释,也可以看到艺术家溯源的意图。另外,由于对古代纸质书画有较高的陈列要求,波士顿美术馆自己馆藏的古代作品(除屏风外)均置于玻璃柜中,配以较为昏暗的背景,而村上隆的创作则基本处于开阔明亮的空间中,一方面满足作品的大尺幅,另一方面也为观众互动提供了可能性。这种出于对当代与古代作品展出的不同需求做出的环境对比,在实际功用之外做出了明显的区隔,但是在另一方面,却也无形中让两者的分量失重。
在展览的前言中,波士顿美术馆这样来形容这个展览的意图:“通过与村上隆和辻惟雄的合作,波士顿美术馆试图重审历史与当下的关联。正是经由诸如此类的对话,以及具有远见的艺术家的参与,日本艺术史才能一直葆有活力。”然而无论是在展览的标题,还是空间分布的吃重上,村上隆都是毋庸置疑的主角,整个展览,事实上是他在同辻惟雄教授的探讨和对波士顿美术馆作品的研究中所形成的一种个人探索。这种个人探索也许展现了日本当代艺术关于传承的一个面向,可是经由博物馆的“明星化”包装,却很容易被观众解读为已被广泛认可的普遍的理解方式。
当古典作品只能沦为当代艺术的背景和注解的时候,我们不禁要问,艺术家和美术馆试图搭建日本艺术史某种谱系的诚意到底有多大?(文/十月)